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在绥阳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生猪的生产质量不稳定、销售市场狭窄,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和生猪加工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充分考虑绥阳自身产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将生猪产业作为我县的优势产业、 建立我县生猪品种改良中心,增加技术贮备、加强行业间的联合,提高生猪市场的竞争力和建立生猪生产基地等对策,在使绥阳生猪产业逐步健全的同时促进绥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猪 绥阳县 产业 对策

一、绥阳县生猪产业的现状

绥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绥阳县系遵义市养猪大县,上世纪90年代初即被列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生态畜牧业大县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生猪产业。2009年,提出了畜牧产值6.28亿,存栏生猪52万头、出栏60万头,人均增加畜牧产值180元的目标。据县畜牧局生猪生产调到7月底,全县有生猪饲养户86785户,存栏生猪324094头,出栏241438头;存栏母猪29600头,同比下降9.2%,其中外二元母猪12845头,同比增长12.3%,占总数的43.4%;建有规模场和养殖小区112个,存栏76813头,同比增长1.3%,全县15个乡镇建有规模养殖场18个(饲养外二元母猪30头以上、或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有生猪养殖大户1215户(饲养外二元母猪10头以上、或年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全县建有猪改点209个,其中:猪人工授精点67个,本交点142个。通过加大生猪品种改良力度,不断提升生猪品质、建立养猪联合体(协会)、与公司签订保价销售合同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在今年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养殖户每头猪仍盈利30-100元。目前毛猪市场价格为:外三元商品猪6.6元/kg、土杂猪5.6元/kg,每天外运生猪430头左右,公司收购200余头。

二、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绥阳县生猪屠宰能力为1000头/天,而目前每天仅收购屠宰200头左右。是绥阳县的生猪少了?价格问题?还是其他原因?通过调查,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

首先,市场价格低迷,生猪存(出)栏量相对减少。随着我国近年来生猪产业市场低迷,特别是今年的市场价格走入我国养猪业14年以来的最低谷,养猪业遭受到较大冲击。1-7月,生猪收购胴体价格最低时为9400-9800元/吨,目前为10100-10300元/吨;毛猪价为5.2-6.2/kg(07年为8.8-9.2/kg,08年为7.4/kg),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饲料价格与饲养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导致生猪存(出)栏量减少,至7月底存栏母猪29600头,同比下降9.2%。

其次,收购价相对偏低,质量标准提高,没有健全的市场体系,迫使生猪外流。绥阳县目前生猪胴体收购价格为10100-10300元/吨,而邻近的重庆价格为11500-11700元/吨,扣除运输费用等其他开支,价格相差900-1000元/吨,导致绥阳县生猪大量外销,每天由中介组织销往贵阳、重庆市场的生猪大约430头左右(公路检疫站记录),而绥阳生猪公司平均每天收购200头左右。在收购环节上的标准差异,是促使我县生猪外流,造成我县生猪公司猪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生猪食品加工落后。虽然绥阳县的生猪囤积量大,足以满足市场各类猪肉加工的储量,但市场上既没有满足改善膳食结构调整需要的大众猪肉食品,也没有有利于膳食营养平衡的猪肉营养食品,更没有进行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许多生猪加工食品仅仅停留在宣传、试销或展销上,没有一种新兴的生猪食品摆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买方市场的主导格局逐渐打破,虽然绥阳生猪公司与养殖户已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利益连接机制,但实际上只是较为粗放的、松散的、脆弱的、有损农民利益合同契约,难以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

三、绥阳县生猪产业发展对策

如何建立真正的“公司+基地+联合会(协会)+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将多方利益紧密结合,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长效、合理的产业链,还将在市场经济与生产实践中进一步磨合。因此,绥阳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对策有:

第一,应在促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方面,建立了母猪补贴机制,补贴母猪饲养户,促进种源增加,提高生猪存出栏数量。应对绥阳县能繁母猪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的情况,加大对养母猪户每头100到200元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引进“外二元”母猪。在优惠政策的驱动和价格好转的带动下,促使农民饲养母猪,从而使生猪存出栏大幅度提高。不仅如此,还应在出台的《养殖小区及养殖大户建设实施方案》下建立起干部帮扶机制。应在全县建立养殖小区和发展养殖大户,使生猪生产逐步朝规模、集中发展。同时还建立起生猪病害的防御服务机制。

第二,将生猪产业作为绥阳县经济发展优势产业来抓。在实施养殖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应积极组织畜牧业科技部门对农村养殖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养殖资源区划成果,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把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是加快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化大背景,突破“数量农业”老观念,树立“品牌养殖”新思想,突破地区自求平衡的老观念,树立“市场养殖,比较优势”新思想,着眼省内外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生猪生产市场化、标准化。

第三,建立我县生猪品种改良中心,增加技术贮备。由于绥阳县生猪产业开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生猪品种改良无经费,研究力量薄弱而且分散,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因此,建议绥阳县把生猪品种改良列入我县养殖业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我县生猪品种改良中心,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生猪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加速良种繁育,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以扩大养殖面积,形成规模。

第四,加强行业联合,提高生猪产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应尽快建立由生猪养殖专家、食品加工专家、管理专家、外贸专家等多单位、多行业代表参加的生猪养殖协作组织,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生猪生产和销售,改变我县生猪生产、销售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围绕增强生猪产业开发创新能力,支持和引导生猪食品加工企业、外贸等行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介绍生猪基本知识,及时有关信息,不断开拓省内市场,增加生猪产品新类型,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化发展。

第五,建立优质生猪生产基地。政府应尽快组织专人考察了解生猪生产现状,积极扶持和发展优质生猪繁种基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选择传统产区,按照适当集中、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集中养殖、形成规模养殖;统一基地建设的生产标准,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对基地内的生猪产品按照市场的要求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产品安全、优质。

第六,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生猪加工增值。要把生猪的初、深加工同生猪生产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开发绥阳县生猪食品资源,研究开发我县生猪传统制作方法,打造出具有特色风味的生猪食品。立足消费,着眼省内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生猪系列加工食品,努力将优质生猪产品变成各种各样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质食品,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