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的脏腑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的脏腑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脏腑关系失调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病因。方法 根据脏腑相关的理论,分析心绞痛发作的病因与肝、肾、脾、肺之关系,并举例说明。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高,且机制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患者临床治疗时应该重视引起心绞痛的气滞、血瘀、寒凝、热结等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脏腑虚损、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既要注意心脏疾病,还要重视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脏腑关系失调;冠状动脉疾病;病因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多和患者肝功失调有关[1]。根据《难经》中记载“五脏气相干,发为心痛”的论述。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冠心病属于本虚实标类型,这种疾病的发病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心绞痛多属本虚标实,其引发病因多由气滞、血瘀、浊阻、寒凝、热结所致,而这些致病因素与其它伴随证候是有着内在关系的[2],并且这种疾病和患者脏腑虚损或患者功能低下等关系密切。

1 病因探析

1.1肝与心绞痛的关系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而血液流通诸脉,且和人体心肝等器官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肝司气机的转输畅达,与气血运行息息相关。唐代孙思邈论及肝“外主筋,内主血”,其“主血”乃指肝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患者一旦发生肝郁,将会引起疏泄失常,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随着患者情绪的变化并加重,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憋闷、嗳气、上腹胀痛、脉弦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临床上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治疗。

1.2肾与心绞痛的关系 肾病和心绞痛也存在着显著关系,患者心属阳,肾属阴,并且两个器官通过静脉连接。《灵枢q经脉篇》书中记载,对于肾阴不足患者不能上济于心;对于阴虚患者主要是由于阴虚生热,且热结于里[4]。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烦、心悸等,患者容易出现失眠、盗汗、口干等症状,患者治疗过程中时应该以滋阴降火,活血行瘀。此外,肾虚另一个特征是命火不足,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素问q举痛论》)。同时,血寒患者容易发生血液凝聚,从而造成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

当人体命火不足时将会造成心阳,从而造成人体血脉不通畅,从而引起患者心痛,患者发病容易出现畏寒肢冷、腰背冷痛等临床症状,严重患者将会引起脉沉弦或迟等,因此临床上治疗时应该以温通心肾为主。

1.3脾(胃)与心绞痛的关系 根据本人临床经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餐后疼痛、恶心呕吐、便溏或口干少津、嗳气纳呆,脉弦数等。临床上,患者治疗时应该从调整脾胃等出发,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还会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等症状。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道,胸痹心痛的治疗应该以调理患者脾胃为主,它属于脾络胃。同时,《素问q平人气象论》中也有记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左乳正下面为心脏,属于胃之大罗,也是脉宗气,所以心与脾(胃)关系密切。

此外,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疾病容易生成湿浊,从而引起患者发生心痛。《素问q太阴阳明篇》“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由此说明:脾病主要是运化乏力,人体不能将水谷精微运动人体四肢,从而造成气每天衰减。另一方面,“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医方考q脾胃论治》),形成浊阻而致脉道不利。胸为清阳之府,浊阴上干,阻于胸中,则可致胸阳痹塞不宣,故清代尤在泾说“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耳”。

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脾(胃)治疗方法相对较多,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其临床症状等进行治疗,可以采用健脾剂中加藿香、佩兰、砂仁、蔻仁等芳香化浊之品,或健脾燥湿,即于健脾剂中加茯苓、白术等。对于脾虚气陷气少血涩,心脉痹阻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补中益气汤,气虚中寒的,用人参汤或理中汤。同时,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心胃同治,也可以分为湿浊、湿热等不同证候进行施治;对于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患者治疗时应该以瓜蒌薤白汤为主方,瓜蒌开胸,薤白通阳,由于胸痹心痛多由胃浊上逆,故用半夏和胃降逆,降浊阴,亦可间接扶助心阳,对于若气寒嗳噫或干呕患者可以联合增加桔枳姜汤;对于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患者,可以小剂量增加小陷胸汤,宽中降浊,泄热开痞;湿热中阻者,宜用三仁汤或平胃散。

1.4肺与心绞痛的关系 肺的主气为心主血脉,并且和心肺之气相关结合,它是血脉运行的动力。张景岳等人认为:“由于气的产生使得人体经脉流动,并且气来源于肺,从而造成百脉之朝会”。同时,气如果想流通到全身,必须灌注在血脉中,由此看出:人体心肺是不可分割的。当人体心肺受到损伤后,容易引起气血不足,从而造成肺气虚,造成患者面色白,精神疲乏,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口唇青紫,倘若肺气亦必受累,由于心失所养,则发为心痛。但是,从大的角度来说虽然肺气堵塞不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但是也能够造成心肺发作[5]。对心痛而有肺气壅塞不利者,当心肺同治。这里所谓治肺即清肺肃肺降逆或温肺降逆。常用方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厚扑麻黄汤等。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6岁,由于冠心病变异心绞痛入院,患者在2012年5月14日来我院出诊。经过询问知:患者3年前心前区出现闷通,并且确认为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取得阶段性效果。其次,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并且两肋存在胀痛,部分患者伴有抑郁、嗳气、失眠等临床症状。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以疏肝理气为主,伴以活血化瘀法作为辅助方法,方药如下:10g柴胡、15g郁金、12g元胡、15g川芎、12g白芍、10g炙甘草、10g桂枝、10g香附、6g熟附片、3g细辛,1剂/d,分早晚服用。

患者男,年龄80岁,退休干部。患者2013年8月20日在我院进行初诊。患者治疗前主诉心胸闷痛,并且加重1w。患者入院前已经为确诊冠心病6年,且治疗过程中反复发作。患者治疗过程中曾经使用温通活血之剂治疗,但是患者病情一直处于反复发作阶段,痛心约为5~6次/w,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采用温通心肾,疏肝止痛治疗。方药如下:瓜蒌15g、制半夏10g、丹参15g、郁金15g、川芎15g、桂枝10g、党参15g、薤白12g、良姜6g、荜菝6g、熟附片10g、茯苓15g、元胡10g,仙灵牌10g、水煎分服,1剂/d,患者连续用药1w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讨论

例1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重视对患者血瘀情况的治疗,同时还考虑到血瘀原因,并且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疏肝理气治疗,且以活血化瘀为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6]。

例2 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将宣痹通阳之中合温补脾肾联合治疗,能够发挥不同治疗方案优势。由此看出:《薛氏医案》所载“凡心脏得病,先调其肝肾二脏”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

有资料表明,无论是遗传,还是遗传易患性产生的易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与肾气的盛衰有关。从发病年龄几乎多在45岁左右和妇女绝经后发病率增高,结合“男子五八肾气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等认识,均可看出,是否发生冠心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肾的虚衰与否。然胸痹之本虽为虚,但决非纯虚证。因为心阳虚而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气机不利则滞,血行不畅则瘀,再加之脾虚不能健运水谷,致使痰浊内生,阻滞于血脉,则影响营血之正常流布通行,故虚为胸痹心痛之本,气滞、血瘀、痰浊是胸痹心痛之际,从而形成了冠心病的本虚标实之证。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不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机制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辨证论治时,既要重视引发心绞痛发作的气滞、血瘀、浊阻、寒凝、热结等标证,也要重视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的本证。在辩证过程中既要注重心脏本身的病变,也要重视其他脏腑病变对心脏的影响,治疗时应以调整脏腑功能为基础,重视疏通气血这一关键环节,标本兼顾。

参考文献:

[1]高尔鑫.疾病中医辨治的理论与思路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4):2-4.

[2]朱明军.冠心病心绞痛宜从多脏腑论治[J].河南中医,1993,26(3):13-15.

[3陈邦一.养心疏肝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5):1479-1480.

[4]许成群.从肾论治冠心病概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1):42-45.

[5]徐浩.胸痹心痛从肺论治[J].中医杂志,1996,37(12):719-720.

[6]陈安民.冠心病辨治心得[J].河南中医,1996,(3):144-145.编辑/冯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