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乐洞箫艺术特点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乐洞箫艺术特点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南音洞箫形制古朴,制作考究,演奏时委婉如歌。其润腔精彩,装饰性演奏技法独特,形成了南音洞箫的艺术特质,也是构成南音演奏风格、韵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南音洞箫乐器演奏方法及其旋律润腔、装饰润腔三个方面,对南音洞箫的艺术特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福建南音;南音洞箫;演奏方法

福建南音亦称“南曲”、“南乐”、“弦管”,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乐种,因其历史悠久,在音乐界素有活化石之称。福建南音既有纯器乐的演奏,也有由乐器伴奏的声乐曲。洞箫是福建南音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称为南音洞箫、南箫,又称南尺八。在南音的许多器乐曲合奏和声乐曲伴奏中均有应用。

一、演奏方法与技巧

1、口风与气息控制

南音洞箫的吹孔形状是一个稍长的V字形“缺口”。吹奏时的口风要求也与一般的箫笛有所不同。首先,风门控制得很小,并保持很圆的形状;其次,要求口风很细且非常集中,发出的音色要洪亮、醇厚、圆润、柔美。良好的气息控制是旋律线条流畅的重要保证。南音洞箫演奏强调气息运用自如,即恰到好处地控制气息的流量和流速,使声音保持平稳,音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追求强而不燥、弱而不虚的艺术效果。

2、运指要求

南音洞箫演奏时,手指动作的幅度较小,抬起的高度不高,强调运指动作的弹性和灵巧性。在吹奏颤音、波音等装饰音时,手指的颤动频率既快又密集,轻盈又连绵不断。其次,南音洞箫演奏还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在演奏叠音、打音等技巧时,抬指动作较小,但落下却非常快而敏捷,发出的声音既干净又柔和,给人一种十分自如、又恰如其分的特殊音响效果。

二、润腔

根据洞箫在南音演奏中的润腔特点,本文将其分为旋律性润腔和装饰性润腔两个方面。

1、旋律性润腔

旋律性润腔,即在保持南音风格的基础上,对只有骨干音的“指骨”谱旋律增加一些适当的音,使旋律的进行蜿蜒起伏、委婉流畅,更显柔媚、婉转。润腔是即兴性的,它与唱者、奏者对南音的熟悉程度、领悟程度、唱奏技术程度、即时的情绪都有关系,因而好手和次手会差很多。

南音指骨谱多以五声音阶各个音级为骨干音。润腔过程中由演奏演唱者在骨干音的基础上,加进颤音、上助音、下助音、波音等,使旋律更流畅、动听。润腔的结果不但使旋律流畅起来,而且使色彩也有了变化。润腔是演奏者对只有骨干音的“指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演唱、演奏者必须对南音的风格特点谙熟于胸,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演奏、演唱技巧,选择适当的乐音对“指骨”进行润饰。润腔是演奏、演唱者才智、技巧和对风格熟练掌握程度的全面体现。

2、关于装饰性润腔

在旋律性润腔的基础上,南音洞箫演奏者还要对旋律进行必要的装饰性润饰。这些装腔性的润饰在一定程度上使音乐更为柔媚、委婉,同时对丰富音乐的风格色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特色装饰性演奏技法

古老的南音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南音洞箫装饰性润腔中的某些独特演奏技法,也是其风格色彩的构成因素之一。

(1)臂颤音。这是南音洞箫特有的并且有很高技术难度的传统演奏技法。南音洞箫的大拇指颤音用的是臂式颤音。演奏时利用大小臂的颤抖带动拇指在第6音孔(背后音孔)上作快速开、闭动作,能达到快而匀,富有力度和弹性。臂颤音密集细碎、发音清晰、颗粒性强,还能作长时值的演奏。臂颤音可分为慢颤和快颤两种。慢颤,以手腕动作为主带动大拇指作颤音,通常用于表现较舒缓、深沉的情绪。快颤则要利用整个手臂的动作,所发出的颤音比较有力、急促,在表现较高涨情绪和渲染喜悦、激动气氛时都使用快颤。

(2)双指颤音。双指颤音是南音洞箫独有的极具特色的传统技法。演奏时,用两个手指交替开闭音孔。以筒音为5的6音为例,右手开第1孔(正手持箫),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在第4和第5音孔上此起彼落,快速交替开闭音孔,使6音上发出类似于颤抖,但又快速均匀的特殊颤音。演奏时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开闭动作非常小,手指几乎是刚抬起来,还未完全离开音孔就马上闭上,类似于按半孔。由于是两个手指交替进行颤音,因此,颤动的频率非常密集,形成了如珠入箫管滚动般的特殊音响效果。

(3)敲音。敲音也是南音洞箫独特的传统技法之一。敲音的音程跨度较大,可从二度到五度不等。演奏“敲音”时,手指有“敲”击音孔的动作,且须急促而有力。在中音区奏“敲音”,要能清楚地听到手指敲击音孔发出的嘣嘣响声。在低音区,手指敲打音孔要能发出隆隆作响的特殊音响。敲音富有力度和力量感,适合于表现激奋的情绪。为了突出某个较强较重的音或者表现比较激动的情绪时,往往都用上这种敲音。

(4)捂音。捂音的特点、演奏方法以及运用都跟赠音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赠音为上行的后倚音,捂音是下行的后倚音;捂音的音程较大,一般在三度以上。捂音的韵味典雅,又类似感叹,运用得好,能给人无穷的回味。

(5)引音。引音也被称为“引孔”或“引指”,是南音洞箫常用的特殊技巧。引音实际上就是带颤音的倚音,演奏方法跟颤音或长颤音基本相同。引音常常被用在乐句、乐段的开头的音符上。如在奏出某乐段的第1个音之前,先奏出一个上方二度或二度以上带颤音的倚音。开始时,手指颤音的动作比较大,而后渐渐变小,在颤音停住之后,才恰到好处、富有韵味地(与其它乐器一起)把第1个音奏出来。似是通过“引音”才把“正音”引出来,也因此而名“引音”。

2.2一般性装饰性技法

(1)波音、颤音、叠音、打音、赠音。这是普通笛箫常见的装饰性演奏技法。但南音洞箫演奏时,因为风格特点的差别而又有所不同。南音洞箫演奏这些技法时,要求手指的动作轻巧、干净、利索;抬指低,动作小而灵敏;速度要求极快。波音、颤音:手指颤动密集细碎,速度极快而均匀,时值长的地方要能有连绵不断的效果,给人一种既流畅华丽、生动活泼,又轻柔、典雅的艺术效果。叠音、打音:手指的动作灵巧、轻盈,加上与气息的巧妙配合,奏出的叠音显得非常干净清楚,又很柔和。赠音:手指动作干脆利索,又给人一种悠闲安乐之感。

(2)气震音。南音洞箫的气震音,演奏上要求震幅大而密度小,使发出的声音有很明显的较大的波浪状起伏;使用时,一般只限用于乐曲的段落末尾的长时值音符,以这种“气震音”提示本乐段即将结束,和一起演奏的各种乐器做好进入下一乐段的准备。这种把气震音作为协调各乐器间默契配合的方式,在其他器乐合奏形式中是很罕见的,称得上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综上所述,南音洞箫演奏中的旋律性润腔和装饰性润腔,是“指骨”谱之外使旋律委婉流畅、增加风格色彩、提升韵味的两个重要方面。润腔是即兴性的,是演奏者对乐曲的熟悉程度、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即时之情绪的全面反映。正是这种即兴性,才使同一首曲子的每遍演奏都不完全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来。

参考文献:

[1]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