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低自尊还是高自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低自尊还是高自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以往研究结果相互间存在争论。一部分人支持攻击与自尊关系的低自尊假说,认为低自尊导致了学生之间的攻击行为;另有研究者赞同受威胁的自我理论,认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是由高自尊引起的,与高自尊紧密相关的自恋对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自尊;自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2-02

攻击性是人类发起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攻击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与束缚,攻击性就会表现出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当前,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依然存在,这对中小学生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矛盾时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差,经常反复无常,学校中吵架、打架、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等攻击行为也时有发生。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除了进行知识教育之外,对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促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

一、自尊引发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引起攻击或暴力行为的原因纷繁复杂。Anderson与Bushman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导致攻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类,并指出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改变中小学生的内部状态(如认知、情感和生理唤醒)诱发攻击行为。其中,自尊是引起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直接制约着中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间接影响他们的活动动机和行为,其心理作用具体体现在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Baumeister认为,自尊是对自我进行的整体性和评价性的看法,对学生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于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却始终存在争论。长期以来,研究者经常将中小学生低自尊与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或者假定他们在自信的外表下隐藏自己,否则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然而,随着人们对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研究者发现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也与高自尊存在关联,一些高自尊的学生具有更高的防御性。总结前人关于攻击或暴力行为与自尊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相互之间存在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是低自尊导致了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是由高自尊引起的。近来也有研究者指出,与高自尊紧密相关的自恋对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高、低自尊关系的分歧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小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问题行为,如攻击行为。但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究竟是低自尊的结果,还是由高自尊引起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结论。

1.低自尊导致了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积极性评价,对中小学生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久以来人们通常都认为低自尊是中小学生诸多问题行为的基础,导致了大部分的行为,包括校园暴力行为,这一观点支持了攻击行为与自尊关系的低自尊假说。在学校教育中,低自尊中小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败或当自身存在的问题受到责备时,通常会感觉到自卑或羞愧,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但在低自尊的保护下,他们往往又拒绝体验这些消极情绪,由此可能会引发对同伴或他人的攻击或暴力行为。换言之,低自尊中小学生可能会通过指责同伴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自尊,而这种指责的方式通常以攻击或暴力行为来实现。另一方面,低自尊的中小学生想要通过自身外在的行为表现与能够引起他人注意的行为方式来获得并提高自己的低自尊,特别是在缺乏关注的情况下,为此他们并不害怕遭受伤害甚至被惩罚的可能性。国外研究者Fong,Vogel等人在加利福尼亚某中学开展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相对于没有问题行为的学生,问题行为学生(包括攻击同学、老师及其他教职员工)的自尊水平更低。低自尊中小学生到了成年期之后也更有可能实施攻击甚至暴力犯罪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威望,从而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上述结论,有研究者探讨了低自尊引起中小学生攻击或暴力行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低自尊可能是中小学生内化问题的一种反映,与抑郁高度相关,而抑郁和攻击行为与中小学生外在或内在问题可能存在关联。第二,整体低自尊可能是不良同伴关系的反映。自尊相关研究揭示出儿童的自尊源于对重要他人观点的内化,进入儿童中期同伴群体对儿童认知与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消极同伴经历,如同伴拒绝会与消极的自我观及攻击行为产生关联。可见,有必要在具体的人际交往情境中进一步探讨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低自尊的关系。

2.中小学生攻击行为是高自尊的结果。虽然认为低自尊导致中小学生攻击或暴力行为这一传统观点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认可,但随着人们对攻击与自尊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与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结论,。有研究者提出了受威胁自尊的自我理论假说,指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更可能是高自尊的结果。因为高自尊的中小学生通常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当外界给予消极反馈时,高自尊中小学生原本持有的积极自我态度便不能得以实现,并且还会感到积极的自我概念受到了同伴或他人的质疑和挑战,由此产生了挫折感与威胁感,这会引发中小学生情绪、认知与行为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受威胁的自我理论还把高自尊、自恋、攻击性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解释了高自尊、自恋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自恋与高自尊的结合能够引起极高水平的攻击行为,高自尊高自恋的中小学生更具有体验或表达愤怒与攻击的倾向。当个体陶醉于自我体验而同伴或他人却对此产生质疑时便有可能诱发攻击或暴力行为,这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对此也提供了证据,支持攻击或暴力行为是高自尊者维护自我以抵抗试图挫败自己的同伴或他人的一种方式。持积极自我概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自尊比消极自我概念者更容易受到威胁,并且不合理的威胁更容易使他们产生愤怒或敌意情绪,因而高自尊的中小学生可能比低自尊中小学生更倾向于采取措施恢复受损的自我观念。针对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关系矛盾结论的出现,有研究者提出了高自尊的异质性假说来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人们认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更可能是高自尊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高自尊中小学生都易产生攻击行为,而是仅限于某一类特定的高自尊学生。Kernis等人依据自尊稳定性的不同将高自尊区分为稳定的高自尊和不稳定的高自尊,发现在自我受到威胁的条件下,具有不稳定高自尊的中小学生倾向于将威胁源具体化,并抨击或削弱威胁的合理性。不合理的威胁能够引发高自尊中小学生更高水平的愤怒和敌意,当他们受到质疑、反驳、嘲弄或挑战,积极的自我观点被置于岌岌可危的处境时,他们便会指向威胁源而产生攻击行为。大部分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中小学生会强烈地拒绝负面反馈以避免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受到损失,同时预期自我评价极佳的中小学生在遭受负面反馈时,他们对外部的评价会产生极强的消极反应,为避免自尊降低,于是愤怒激发了高自尊学生的攻击行为。

三、结论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的关系出现不一致结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同研究者对自尊的理解不同、关注的攻击行为类型不同,使得人们对自尊和攻击行为的测量、考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导致不同结论的出现。中小学生的生理因素(如性别)、社会环境(如社会支持)等因素也可能是影响攻击行为与自尊关系的重要因素,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总之,自尊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关注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的关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中小学生攻击性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中小学生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及广大教育者更好地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中小学生的行为发展,改善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校园环境,预防中小学生的非理智行为,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课题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暴力性事件报道对社会民众心理安全感的影响”,(2011R405006)

作者简介:吴晓燕(1987-):女,浙江衢州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已:隋唐时期科举腐败探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中学生攻击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心理学探新》,2011(2);方圣杰(1991-):女,福建南平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张林(1972-),男,吉林长春人,宁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