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4~若尔盖县皮肤炭疽疫情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4~若尔盖县皮肤炭疽疫情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若尔盖县2004~2012年皮肤炭疽流行趋势,为进一步防控皮肤炭疽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若尔盖县2004~2012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累计报告皮肤炭疽31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23/10万;以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56例、发病率为84.27/10万,以20~40岁发病234例、占总发病率68.62%,男女性别比为1.75:1;职业以牧民最多284例、占总发病数的83.28%,病例主要在牧区乡发病,以唐克乡、班佑乡分别占总发病21.42%、18.18%,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发生在5~10月235例、占发病总数82.17%。结论 若尔盖县皮肤炭疽发病在牧区,以青壮年牧民为主。加强牧区牧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牧民对炭疽病危害的认识,是搞好皮肤炭疽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若尔盖县;炭疽;疫情分析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面积1万余Km2,平均海拔3500m,年平均气温0.7℃,全县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辖1镇16个乡(其中牧区乡镇7个、农区乡10个),居住着藏、汉、回、羌等民族,其中以藏族居多、约占总人口的90%。为了解和掌握若尔盖县炭疽的发病水平及流行情况,为采取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现对2004~2013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炭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若尔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若尔盖县统计局。

1.2方法 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疫情慨况 若尔盖县2004~2012年共报告皮肤炭疽3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23/10万, 2008年发病最高为56例、发病率84.27/10万,见表1,图1。

2.2地区分布 全县17个乡(镇)全部发生在牧区乡(镇)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农区乡不发病,发病最高唐克乡、班佑乡分别是59例、54例,占总发病的20.63%、18.88%,见表2,图2。

2.3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以8月份为发病高峰69例、占总发24.13%,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病集中在5~10月235例、占总发病82.17%,见图3。

2.4人群分布 2004~2012年皮肤炭疽发病341例,其中男217例、占63.64%,女124例、占36.36%,男女性别比1.75:1,年龄以20~40岁发病为主234例、占总发病数的68.62%。

2.5职业分布 341例皮肤炭疽在各类职业人群中均有发病,以牧民发病为主共284例、占总发病数的83.28%;其次为散居儿童32例、占总发病数9.38%;学生14例、占总发病数4.11%;其它职业11例、占总发病数3.23%。

3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2年若尔盖县皮肤炭疽病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逐渐上升到2008年达到高峰,2009年逐渐下降,说明近两年若尔盖县加大对炭疽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2004~2012年若尔盖县皮肤炭疽疫情来分析,发病以常年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以纯牧区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职业以牧民发病为主,男性高于女性。针对若尔盖县皮肤炭疽疫情特征,继续加强皮肤炭疽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防止疫情蔓延[1]。开展多种形式的炭疽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炭疽病防治知识,提高农牧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对病死牛羊进行规范化的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卫生、畜牧部门相互通报人畜共患病疫情,对牧民等特殊人群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2]。加强对我县医务人员培训,建立适应我县工作需要的炭疽防治专业队伍。达到预防和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王宇,杨魏中,主编.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J].中国疾控中心,2005:125-135.

[2]方锦篙,曾峻.那坡县一起炭疽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3,0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