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孤独的雪,坚强的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孤独的雪,坚强的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但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诗人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点明主旨,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关键词:雪;孤独;坚强;借景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03-02

一、研究成果

《雪》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载于同年二十六日的《语丝》周刊第十一期,当时就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十年代末期受到了评论界的重视。五十年代初期和末期、八十年代初期,不少专家和学者对《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这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做了较为深刻的研究。特别是七九年的研究高潮,使得这一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研讨中,既批判了那种认为《雪》没有思想很明确的对比”,也没有“深含社会意义的拟人形象”,谈不上什么“有所象征”的观点也批判了那种一味寻求“象下之义”,把形象生硬地用来比附政治形势的错误的研究方法,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端正了研究的方向。

在“百家争鸣”的原则下,各位学者各抒己见,互相切磋,《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雪》的研究,探讨最多的还是形象问题――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各有怎样的形象含义。孙玉石在《研究》中指出,“《雪》是一篇以景托情的象征性很浓的散文诗”,“允许读者作出自己大胆的理解,甚至也可以用自己的艺术想象来补充诗的形象的内涵,但是,这都须符合作品艺术形象的客观实际”。他把《雪》和《好的故事》放在一起研究,批评了那种“一味地去寻求和揣摩鲁迅笔下每一个自然景物的微言大意”,认为《雪》的艺术形象,象征和寄托了鲁迅的“深远的情思”――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成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诗中的“雪”是南北方现实社会状况的写照。丁文庆在《析》一文中指出,朔方的雪是战士的形象,全诗写出了诗人身处恶劣环境仍坚持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战斗精神。因此就有一种观点认为,《雪》并不是鲁迅先生的单纯的写景之作,而是“写(他)自己的书”,“《雪》的形象正是鲁迅这种彻底的叛逆精神的结晶”,是“一幅孤独奋斗者的自画像”。还有的观点结合鲁迅当时的思想特点,认为《雪》不仅蕴含着鲁迅“追求美好理想的温暖心声”,而且包藏了鲁迅“南下追求光明、追求春天的决意”。还有的把《雪》和《秋夜》比较,一个写“凛秋”,一个写寒冬,认为《雪》是《秋夜》的续篇,在情绪和思想基础上更深一层……可见,对《雪》的研究,历年来研究者多,对《雪》的形象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都认为这首诗中浸透了鲁迅精神,是鲁迅内心世界的形象化。

二、文本解读

(一)写作背景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我国北方降雪。鲁迅在这一年最后一天的日记中写道:“大风吹雪盈空际。”正是这自然景象给了鲁迅某种启示,某种触发,使他在这种景象中寄托了自己“ 难以直言” 的思想感情。诗人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写成了一篇格调明丽、语言清新、寄寓深远的散文诗《雪》。

(二)结构划分

这首散文诗共有六节,根据诗歌内容和情感节奏,可以分为三部分:前三节(从“暖国的雨”到“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主要写南国的雪;四、五节(从“但是”到“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主要是对朔方的雪加以描绘;最后一节单独成段,点明主旨。

(三)内容分析

诗以“雪”为名,却以“暖国的雨”开头。“雨”作为诗歌中的一个常用形象,在这是为了反衬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不屈的精神正是朔方的雪所具备的,诗人同时用“灿烂的”来修饰雪花,是强调这种精神是最值得赞赏的。“灿烂”是指“北方的雪”,暖国的雪缺乏“冰冷和坚硬”,是一种单调,是一种不幸。写“暖国的雨”,是为了引出对江南的雪的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江南,是诗人的故乡所在,对故乡的雪自然是熟悉,且饱含喜爱之情的,单用“滋润美艳”都不足以表达,还要加上“之至”这个最高级的词汇加以强调。在江南,雪是春天的先导,就像我们北方的迎春花一样,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期盼。“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主要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具有轻柔和缓的特点。雪带来初春美好日子的消息,把初春比作人的“青春”,而雪正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这个比喻写出了江南雪洁白、细腻、光艳照人的特点,让我们形象地感觉到了雪的柔美和旺盛的生命力。接着诗人引领我们进入到江南的雪野中,一幅花香蝶舞、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从颜色看,血红的、白中隐青的、深黄磬口的、冷绿,描绘出事物的色彩,产生积极的视觉效果,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人的想象;从形状(花的种类)看,宝珠山茶、梅花、腊梅、杂草――色彩斑斓的景物显现在一片洁白的雪野上;而且孩子们也出来了,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来塑罗汉,语言饱含深情。江南是诗人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诗人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在多个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第一部分,诗人表面上是在写故乡的雪景,实际上是回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这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岁月,是温暖的、湿润的、饱含深情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写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雪罗汉即使独自“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却抵不过连续的晴天,最终褪色、消逝,成为“不知道算什么了。它的消释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的事物稍纵即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诗人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

于是接下来,在第二部分,用一个“但是”转折,巧妙地由对南方雪的描写转到对朔方雪的描写,诗人从美好的回忆回到凛冽的现实中来。朔方的雪,与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截然不同,“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这几个词一下把朔方雪独立、倔强的特点写了出来。对比江南的雪,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它“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而且“升腾”、“弥漫太空”。这时的雪已经不是自然的雪,它已被诗人的精神所浸透,别具一种壮阔美。诗人描写朔方雪的字句不足写江南雪的一半,却简洁明了地写出了它寂寞、反抗、倔强、不屈的特质。前面写江南的雪,着笔在“积雪”,主旨表现其“美”,表现在积雪中蕴藏着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温馨。而朔方的雪,着笔在“飞雪”,主旨在显示其“力”,显示在盈空的飞雪中郁积着旋转乾坤的力。这种力量足以“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这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雨的精魂――雪,闪闪地旋转升腾着,这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化,本质上,是诗人灵魂深处、意思底层积淀郁积的情绪的大爆发。尼采说,孤独的人最有力量。当下的鲁迅爆发出了罕有的力量,一个屹立于严酷的现实中,始终保持战斗精神、昂扬向上、不屈不饶的战士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鲁迅现实生活的写照:其时,有人高升,有人隐退,在他周围,没有花香蝶舞,没有鸟唱蜂鸣,更没有孩子们的嬉戏声和世人的关注,他就一个人在黑暗残酷的现实中,孤独地坚持战斗。简短的字句却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

最后一句话独立成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揭示了雨雪的化合关系。“暖国的雨”在寒冷的条件里死去了,随着气温的降低变成“江南的雪”,在晴天里消释以后,又变回水,在北方就回成为“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不粘连,在旋风中奋飞、升腾。朔方的雪是雨的另一种形式,是“死掉的雨”,但是雨死掉后生命并没有终结,而是化为“朔方的雪”,完成了它生命的升华。而朔方的雪完成升华的过程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灵魂。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是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的灵魂升华而成的。诗人对朔方雪的肯定与赞美赞美,歌颂了朔方雪面对严寒而又严酷的环境表现出的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雪》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与之后的《风筝》、《好的故事》风格相近,都是回忆青年时期在故乡的美好事物的。和以往的文章不同,《雪》少了晦涩难懂的语言和意向,更多的是对故乡美好事物的描绘。字里行间虽难免流露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但更多地还是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乐观态度,更加坚定了自己直面现实、顽强抗争的意念。由此可说,《雪》正是鲁迅先生“孤独奋斗者”的自画像,也算他自己写的一篇小传。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孙浩.赞南雪之“美艳” 歌朔雪之“奋飞” [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

[4]阮志孝.论鲁迅的《雪》的形象[J].成都大学学报,1986(02).

[5]钱荷娣.一幅孤独奋斗者的自画像[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01).

[6]陈增甫.鲁迅《雪》的阅读反应描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7]张志华.《雪》的意象及其层次关系[J].鄂州大学学报,2007(03).

[8]李关元.优美和壮美相结合[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

[9]丁文庆.《雪》析[J].固原师专学报,19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