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民“微公益”上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民“微公益”上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哭,彭高峰大哭。接下来,孩子被带到一个房间,警察安慰彭高峰,他嘶吼,三年,三年了!”这是香港《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2月9日在微博中记录的彭文乐父子见面的场景。

彭高峰怎么也不会想到,在20l 1年的2月会与邓飞和微博有了这样紧密的联系。而这一切都缘于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在微博上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打击拐卖儿童行动。短短两个星期就获得超过9万网民的回应,通过网民上传的照片,目前已经有6名儿童获救。彭文乐只是被成功解救者其中之一。

“当初发起这项行动的起因是因为一个求救,利用微博的形式很重要的是在于参与者的实名制,是全民参与的平台。”于建嵘教授如此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于教授所说的“救助”是1月17日晚,6岁乞讨儿杨伟鑫的母亲托人把一封求援信带给了他,让他产生了救助他们的念头。1月26日,便创建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里面有70多个孩子的照片,一天之中粉丝就超过了7000人。从救乞到打拐,这项行动不但引起了明星、记者、普通百姓的参与,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关注。

公益慈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打“悲情牌”、催人泪下进而让人掏腰包的时代,是目前对公益的重新审视。当“巴比晚宴”、“明星慈善”等“大公益”形式以其显赫声势吸引着大众眼球时,基于拥有大量网民的新媒体的兴起,倡导普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微公益”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改变着社会生态,为全民公益的实现提供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

全民“微”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的公益慈善事业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慈善、事业型公益慈善向平民公益慈善转移。这也为平民公益――“微公益”应运而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公益行动也只是众多“微公益”中的一个缩影。

余志海(网名“安猪”)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也是“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的发起者。在朋友崔英杰一次旅游见闻的影响下,2009年时余志海产生了“多背一公斤”的构想,他倡议人们在出行时多背一公斤的物资,将这些物资带给偏僻地区那些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与孩子们交流,传递知识和能力,归来后通过lkg cn网站进行反馈与分享。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种快乐不因他们的贫困或富有而改变。”余志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发现并享受贫困儿童的快乐,而不是揭示并同情他们的贫穷,更是能帮助他们走向广阔的人生。时至今日,从铅笔到巧克力到电饭锅到打印机,一群互不相识的路人,筹款近16万元,换来广西佛丁小学的新校舍。

无独有偶,2009年12月,一家微公益互动微博社区――“茶缸微博”在上海成立。“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伟人”是“茶缸”的口号,该社区希望通过其倡导的微公益捐米,给公众一种启迪――从事公益非常简单、便捷。微公益不再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更多人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人们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

“写一篇微博等于捐l粒米,2500粒米约等于一两米,13亿粒米约等于26吨米。这样,13亿粒米就能够让160位灾民吃上近1年。”该网站承诺网友发一条微博即为灾民捐出l粒米,截止到3月17日已捐出477,5kg大米。

另据统计,截至2010年,腾讯倡导爱心人士每月10元的“月捐计划”,通过“网救童心”、“网添绿色”、“网助成长”、“网聚光明”、“壹基金月捐”等公益活动,已经筹集1500万元善款。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新基因。互联网为公益捐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告诉记者,各方的行动者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公益活动的监督。重视新媒体作为公益捐助的支持平台,鼓励普通个体的日常捐助和志愿服务,鼓励全民慈善,由民到公民、由公民到公民社会。

冷思考

微公益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随时都能在网络上发起一场公益救援。微公益的“微”则恰恰强调参与的平民性、简单性。也正是这种特性让“微公益”不但成为现行公益模式的重新考量,也使得这种形式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对于这种形式的效果评判以及存在的争议也成为这种公益形式面临的问题。

“多背一公斤”的发起者余志海说:

“微公益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简单,也就是很多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参与并乐于参与,不会有压力。二是有效,大量普通人的参与可以对一个公益慈善行动产生质的改变和飞跃。”

但一个最鲜明的例子――最有影响力的网络与民间寻亲力量是“宝贝回家网”,网站有近3000万注册的家长和志愿者,但从2007年至今四年内成功案例仅180件。2010年11月8日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接受采访时介绍,2009年10月,公安部就推出“宝贝回家”计划,在网上公布60名被解救孩子的照片,而截至20lO年1 1月,一年过去,仅有7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

“‘微公益’也有缺憾,它很难像现实中的公益慈善活动一样,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监管。”资深公益人士、曾在多个基金会供职的张宇辰表达了他的担忧,其中最大的考验来自“合法性”。

除此之外,就像“微博打拐”一样,“中国有现今到底有多少乞讨儿童还是个未知数,注定了这项慈善活动的长久性,如果没有政府搭台,引起道德自觉性,这种解救就只能是暂时的,而且活动结束以后,这些儿童应该如何安置也是个问题。”有网友对此评论道。

这也正是于建嵘面临的挑战。“我们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救出来回去的孩子会不会得到社会救助?二是救出来的孩子怎么安置?政府会不会给一定支持?现在限制太多,也比较麻烦。我们想建立一个儿童福利院,目前正在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于建嵘教授告诉《环球财经》记者,任何一种形式的公益的长久都需要政策机制的衔接。

重要的是唤醒

“大公益”的理念是不仅仅局限于救助和捐献,更重要的是构建人们的公益心灵。“微公益”由传统的财富转移变成微小财富的叠加,是一种可贵的公益创新。它的内涵在于提倡快乐公益、创意公益,注重体验和互动。这正是微公益迅速升温的原因,它促成了大众隋感的直接关联与互动。

“全民公益的号召和开展,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全民思想的启蒙,在全民范围内传播公益精神和公民理念,这种启蒙对未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韩俊奎对《环球财经》记者分析道。

视线再回到此次“微博打拐”上,有专家指出,这是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一块试金石,证明了社会力量可以帮助政府作为,民间行动可以助推制度完善。验证了社会力量的强大与智慧,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群众力量的认同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