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缘文联八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得是2002年的一天,我从政府部门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文联。几张桌子,几把沙发,简陋的办公环境……就是文联当时全部家当的真实写照。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首先整理了书籍资料,把全部的资料都分级整理一遍,分开归档,没用的就清理出去,把下属协会的全部会员建档入库……起初,对很多工作不知道从何着手。比如说编《绣江》,原来连每期该组哪些稿、哪些稿改放什么位置、哪些还要修改才刊登等这些都不怎么熟悉。如今,经过多年的锻炼,除了能处理好单位职能工作以外,在《绣江》出版上也能做到独挡一面了。
很多人觉得文联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单位,要钱没钱,要权没权,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也有人常常问我,文联是干什么的?在哪里上班?是不是每天过的是“一杯清茶一张报纸”的生活,根本不用工作。而对于这些,我总是一笑而过,因为我知道,文联虽然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单位,却是一个适合做事的地方,从某种角度说文联还是个比较圣洁的地方。因为,在我理解,文联、文联,文是核心,体现以人为本;联是重心,体现文联的职能。引申而来,就是通过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把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整个文艺界团结起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换言之,就是架构起党和政府与整个文艺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文艺的形式,唱响主旋律,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使文艺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这是多么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但是,要真正做出一点成绩来,却一点也不简单,因为文联人员少,经费少,现在才有3个人,2004年6月到2009年11月这段时间里,文联只有2个人,而除了单位常规工作外,我们还要编杂志、办展览、举办采风创作活动等等。
在文联工作的日子里,我们是繁忙、清苦而愉快的,编杂志、访作者、搞活动、下基层,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争取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经费从原来没有预算的,到现在每年都安排有一定的预算,使文联的工作更能扎实开展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在文联工作已8年了,掩卷沉思,感觉真好。在这里,可以接触不同的人群,来访的有教师、有公务员、有基层工作的同志、更有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都抱着对文学的爱好,抱着对文学的热忱,相聚在一起。在文学越来越被边缘化的今天,这些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执着是很难得的。在与他们交谈的当中,我学会了耐心的聆听,也体会了文学的魅力,它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有所依仗,有所寄托。
曾有人问过我,“看你成天忙忙碌碌的,究竟忙些什么?是不是自己也该出书了?”其实,每天忙忙碌碌的,是为准备采风活动而忙,为出版刊物而忙,为收集比赛征文信息而忙,为单位事务而忙,有时,忙不完的,自己加班加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是很少很少……。也有人问过我,文联干那么多工作做什么,又没有硬性的任务,没钱就不编《绣江》呗。但是,每当我们看到一双双对文学渴望的眼神,一颗颗对文学执着的心时,我们都会铆足劲去冲,钱没有,多方面去筹措,虽然有时遭受冷遇,但我们不怕;人员少,我们自己加班加点,不计回报。现在,《绣江》刊物从1962年创刊以来,除了期间,从没有中断出版过。因为,《绣江》承担着培养文学新人的重任,也更是发挥文艺爱好者才华的一个平台。每当看到文艺家们获得了一项又一项奖,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书,单位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时,比如说,我们容县文联连续两届获得自治区文联系统先进集体,同时,包括2010年在内数度获得市文联系统先进单位时,我真的很高兴,比我自己获得大奖都高兴,因为那也是我工作成果的体现啊! 回首8年, 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我坚信,在文联这口“井”里工作,我还能挖得更深。挖得越深,水质越好,味道也就越甜。正如罗柯斯说的:“他们收割的,正是他们种下的。”也坚信,我自己也会与文联一样,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