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间佛教的幸福观及其伦理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间佛教的幸福观及其伦理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兴起于20世纪初的人间佛教已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形态。人间佛教对关涉现实人生意义的幸福理念有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认识。太虚大师通过生活之改善、德行之改进、定心之改进、净慧之改进以及净善之圆满五个阶段的阐发,展现了其人间佛教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即把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当下幸福的实现作为其幸福观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一方面净化和提升了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同时又彰显了对永超苦海的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越性的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

[关键词]人间佛教;幸福观;物质生活;精神境界;当下行动

[作者简介]薛江谋,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南阳师范学院教师,河南南阳473061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006-04

“人间佛教”作为当代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主流形态,以面向现实社会人生为立足点,突出了人间佛法的根本,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既是一股思想潮流,亦是一项现实运动。当前人间佛教的发展已逐渐从理论层面深入到实践层面,在汉文化圈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和实践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也日益引起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伦理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古今中外无数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都曾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的幸福,佛教作为关注人类自身命运的伦理型宗教,亦不例外。尤其是近代兴起的人间佛教,从现实的社会人生切入,强调对人今生今世的观照和关怀,主张通过对传统佛教的改革,使佛教面对现代社会、服务现实人群、改善社会人生、实现社会进步,因此,对人生的幸福问题有着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人间佛教作为一项社会文化运动和宗教振兴运动,是太虚大师所开创,为现当代诸多海内外高僧所继承和发展并积极践行的。这一意义上的人间佛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并逐渐发展成为近百年来海峡两岸中国佛教的主流趋势,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

目前。学术界和佛教界对人间佛教的界定并无定论,无论是太虚大师、印顺法师,还是星云法师或赵朴初居士,都未对人间佛教发展的具体形态作出明确规定,均是根据各自的理解对人间佛教弘扬的内容作出要求,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方式来落实和推动人间佛教。虽然不同的倡导者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但对人间佛教应该关注现实社会和创建“人间净土”的主旨则是共识。佛教界和学术界通常认为,只要能有利于实现人间净土,都可算是“人间佛教”含摄的内容。不同的人间佛教倡导者对人间佛教具体的开展方式、修行方式、弘扬的教义都有不同的侧重,使得人间佛教的当展呈现出多种样式,不仅充实了人间佛教的内涵,丰富了人间佛教理论的思想内容,而且也使当代的人间佛教发展充满活力和生机。

同人间佛教侧重于关注现世生活一样,人间佛教的幸福观也重点关注人现世幸福的实现;同人间佛教在当展的多样性类似,人间佛教的幸福观也因不同倡导者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仅以太虚大师的《人生进善之阶段》作为典型代表,以期通过管中窥豹的形式探究人间佛教幸福理念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立足于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人间佛教首倡者太虚大师,改革规模宏大。虽然他对关涉人生意义的幸福问题并未从具体的方面详细展开,但其人间佛教的核心理念是非常明确的,即以人类为修行主体,以人的现实生命、生活为对象,以佛教“舍己利他”、“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造现实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和日益净化、文明、和谐、美好的人间社会。因此,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又处处离不开从宏观的角度对实现幸福人生的设计和安排。例如,他在《人生进善之阶段》中讲到:“人生的所谓善,是能够使本身的性质成为纯粹优美,同时还能领导大众,为大众解除痛苦,使大家安宁利乐,这就叫做‘善’”。他接着指出:“古今的圣贤豪杰,他们对于人生都抱有一种改良的目标,努力进行于改善。”太虚大师立意高远,从社会人生之大处着眼,这里所讲的“善”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幸福”:此处所谈的人生“进善”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正如有学者所讲的:“幸福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太虚大师把人生的改善分为五个阶段,其实可看作是实现人生幸福的五个阶段,亦或人生幸福实现的五个层次。下面就以此五阶段为主要内容,对人间佛教的幸福观进行展开:

(一)生活之改善。太虚大师认为我们要改善人生,首先要保障“人生根尘部分的改善”。所谓的“人生根尘部分”指的是人的五根六尘:五根指人的眼、耳、鼻、舌、身;六尘是指眼见为色尘,鼻嗅为香尘,舌辨谓之味尘,身接谓之触尘,还有一部分的法尘。通俗地讲,即指人基本的物质需要,这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基础和前提。幸福需要在生活中体验,也要在生活中实现。而生命的存活离不开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在太虚大师看来,根尘是人生析出的物质部分,也是组成人生的必要部分,因此幸福人生首先要满足五根六尘的基本需要。简而言之,太虚大师并不否认人合理的物质追求。

(二)德行之改善。太虚大师所讲的德行之改善,就是要通过积极的行善来创造幸福,也就是佛教中所讲的“幸福来源于福行”,即“以善求福”。佛教以造福他人和社会为宗旨,讲求因缘果报,强调人要积德行善,广种福田,才能得到福报,获得幸福。正如佛经中讲:“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脱。”解脱是佛教中终极幸福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佛教所说的幸福是立足于伦理道德的,也是必须要依靠善行的。太虚大师倡导实行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其目的就是通过积德行善来改善社会,创造幸福。因为,幸福并非是一个静态的享受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幸福其本身就是创造与享受的统一。

(三)定心之改进。太虚大师解释说“定心之改进,又可以叫做精神上的修养”。正如胡伟希教授所讲的:“严格说来,幸福属于人的精神维度,它是人的一种‘精神性’的体验。”通过精神上的修养之改进,是增进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传统的宗教修养方法,一般认为通过三学的成功修持。就能因获得佛法正见、智慧而涅槃成佛,获得终极的幸福。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德行之改善”可以理解为通过持戒来增进幸福的话(因为戒不仅有“诸恶莫作”以禁止性为特点的止持戒,还有“众善奉行”以提倡性为特点的作持戒),那么,“定心之改进”就是通过修学“定学”使我们的内心不受干扰而增进人生的幸福。

(四)净慧之改进。太虚大师指出:“净慧是证明本净理性的真慧,它能消灭照破一切黑暗而使之光明起来”。佛教把智慧看成是幸福人生的前提,在佛经中有“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萨母之种子也”这样的说法,又如同梁启超先生所讲的:“佛教是理智的宗教……佛所谓智慧者。谓对一切‘世相’能为正当之价值判断,根据这种判断更进求向上的理想。”只有通过净慧之改进,成为智慧者,才能依据自己所获得的佛法智慧。去寻求真正的幸福。毫无疑问,“净慧之改进”就是通过“慧学”即“正见”、“正思维”、“正精进”的方式来增进人生的幸福。因为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由于被无明所障,而佛法的净慧是去除无明的利器。正如《华严经》中讲:“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人的幸福,不脱离世俗,但不能限于世俗。世俗的幸福需要通过“净慧”的引导而实现超越,走向终极的超越的幸福。佛教认为获得超越幸福的主要障碍是“迷”、“执”、“贪”、“嗔”、“痴”等,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修戒、修身、修心、修慧,得善业,尤其是需要具有觉悟真理的智慧。太虚大师主张通过发挥净慧的作用。引导人们发扬慈悲普度、利他济世的精神,在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中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得自我的人生幸福。

(五)净善之圆满。在太虚大师看来,这是幸福的最高层次,即佛教所讲的觉悟真理,圆满成佛的境界。达到了净善之圆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是人自身潜能的充分展开,指向存在的完美,是身心的完全自由和解脱。太虚大师讲“人成即佛成”的终极结果就是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了究竟圆满、超越了情感欲望的境界。通过出入自得、悲智融圆、空有无碍以至于人佛一体而实现人的净善之圆满,即《大般涅槃经》中所讲的“常乐我静”的涅槃境界。所谓涅槃境界,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是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系缚的一种境界。”可见,涅檠幸福境界是一种无上美妙、超越对立、超越分别的清澈澄明的享有幸福而又一无所享的境界,也是佛教所追求的幸福的终极阶段和最高阶段。

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五个阶段的阐释,涵盖了他从不同方面和层次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此间所反映的人间佛教幸福理念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幸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佛教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认为世间充满了苦,要把人从苦海中解救出来,就要使人通过了生死、出世间的修行,证得究竟的常乐,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此,佛教的幸福观以佛教信仰为出发点,以追求终极的解脱为依归,通过对解脱之彼岸世间的向往和肯定而具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人间佛教的幸福观所要显扬的正是佛陀教法中对现实人生的改善、对世俗生活的提升和对“人间净土”的追求。人间佛教幸福观之真精神在于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但又不失其特有的宗教意涵(对永超苦海的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越性的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

第一,幸福立基于生活的改善,强调“以善求福”。太虚大师认为“人生进善”的第一个阶段就在于“生活之改善”,这一理念几乎为现当代所有的人间佛教倡导者所认同和践行,乃至更深程度地发挥。如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周年》报告中明确提出应该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赵老主张通过积极从事生产、服务等形式来实现生活的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间佛教在倡导生活改善的同时,格外强调要警惕片面地强调物质的满足而迷失在物欲之中,即要纠正“以富为福”的幸福观,树立“以善求福”的正确的福祉观。“以富为福”就是一味地追逐并迷恋于金钱和物质的享乐,这并非是正确的幸福观。现代人一方面拼命地追求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崇尚高雅的生活方式,错误地把物质财富和高雅的生活方式画上等号。其实,高雅的生活方式虽然离不开物质的满足,但是更不能脱离“以善求福”的观念。人间佛教极力反对人们通过摒弃道德与合法的手段来获得幸福,并且告诉人们通过“不择手段”的途径获得的“幸福”并不会是真正的幸福。换句话说也就是“有德才有福”,幸福来源于福行。《福行品第三十一》中“若人营福业,当获殊胜报,是故广修作,无福则无财,福为最胜宝,福称无尽藏;福如彼明灯,福同于父母。福能生诸天,福能引胜处,人间修福行,感果得如意,若修彼福行,定招于富乐,应当善了知,无福则无乐”的说法。目的就在于劝诫世人要多修福行,才能获得福报。而且告诫人们没有福报,就没有生活的乐趣,没有幸福的人生。佛语讲“福不唐捐”,“唐捐”是白白丢掉的意思,“福不唐捐”就是人做的点点滴滴的好事,终究都会惠及于人自身,任何修福的行为都会给自身带来福报、带来幸福。

第二,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注重人“内心的安详”。人所感受到的幸福,主要反映为一种精神体验,因此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佛教历来被称为“心”的宗教,就是因佛教格外重视人心灵的宁静与超然。佛陀所宣说的教育和教化,都是为了提高人内在生活的品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心性思想相结合,更凸显了其注重修心的伦理旨趣。《成唯识论》中讲:“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成唯识论述记》中也说:“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滑相,总言唯识”,皆是说明佛教把外在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心识的作用。认为一切我法都由心的变现而起,足可见佛教对于“心”的重视。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中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如工画师,造种种色。心构六道,分别校计,无量种别。”智者大师认为一切法都唯“心”所作,“内心”与“外法”不离,“内心”与“外法”不二,因此,佛教所谓的“修行”也就是“修心”。到了禅宗,慧能提出“见性成佛”,强调的就是心悟,指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的观点。把佛教对心灵修养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极致。现当代的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也继承了传统禅宗的“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理念,经常引用佛门的经典偈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来呼吁大家要开发自心,开发自己内心中的善良品质,鼓励大家通过开发自己的内心、向内探求而提高自身的修养,用以对治现代人的浮躁、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藉此来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实现现实社会中人身心的和谐与幸福。在当下的经济大潮中。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保留一片内在的“清净心”,时时将繁忙于世间事物之繁杂当中的心灵撤回到属于其自身的领地,以使人的心灵获得濡养滋润,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

第三,幸福源于智慧,要实现在当下。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关注当下。由于人们对现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超过了对信仰的追求,人间佛教的幸福观也契理契机地宣说幸福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当下即是”——幸福的实现就在于我们当下的心境和当下的行为,这恰恰也说明了幸福的实现需要有“当下行动、当下觉悟”的智慧支撑。禅宗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直接把佛教的修行指向对准了人的内心,引导人们当下行动,向自我内心探求,注重当下的快乐和幸福的实现。这一点为当代人间佛教的倡导者所继承和发展。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生存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在当下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如学者高长江所指出的:“就现代人而言,能否进入天堂或极乐世界并不是信仰的核心。通过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从事一种高尚的生活。使社会充满和谐与友爱,善良和正义,这才是信仰的根本”。他一语道出了现代社会的关键所在。人间佛教所倡导的“当下即是”以及“知足常乐”等佛门智慧。通过信仰的方式引导人们以更加精进的姿态融入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幸福。

最后,必须澄清的一点是,人间佛教同样继承了佛教“缘起性空”的根本教义,它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执著”。对于幸福的理解同样如此——人间佛教的幸福观虽然关注世间的幸福,但这只是佛法的“方便”,而并非“第一义”。因此,从根本上讲,人间佛教的幸福观既不执著于世间的有漏幸福。也不执著于出世间的无漏圆满幸福,因为二者都不符合佛教的中道意义。这一根本理念是保持人间佛教的幸福观在终极意义上具有超越性、神圣性和纯洁性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