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出檐”的形成及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出檐”的形成及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出檐深远的建筑特征

四川的大小凉山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大分散、小聚居是其居住的主要特点。由于位处山区,交通不便,使得凉山彝族居住的建筑长期以来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建筑特征。凉山彝族建筑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居住建筑,而最具特色的居住建筑就是瓦板房。出檐深远是瓦板房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全木构瓦板房”还是“生土木构架瓦板房”。凉山彝族地区从方言角度可划分为依诺、圣乍、所底三大方言区。依诺区主要包括美姑、昭觉北部地区;圣乍区主要包括越西、甘洛和喜德等地区;所底区主要包括雷波、金阳、普格、布拖等地区。无论是在依诺区、圣乍区还是所底区,瓦板房建筑的主要特征都是具有较大尺度的出檐。

依诺区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直系先祖古侯、曲涅部进入凉山地区后最早的定居地,因此依诺区存在着凉山彝族最为古老的文化形式。与外界相对隔绝的自然环境,使得依诺区较好地保存了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而美姑往往被视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中心。从民居角度看,由于凉山最大的美姑河流经依诺区,为彝族构建房屋提供充足的木材,加之依诺区长期以来是贵族阶层的驻留地,所以出现了利用“.架结构”构筑的 “全木构瓦板房”,这种高级居住建筑屋檐下的挑檐枋出挑三至四跳,使出檐达到 1.5米左右,具有凹廊平面的建筑在凹廊处出檐可达 2.1米至 2.7米。圣乍区地处凉山北部大渡河沿岸,除“生土木构架瓦板房”外,也产生了 “全木构瓦板房”建筑,此地区的 “全木构瓦板房”整体结构紧凑精巧,前后墙体大多为以木框架箍嵌木板的纯木构墙,相对于凉山彝族建筑较少开窗而言,圣乍区受汉文化影响在墙体上多设木格花窗,出檐长度较依诺区较短,一般为 0.7米左右。所底区受汉文化影响最深,凉山彝族文化特点的在这一地区流失很大。所底区的建筑在屋檐下只用简单的挑檐枋,挑檐枋上支短柱撑住挑檐檩,且出檐较短,只有 0.3—0.5米左右,屋檐下有汉民居常用的封檐板。从依诺、圣乍、所底三个地区出檐尺度的比较可以看出,越是靠近汉民族地区的瓦板房,其出檐越短;而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地区,瓦板房则保持

着较大尺度出檐,以上分析足以说明,出檐深远是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的主要特征。

二、凉山彝族瓦板房出檐深远的原因

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作法,通常叫做“出檐”,出檐目的是为了保护外墙免受屋面排水的破坏,当然也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从保护墙体角度看,建筑出檐的宽度通常不超过 0.5米,南方多雨地区的建筑出檐会大一些,北方地区少雨则出檐会小一些或不出檐。而凉山彝族瓦板房的出檐尺度则相对较大,通常在 0.7米-1.5米左右,甚至会挑出两米以上如美姑地区建筑,这种大尺度的出檐已经超出了保护外墙的作用,凉山彝族为什么要把瓦板房出檐尺度做得如此之大呢,这就要从凉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彝族日常生活需要角度来说了。

凉山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大,气候凉爽,冬季少雨干暖;日照时间长,中南部长达到 2400-2600小时。是同纬度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 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 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 1.6-2.8倍,在我国北纬 30度以南地区,除云南元谋之外,这一地区的日照时间最长。过强的日照和夏季充沛的雨量是凉山彝族在构筑民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在瓦板房的构筑上设置大尺度的出檐就是为应对当地气候特点而采取的措施。大尺度的出檐可在瓦板房屋檐下营造一个连接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彝族人可以在其下纳凉、晾晒谷物、堆放柴草及杂物;另外,凉山彝族没有创造出举行祭祀祖灵、消灾治病仪式活动的专属建筑,大尺度出檐营造的这一过渡空间也就替代了光线昏暗的室内空间,成为了日常祭祀、消灾治病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出檐决定了瓦板房的建筑特征

1、出檐形式决定了瓦板房的外部形态特征

作为居住之用的瓦板房在建筑外部形态上略显单一,无论是普通居民使用的“生土木构架瓦板房”,还是供兹莫、诺伙等凉山彝族贵族阶级居住的 “全木构瓦板房”都是如此。通常瓦板房没有复杂的组合体量,整个建筑呈简单的一字型,室内平面形状也是规矩的长方形,并依柱间结构被划分为左中右三跨,以这种简单形式构建的室内空间对于彝族人的居住来说已经够用,但为了获得晾晒谷物、储存柴草、祭祀祖灵及消灾治病的场所,凉山彝族采取了加大瓦板房的出檐尺度作法,使得前屋檐下的空间变得宽敞,以满足日常使用要求,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出檐深远为外形单一的瓦板房添加了特征。另外,为了获得更大的出檐尺度,有些瓦板房在建筑长方形平面中跨向屋内凹入一个细长矩形,以获得对应屋顶部位的更大出檐如圣乍地区的瓦板房;还有的瓦板房在房前专门设置一排木柱来支撑出挑的大尺度屋檐,从而形成具有柱廊的瓦板房建筑形式如所底地区,上述列举皆可说明出檐形式决定了瓦板房的外部形态特征。

2、出檐催生了形式独特的挑拱

大尺度的出檐,需要瓦板房必须采取对应的承重构件来承托出挑的屋檐重量,因而一组受力明确的屋檐承托构件体系随之产生,即由彝族人民创造性发明的挑拱。挑拱是位于瓦板房屋檐下面用于承托屋檐重量的一组构件,它与穿过挑拱的檐下短柱、连接各组挑拱的连接枋共同承托屋檐下传的重力,并将来自屋檐的重力传递给檐柱,从而解决了瓦板房出檐深远给结构带来的承重问题。瓦板房的大尺度出檐促成了挑拱的出现,它与中国木构架体系中斗拱的作用基本相同,但从传力角度看,一组斗拱构成了三维的传力体系,而一组挑拱只构成二维的传力体系,需要通过穿过挑拱连接枋将各组挑拱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支撑屋檐的任务。

挑拱这一承重构件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定型后,凉山彝族从本民族的文化及视觉角度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一组组由下而上、逐层向外的挑拱上布满了雕刻与色彩;穿过挑拱的檐下短柱下端被雕刻成牛角状,与上翘的挑拱和谐地穿插在一起,插在最顶层挑拱上的檐下短柱往往会卯上牛头、羊首作为装饰;凉山彝族瓦板房几乎所有装饰手法都集中在挑拱上,使之逐渐形成为瓦板房最具魅力的承重构件。

3、出檐促成了.架结构体系的产生

凉山彝族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创造了.架结构体系。.架结构主要用于“全木构瓦板房”(生土木构架瓦板房通常采用穿斗式结构),这一结构是以建筑的前后檐柱为支点,沿进深方向,设置穿枋向室内外层层出挑,出挑的穿枋端头依次承托对应屋顶上的檩柱,直至屋脊下悬空的中柱,从而构成了从屋面到檩柱、从檩柱到穿枋、从穿枋到檐柱、从檐柱再到地面的承重体系。.架结构体系是将穿斗式结构中的穿枋承柱技术加以发展形成的,整个结构体系以前后檐柱为中心,穿过檐柱的穿枋在内外两侧以出挑的牛角拱来彼此平衡檐柱内外两侧檩柱传递下的屋顶重力;与穿斗式结构相比,.架结构省略很多落地的檩柱,由檩柱、檩条、穿枋端头悬挑的牛角拱有机组合形成科学的受力系统大大提高了瓦板房的进深跨度,使得室内更加开敞。

4、出檐导致竖向呈上下两部分的室内空间模式

凉山彝族瓦板房的内部空间在竖向上被划分为上下两部分,这种空间模式除了与凉山彝族对周边自然空间产生的最原始认识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由采用承重梁作为挑檐枋来承托大尺度出檐的结构形式决定的。凉山彝族瓦板房在构筑类型上多以“生土木构架瓦板房”为主,“木构瓦板房”的数量较少。瓦板房的平面布局依据柱间结构通常被划分为左中右三间,中间为正厅,左右为侧间。内部空间在竖向上往往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空间主要用于居住,上层空间多用于储藏物资(粮食与柴草),上下两层空间是以二层楼板的梁架作为划分依据。凉山彝族瓦板房承托二层楼板的承重梁头伸出外墙,在屋檐下形成简单的挑檐枋,利用在挑檐枋上承托短柱来支撑大尺度的出檐。正是为了解决大尺度的出檐,才将屋顶的重量让二层楼板来承受,而不同于常规情况下的顶层梁架承托屋檐,因此在空间内部梁架以上形成了一个可供储藏甚至居住的空间,同时也形成了凉山彝族瓦板房独有竖向空间模式。

5、出檐间接促成了瓦板房独特的采光形式

凉山彝族瓦板房的内部采光环境用现代生活观念来衡量并不合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室内光线过于昏暗,当然这是由于瓦板房的开窗面积过小或没有窗户导致的。瓦板房这种不开窗或少开窗的传统除了与凉山彝族较强的防卫意识有关,也与族群延续下来的传统禁忌有关。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供人出入的门洞或墙面开的小窗构成瓦板房的采光口,而实际上凉山彝族瓦板房内还隐藏着一套独特的采光系统,那就是利用瓦板房双坡屋顶的前后屋面在屋脊搭接处形成的垂直高差(约 0.5米)间隙来进行采光;另外,屋面与前后檐墙顶部之间的形成的缝隙也是室内采光的补充。凉山彝族瓦板房这一暗含的采光系统看似与出檐无关,但实际上,大尺度的出檐间接地促成了瓦板房这一独特的采光形式的生成。这是因为,出檐深远使得前后檐柱成为屋顶重量的承重支点,前檐柱支撑向阳屋面重量,后檐柱支撑背阴屋面的重量,这种前后屋面分别由前后檐柱承托屋顶重量的支撑体系使得前后屋面在屋脊

处产生垂直间隙成为可能,因此,也就促成了瓦板房独特的采光形式。

结语

生存条件的恶劣及改造自然能力的有待提高,使得凉山彝族在营建居住建筑时树立了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构筑理念,这一构筑理念在凉山彝族瓦板房采用大尺度出檐的措施上可窥一斑。日常生活的需要迫使凉山彝族在构建瓦板房时采取大尺度出檐的构造作法,正是由于出檐深远使瓦板房在外部形态、内部空间、结构体系、装饰构造、采光体系上形成了独有的建筑特征,因此,可以说出檐对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特征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范觅.浅议凉山彝族民居木构瓦板房的装饰特点[J].四川建筑,2008年4期,40-43页.

2.侯宝石.凉山彝族民居中独特的采光设计[J].重庆建筑,2004年增刊,52-55页.

3.胡晓林.解读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瓦板房的文化内蕴[J]. 装饰, 2008年8期,21-24页.

4.范美霞.行将消失的瓦板房—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1期,140-142页.

5. 刘 浩.从彝族的风俗文化看彝家民居[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39-41页.

张 威: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艺术设计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