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到哪儿吃娘蒸的馍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到哪儿吃娘蒸的馍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柴草被烧得噼口拍作响,

大锅发出咝咝的响声,

里面的馍馍发出甜香……

那天,老家的侄子打来电话,想在老宅上重新修建五间新房,我们儿时居住的老屋就成了“绊脚石”。我心里尽管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看着大哥负疚的眼神和侄子祈求的目光,我只能默认。

迈进晦暗逼仄的老屋,心里不禁生出无限感慨。那个污黑破败的土灶,那张快要散架的木桌,靠墙立着的烧火棍和母亲生前用过的几件农具,一切还是老样子。我席地静坐,注视着故居的一切,明天就要与它们永别了!一念至此,不禁潸然泪下,泪光中依稀又见灶膛烟火升腾,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庞……

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了我们七个。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月,对于象我们这样的多子女家庭,吃饭成了头号难题。所以印象中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着灶户转,好像天生就是伺候我们一家吃饭的“火头军”。我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母亲便派了一个拾柴禾的美差。就这样,我仍然偷懒,不是数量不够就是质量不高,害得母亲常常做夹生饭。母亲从来不舍得打骂我们,虽然她没有文化,却总能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哪天我连续偷懒,母亲会让我吃最硬的干粮,下次我自然不敢偷工减料了。与我同龄的孩子大都要协助家长干农活,起码要负责割草放羊,而我要做的只是到村头的小树林里捡些枯枝败叶,这很令他们羡慕。

大姐出嫁那年,我还不到五岁,那时父亲已经撒手西去,操办嫁妆的事全落在母亲柔弱的肩头。母亲做面食的手艺是自娘家时就出了名的,一觉醒来,她已经做好了面老虎、长寿糕、喜馍馍,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面人,摆了满满一大锅。灶膛内的柴草被烧得噼啪作响,大锅内发出咝咝的响声,这诱人的声音加上锅沿冒出的清香,令我口水横流。大姐的婆家人背着一布袋馍馍走了,我巴巴注视着敢怒不敢言。直到看见母亲在院门外抱着姐姐抽泣时,我才抑止不住满腔委屈嚎啕大哭起来,为了亲人的眼泪,更为了那锅朝思暮想的馍馍。

后来,二姐、三姐的嫁妆都是母亲做的一锅白面馍,这在三十多年前的鲁北农村,已算比较高档的了。我结婚后,住进了单位的家属楼,用上了煤气灶,老家此时也开始用蜂窝煤了,然而母亲依然坚持用大锅烧火做饭。尽管上了年纪,儿女们又各自成家另过,但她不舍得孙辈们代劳,更不愿吃现成饭,每天颠着一双小脚到田间地头拾柴禾。自幼生长在城里的老婆偶尔称赞母亲蒸的馍馍好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老家来人就会捎来一锅母亲用大锅蒸的馍馍,近二十年来从未间断。

去年中秋节前夕出差路过老家,去看望母亲。她好像不相信似地揉揉疲惫的眼睛,半天才反应过来,亲热地抓着我的手说:“你回来咋不提前言语一声?我给你做饭去!”说着就往灶屋里走,又是炒鸡蛋,又是炸菜丸子,忙得不可开交。灶膛的火把母亲蜡黄的脸映得通红,岁月的犁铧把那张曾经白璧无瑕的俊脸耕耘得阡陌纵横,面目全非。满头华发伴着风箱的抽拉,飘摇欲落。好容易忙完了,母亲又一边捶背一边去和面蒸馍了。我抓着她的手阻止,母亲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她说:“娘老了,啥活也干不动了,指不定哪天就去找你爹了,你们上哪去吃娘蒸的馍?”

没想到仅一个月,母亲的话竟真的应验了。那天母亲得知哥嫂要进城办事,就张罗着蒸馍,在蓄满最后一膛柴火后,母亲艰难地笑着说:“等柴火烧完就熟了,跟小六子说,以后馋了就自个回来蒸吧……我昨晚梦见你爹了……叫我到那边给他做饭去……”母亲摆手叫哥嫂出去,她说太累了,要歇一会。哥嫂再进来时,母亲就依偎在灶户旁永远地睡着了……

我从被灶火熏黑的墙上取下母亲那张遗像,连同她生前几乎从不离手的烧火棍,用西服裹好退了出来。我跪在老屋门口,毕恭毕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心中默念:娘,您老放心去吧,明儿老屋拆了,俺们就再也不馋您老蒸的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