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的几点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的几点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

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存在着营养失衡问题。很多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调整饮食,保护残存肾单位并且保证热卡、调理营养不良等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 血液透析前和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和接受血液透析后在饮食和营养调理上有很大差别的。最大差别在蛋白质摄取量。透析前必须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控制在每天0.5~0.6 g/kg体重,其目的在于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在这些蛋白质中60%应来自优质蛋白,所谓优质蛋白主要指动物蛋白。因为动物蛋白可以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40%可以来自其他食物的蛋白。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丢失蛋白质,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每日1.0~1.2 g/kg体重补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见,很多肾功能不全患者认为不能进食豆制品,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导。每100 g瘦猪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7 g而黄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6.3 g,动物蛋白质含45%的必需氨基酸而豆制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在40%左右,因此,在保证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质的同时可以吃一定量的豆制品是有益的。另外,在豆制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等成分,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2 低蛋白血症的营养护理

每次血液透析中丢失的蛋白质量相当于一两肉所含的蛋白质量。白蛋白是代表体内营养状况的指标。摄入足够蛋白质的食物可以补充白蛋白,但更重要的是摄入足够热量的食物才能使体内蛋白质不会被用来能量消耗。足够热量主要来自于主食和油脂类食物。因此,除了摄入肉、鱼、蛋类之外必须调整主食的品种和摄入量。牛奶虽然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但它所含的磷较高,所以喝牛奶一般控制在250 ml左右为好。用蛋类来补充蛋白时最好是吃蛋清,少吃或不吃蛋黄,因为尿毒症患者在脂质代谢紊乱和高磷血症。

2.1 用肉类来补充蛋白时应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去皮的红色肉为好,避免吃炖肉(包括火锅)因为炖肉时间较长时产生尿毒症毒素之一的脂类物质。

2.2 用鱼类补充蛋白时应选择鱼油含量较多的鱼种,如秋刀鱼、鲑鱼,鳗鱼等。因为鱼油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作用于脂质氧化酶起到了抗血小板凝集,减少蛋白质,保护肾功能,但少吃或不吃含磷较高的小鱼干,小虾米、鱼仔等。吃鱼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还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3 一般肉、蛋、鱼、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较多,但食用过多不仅加重肾脏负荷而且影响脂质代谢,加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黄豆蛋白虽然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少,但它不会加重高血脂。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脂时应选用五谷杂粮作为主食。五谷杂粮所含的纤维素较多,延缓饭后血糖上升,还帮助脂质代谢,但少食含磷较高的粮食,如糙米、红豆、绿豆、燕麦等。

3 食物烹调时注意事项

3.1 在食物烹调时可以选用精盐(2~3 g/d),白醋、酒、姜、蒜、八角、香菜等。但少用味精,不用香油、辣油、辣椒酱。一般所说的所谓低钠盐和低盐酱油的成份就是以钾来代替的,即低钠高钾的调料。所以可以加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高血钾症。

3.2 食物避免油炸、煎、炒。一般多采用烫、腌、烤、凉拌等方式为宜。

4 肾功能不全患者注怎样摄入蔬菜和水果

4.1 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尿量大于500 ml时应多食青菜和水果,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如果每天尿量少于500 ml时则要选择性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一般含有较高的钾,含钾较高的水果有橘子,西瓜、香蕉、菠萝、芒果、草莓、哈密瓜等。含钾较高的蔬菜有菠菜、胡萝卜、苋菜、马铃薯、扁豆、海带、紫菜等。用蔬菜做菜时应先切后洗,先把蔬菜烫一下,然后捞起青菜后倒掉汤汁,再煮调味。

4.2 含钾较高的水果并非都不能吃,根据患者血液中的电解质情况一般一天可以吃两份水果。在这里所说的一份为一个女同志拳头大的水果,高钾水果至多占一份并且高钾和低钾水果错开食用,应注意的是低钾水果并非没有钾,若是摄取过量时血钾会升高,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取的频度和水果的总量。

5 水分的摄入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应养成每天测体重的习惯。一般每天水分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4 h尿量加上500~600 ml为准。体重的增加应控制在不超过患者体重的5%为原则。如果患者口渴时最好喝热水比喝凉水能解渴或者水中加几滴柠檬汁也能解渴,也可以试用口含冰块或能增加唾液分泌的纤维糖果等方法缓解和控制口渴症状。

参 考 文 献

[1]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39-105.

[2] 王建,肖明英.极低蛋白饮食对中末期患者的治疗作用.云南医药,2005,26(5):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