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通识教育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通识教育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教育存在颇多问题,学生精神成长的缺失以及因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问题引发的各种心理危机和行为失调越来越突出,与我国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具备完备知识、健全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学生极不和谐。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形态,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达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文化人”[1]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做人教育的缺失,也有助于找回我国教育成就人格、塑造精神的本体职能。

一、学生精神成长与通识教育的现状

1.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

学生精神成长是指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在心理和情感、道德和意识、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达到精神成人的过程。目前,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和挑战,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把人物化、工具化,罔顾学生精神生活,导致与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产生冲突,学生休学、退学、轻生、危害社会及他人财产安全等现象屡见不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努力培养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各种知识的整合,培育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性和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思想、品行、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等方面亟待改善。第一,社会功利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大环境对通识教育的实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受到影响。第二,课程体系庞杂,内容贫乏,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师资力量总体水平不高,教学投入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第四,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质量和参与能力欠缺等。

二、学生精神成长与通识教育的契合

1.教育目的上,都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方面,其中以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为最高境界[2]。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强化,过分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格的养成,缺少人文关怀,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人是身体、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的整体,教育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家顾明远认为,无论是国家希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还是家长希望孩子成才,首先都要尊重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这个原点,人的个性只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成为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现代通识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它能正确引导和培育学生辩证的、全面的、理性的思维和人格的发展,消除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之魅,弥合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之分离,通过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与当今社会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对学生生命质量和文明素养的培育,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诠释以及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有更多的契合点。

2.在教育内容上,都注重宽广性和人性化

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涉及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生活态度等方面,具有非专业性。通识教育之“通”就是要求学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要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以何为生”两个领域,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它不仅限义于“知识”之识,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包括人的感情、意志等在内,它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要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5]。通识教育是对教育回归“人的发展”和育人本质的诉求,是依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之间的相通性,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社会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方法论的教育,具有宽广性。

通识教育与人的精神成长的另一个契合点,就是通识教育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求从人的个体出发,通过教育启发人的各项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成为真正会思考的人,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正如学者马晓春所指,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人”的培养,培养“人”处于核心地位[6]。通识教育演进至今,一直以满足人的内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与当今学生精神成长具有相通之处,都注重教育个体和个性化的发展,把教育个体作为教育的核心,关心和帮助其内在的长远的发展。

3.在教育性质上,都带有非“工具”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功利主义气息已经影响到学校。这不仅侵蚀着教育事业的根基,也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造成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偏离和扭曲,严重偏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通识教育力求通过跨学科之间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让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注重学生道德理性和思维方式的培育,关注学生的内在价值与个体尊严,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性”,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二者都把“人”作为关注的核心,培育人的成长和发展智慧,这符合当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非“工具”性的教育模式与人精神成长过程中的育人育德和全面发展不谋而合,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

三、基于学生精神长的通识教育模式

1.重塑通识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念水平

审美情趣在学生的个人素质当中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培养学生感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情趣健康科学的人,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愿意与自己的个人实践行为结合起来的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是学生人格和谐、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包含着认识,并在认识基础上产生某种情感、意志,从而接受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并愿为其实现而不懈努力的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7]。

学校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有知识,并不一定有审美能力,更谈不上审美情趣,也不一定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冲击着学生的头脑,导致学生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责任感的匮乏,心理问题的丛生等问题,致使一些学生难以辨别善恶美丑,丧失了良好的审美情趣。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指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给我们提供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具有广博性和深刻性。把通识教育定性为一个教育理念,实质上就是对教育回归“人的发展”的重要呼唤,也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治器。通识教育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各种知识的整合,传承着自由精神和人文精神,凝结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包含理想的层面,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发现新的趋势,通过批判现实力求追求新的理想,掌握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最终提供给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信念水平。

2.完善通识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完善通识教育目标是关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逻辑归宿之一,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和道德的培养,从而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在当下“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盛行的时代,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性的专业教育忽略了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术能力,极易导致将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和知识提高分裂开来,忽略了对其他构成人性的重要品质的培育和提升。“通识教育正是本着关注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克服单纯专业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使个体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能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广泛迁移、整合,以成功实现触类旁通、方法灵活、效果独特的创造活动。”[8]我国学者李曼丽也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9]。可见,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目标,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更加关怀学生的精神建构和精神成长,让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去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健全完整的公民”,这不仅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3.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核心。从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到1995年我国第一次召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专题工作部署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已经为广大教育界所接受。通识教育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阻力,例如课程体系庞杂,内容贫乏,师资力量欠缺,学生参与质量和参与能力不足,与社会实践脱节等,在此条件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提高并不明显,例如学生责任意识的衰减,理想信念的匮乏,诚信意识欠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手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磨炼和意志品质上的考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第一,在教育内容上,精选课程内容,通过少而精的文化经典和科技精华,提高通识课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在教育机制上,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第三,在教育方式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实践中升华,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第四,教育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知识的润泽,书籍是知识获取的重要载体,多读书、读好书是学生的天职和本分。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掌握分辨是非和美丑的能力,学会辩证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筑起一道精神上的防线。

4.“专通”结合,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专通”结合是重要途径。哈佛大学《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丰富的知识,为专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提供外在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专业教育为整体的教育目的而存在,通识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始终”[10]。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并非完全隔断,我们要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整合,努力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第一,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把专业教育“通识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感悟。其中,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寻求“专通”结合的路径和切合点。第二,在教育理念上,将“专通结合”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专业化的知识和人才,通识教育把健全和谐的全人教育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通识教育仅限于低年级,专业教育仅限于高年级的状况。第三,在教育目标上,二者相融相辅,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专业教育是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专业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基础教育,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知识的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健康向上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通识教育所弘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正是专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专业教育所追求的知识的专业化、人发展的差异性,不仅是教育存在的基础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更是每个人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教育研究,2010(9).

[2] 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有感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教育理念.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3] 林春逸.论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进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4] 顾明远.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原点.中国教育报,2011-07-11(2).

[5]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4).

[6] 马晓春.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与陈跃红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9(10).

[7] 黄蓉生,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8] 宋尚桂,王希标.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9]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0] Harvard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