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夏骏 做学者不如做传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夏骏 做学者不如做传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夏骏对自己的定义仍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用他那些宏大深沉的思考来认识这个社会和文明。

夏骏的个人史,也是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文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一个成长轨迹。他们被称为“386世代”:60年代出生,三四十岁,80年代受外来文化冲击,年少时充满文化激情,中年后遭遇全球化挫折,从走向海洋到走向回归。

夏骏是中国第一批电视制作专业研究生,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总站在时代的前列。25岁入行;30出头,参与创办央视《新闻调查》等著名栏目。38岁,离开央视,下海。1997年和1999年,担任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直播总导演。2001年,拍摄了九集大型纪录片《解读上海》。2003年,导演了大型纪录片《居住改变中国》……夏骏曾被业内同人视作“最具有使命感”的传媒人,他语气平静,却内容宏大而充满激情。

在夏骏眼中,上世纪80年代培养了一代人对于文化思索的巨大热情,“那是一种激情,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在现代化焦虑中的发言”。当年,二十五六岁的夏骏已经开始深层思考。“中国文明有它自己的生态体系,极富有目的和可持续性。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群,在他们的文明价值基础上,发射出来一种特殊情感,这种情感波澜壮阔而又痛苦万分”。

夏骏认为,做一个纯学者不如做媒体有意义。“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怎样赋予媒体一种知识灵魂,使它融入更深厚更有分量的东西,这样创造出来的节目内容才能有一种震撼力。”进入90年代,夏骏用5年时间开始中国农村采访之旅,采访了18个省100个村庄。“这以前我们对中国的认识其实是朦胧的,是在文化激情和文化热的滚动中形成的,并不系统和坚固。”而这5年历程,让他重新认识中国问题,“后来的任何发言都有这样一个依托和凭借,知识分子是不能靠书本和自己狭窄的经验。”

也由此,夏骏觉得在文化和社会进程判断方面,开始有了一种“心中有根”的感觉,有了全新的认识:关于中国的真理只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关于中国的答案是独特的。中国本土的世界观,甚至于幸福感,只有触摸大地和众生后才能广阔而深刻地感知。

2000年,夏骏38岁,辞去了央视《新闻调查》制片人一职,出任民营的北京银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承包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频道。当时,运作一个商业电视频道没有先例,夏骏笑称“这个时候天没有大亮,但已经是清晨,我们已经上路了”。在制播分离模式之下,承包频道进行改造,致力于频道的专业化,通过吸引大资金的介入,来实施整个频道的改造与整合。这后来被称作“夏骏模式”。

夏骏认为自己没有彻底完成一个文人向生意人的蜕变,“天生就是文化人,还是认为文化激情是最高的激情。”几年间,他要面对的一个课题都是:怎么完成职业的调整和思维方式的转换?从前的文化思考,变成了每天要不断地计算:投入的程度、欠电视台的承包费、人工的成本……采访当天,夏骏就要奔赴上海。作为世博会的顾问,他思考了很多,比如在一种巨大的文明转型期间,如何建立起一种中国人的精神主干体系和价值体系,能被中国人所接受和公认,同时又能引导中国在与西方文明体系对接的过程中起作用?

夏骏的思考,总让人想起他那些电视片中的解说词,宏大深沉――“没有这种思考,这个民族永远丧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