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两个舆论场”之说,有的文章强调“两个舆论场不仅对同一现象看法不同,甚至对社会整体认识也有很大差别”,需要“打通两个舆论场,使二者尽量吻合”。有的文章则认为,两个舆论场讨论的内容大抵相同,只是讨论的方式、使用的话语不同。还有的文章指出,舆论本来就发生在民间,官方媒体只能引导舆论,将二者“打通”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做到。这些文章之所以产生歧义,因为人们对舆论、舆论场及主流媒体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

一、舆论、舆论场与宣传场

对两个舆论场的歧见主要来自对舆论涵义认识的差别。有的文章写道:“舆论的英文是public opinion,也就是意指进入公众视野的观点才叫舆论——你自己的看法不为大众所知,也谈不上是什么舆论。”还有的文章认为:“所谓舆论,就是精英阶层的观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观点,大部分符合媒体人士自身的看法。”这两种论断都值得商榷。

进入“公众视野的观点”不一定是舆论,只有公众一致赞成的观点才是舆论,正如英文public opinion所示,舆论是公众意见。

当人们使用网络舆论、主流媒体舆论、民间舆论、精英舆论或官方舆论这些概念时,首先应判断它们是公众意见还是少数人意见。大量重要观点是由精英提出来的,但只有经过公共讨论后被大众接受,才能成为舆论。无论网络还是主流媒体表达的意见,其中包括精英意见,只有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大众赞同,才能形成舆论和舆论场。舆论场是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场所,往往容纳多种意见的交流和融合,成为舆论传播的空间或渠道。

近年来,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些观点出自宣传需要,只能叫做宣传场而不是舆论场。认为所谓两个舆论场的“对峙与分歧越来越大”,实际是网络舆论场与主流媒体宣传场的分歧和对峙,把宣传场与舆论场混为一谈,不仅偏离了舆论的本质,也模糊了网络与主流媒体传播内容的重大差别。

二、主流媒体既是宣传场,又应成为舆论场

主流媒体在党委主导下开展宣传工作,重视传播正面事件和观点,这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重要功能。宣传内容在媒体内部或媒体间经过互动,形成宣传声势,构成庞大的宣传场。

但主流媒体的某些宣传太多、太烂,以至大话、空话、套话和各种会议号召占去过多的版面和节目时间。正如同志警告的那样:“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绝不应把这种宣传都视为正面报道,一旦泛滥它决不能维护政府形象,反而败坏了干部作风。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如果盛行官话并由此造成压力,公众就心向网络,涌到网络上发表意见,网民在传统媒体上用真名说假话,而在网络上用假名说真话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正确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功能,必须说真话,全面反映实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群众进行双向交流和对话。贯彻这一宣传方针,主流媒体首先要成为舆论场,多反映和听取群众的呼声。当主流媒体既是宣传场又成为舆论场时,才能进行正确的宣传,并作为社会舆论的灯塔引领社会思潮。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途贩运是投机倒把吗?》的文章和读者稿件,经过各种意见的交锋,最终多数人赞成“长途贩运”是正当的经营活动,解放了多余劳动力,方便了群众生活。看到《人民日报》的文章,不少经商的农民喜出望外,浙江有的商贩把《人民日报》捆在扁担上去赶集,仿佛为自己找到了护身符。党报舆论辐射到民间,极度扩张了党报舆论场的影响力,推动了农村最初改革的深入发展。

但在网络舆论大行其道的21世纪,主流媒体的舆论场似乎逐渐萎缩,宣传场却很旺盛。直到今天,有多少主流媒体发表过民众的来信和来稿,讨论“如何防止野蛮拆迁”“怎样有效地打击腐败”“如何解决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对重大公共问题和事件,已难以首先在主流媒体上听到群众的呼声,同网络舆论和舆论场恰成反差。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流媒体大多报道面上的东西,因而看到的是和谐景象,而网友喜欢关注敏感的、负面的事件,当然发出的多半是负面的声音;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正面报道多、负面报道少。”@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十报告指出:当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群众亲身感受到与此相关的恶性事件,有强烈的危机感,拥入网络愤慨谴责,绝不是什么“滋事寻衅”“关注负面”,而是网络舆论的正义之举。网络舆论场虽有恶意、污浊的杂音,但作为公众意见的高涨声浪,基本是健康、正确的。

主流媒体一旦成为舆论场,同网络舆论形成合力,就会极度强化社会的凝聚力,提振社会正气。2008年5月12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汶川大地震刚一发生,立即报道了快讯和滚动新闻,顷刻,网络跟帖犹如倾盆大雨,形成磅礴的舆论气势,激发了全国民众抗震救灾的决心。主流媒体成为舆论场,随之产生引领网络舆论、同群众一呼百应的效果,形成巨大的舆论洪流。

三、主流媒体:重建网络背景下的强大舆论场

由此看来,主流媒体不仅是、而且能够成为比网络更好的舆论场,南振中先生提出“两个舆论场”的概念并无不妥。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媒体舆论场的功能常常萎靡不振,甚至回避反映群众的强烈呼声,抛弃了传统舆论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早就说过,报刊是“广泛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马克思给报刊的舆论定位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现在不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问题,而是主流媒体重建网络背景下的强大舆论场,抢占社会舆论的前沿和核心地带。

通讯社、报刊和电视广播的重要新闻,能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公众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的讨论,从而成为舆论的发动者。主流媒体善于倾听和采集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疾苦和思索,根据民间舆论增加相应的后续报道,就能造成大范围的舆论。大众需要媒体表达意见,民主社会的公众通过主流媒体找到共同声音,使单个人的弱势变成多数人的强势,也使政府官员“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

传统媒体首先是舆论的反映者,其次才是舆论的发动者和引导者。主流媒体吸纳社会舆论,除明显有害或极为错误的意见外,要善于把不同意见汇集起来,让受众和编辑部一起思考,最终赋予民众意见以某种形式和方向,使正确的观点脱颖而出。主流媒体提炼的意见不仅系统,而且观点严谨,语言也更为严密、准确,这同网络舆论的杂乱无章,以至糟粕难除的状况不同。它对人民的切身要求和发自肺腑的声音做出最科学、最有感染力的表达,绝不会像网络舆论那样夹杂着污言秽语,必然把舆论场建在民间舆论的制高点。

在网络舆论快捷、集束、震荡的冲击下,主流媒体重建舆论场的关键是在第一时间反映民间呼声,对公共事件和危机事件作出先声夺人的报道和评论。这需要记者沉到社会底层,加速稿件编排过程中的把关运转,构建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民意本质的话语,提高传播内容的公信力。媒体代表的意见可以和社会舆论一致,也可能对民间舆论的选择有自己的侧重,但表达的意见必须深刻、准确、有说服力。许多群众的意见是分散的,或具有情绪『生和偏激性,在多数情况下,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混杂在一起。主流媒体反映民众的要求,最终是为了提炼最有价值的见解,指引大众的思考。改变某些公众意见的粗俗表达,配发一语中的的评论,提高媒体的舆论质量,不仅能扭转人们的陈旧观点,而且强有力地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民众的行动。

人民的整体追求反映社会的发展方向,主流媒体必须是这种方向的代表。媒体每天向几千万、甚至几亿人说话,在同一时间内使不同地域的人听到与自己相同的声音,思想感情愈加相互靠近,随之形成更大的社会凝聚力。当今的新闻模式富有舆论化,大量深度报道、访谈式新闻都在发表意见,舆论供应量不断增长。主流媒介在成为舆论场之后,也要完成其宣传场承载的使命,及时给公众提供对事件的理解,影响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使宣传翻转为一种舆论动力。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多家主流媒体表达的一致意见易于形成广大公众的一致态度,最终使大众对主流媒体产生依赖,这种依赖终将像一些人苦恋网络那样难以割舍。(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