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畅无垠商海 遨翔服务长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畅无垠商海 遨翔服务长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施荣怀先生於2011年10月当选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关於其当选理由,从该会会董选举委员会主席黄友嘉先生的评语中,或可一窥堂奥,“在他的带领下,厂商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不单将香港‘工展会’举办得有声有色,每年入场人次屡创新高,更将‘工展会’拓展到内地多个主要城市,协助港商开拓庞大的内销市场……”有春的播种,才有秋的收。显然,当选之前,施荣怀先生已作出了斐然的成绩,正源於此,对委之以重任的决定,众人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施荣怀先生,非官守太平绅士,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理事会成员,廉政公署社区关市民谘询委员会委员,旅事务署旅业策略小组成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领导有方 成绩显著

在这二十年的服务生涯中,施荣怀先生被赋予了不少职称,亦参加了许多社团,但是,可以猜想,中华厂商联合会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大概更重。因为,不论是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抑或网络那样的传播渠道,他与“中华厂商联合会”(以下简称“厂商会”)这七个字共同亮相的次数,相较於其它,已不胜枚举。

厂商会是香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非牟利工商团体之一,成立於1934年,已有近八十载的历史,目前,影响力日盛,会员超过三千多家。一直以来,历届会长都遵守前人训导,不断完善会务,一以贯之地坚守宗旨,志在“促进香港工商业的发展,代表中小企业发声,参与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国际间的了解及联”。

值得褒奖的是,在一众会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该会已於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不同的优成果,彰显了每一届会长的领导能力,於1938年开创的工展会和1999年首创的香港十大名牌选举,大概尤其惹人关注,正是这两大盛会的出现,为业界会员提供了持久的发展源泉,带来了不小的转折和福祉。

从厂商会的会董到会长,施荣怀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如何从商会的功能出发,给中小企会员创造真正的实惠”,始终是他紧紧围绕的重心,一年一度的工展会,无疑为他提供了推陈出新,实现目标的大舞台。据介绍,工展会每年在最黄金地段,铜锣湾,最黄金档期,跨越圣诞和元旦,举行二十天,大型的销售型展会,消费者一路增加,经过多届的验证,已取得可喜的成功。

任职当年,在施荣怀会长的领导之下,工展会盛况空前,入场人次达至近230万人次,创历年之冠。“仅内地客就到百分之二十,年年还有上升趋势。”他如是说。有见及此,为了让两岸消费者都能感受品牌的魅力,销售者加强合作与交流,他还率团去往内地各大城市与政府合办展览,开拓内销市场,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走出香港”策略,从而再上了一个台阶。

上海、南宁、成都、哈尔滨、青岛皆在此列,今年4月,他还率团转战武汉,圆满开办了“2012香港时尚产品博览会”,据说人流达到了三十万人次。显而易见,不管是香港、武汉还是其它城市,举办如此盛大的工展会,於中小企而言,是大幅提升营业额的最佳时机,於大集团而言,乃为之节约成本、深入推广自身品牌的更好选择,可谓皆大欢喜,互利双赢。

正是伴随着“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的无私情怀,施荣怀先生自2008年负责工展会之後,尽职尽责,用心作为,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荣升为新任会长。但是,“饮水思源”,新会长不因此自傲,对前辈们,始终抱以崇敬之情,“很佩服厂商会的前辈,30年代,能有办展会的前瞻性思路,实属不易。工展会是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最宝贵资产。”

分析现状 分享心得

都言“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商界人才汇聚的厂商会,自不得不加以重视。1999年,该会就创办了首届“香港十大名牌选举”,迄今为止,已成功举行十多年,分享了许多的成功经验。2005年,该会又牵头成立香港品牌发展局,亦有效地推动了本地服务品牌的发展。施荣怀先生介绍,除了工展会以外,打造品牌便是该会会务的另一大重点。

不过,作为会长,他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更关注的方面远不止於这两处,为会员取合理权益,正义发声,亦让他充满服务热情。“在本会,造业的会员据了绝对比重,他们大多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但是,时过境迁,目前面临了众多问题。”众所周知,早於改革开放之初,就不断有港商受低成本、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将工厂转至珠三角地区,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升级转型的号召,当初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推己及人,施荣怀先生自是能理解大家的难处,“工资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已令某些工厂略显吃力,加之转型困难,更使之不堪重负。其实,这是大势所趋,商者无议,但是在部分法规的制定方面,也望政府多听企业意见。”如其所言,港商多较守规矩,对於劳工的权益也是遵纪守法地保障,但是,身为独资企业,与国企的经营方式不甚相同,也望酌情考虑。

施荣怀先生随手列举一例,後者是国家所有,公开透明,人人监督,无可厚非,但是前者乃私人所有,一举一动视为商业秘密,不可轻易透露,应不可一概而论,若政府同等视之,令企业把公司账目、生产指标、投资设备皆公诸於众,或将为之带来困扰。的确,有因地制宜,也当有区分对待,关於此事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此外,关於中小企的转型,他亦有话要说。

“造业有必要转型,但是否所有工厂要‘一刀切’?产业链上需要分工和平衡,如果急於转型,对於尚未备到位的企业而言,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个人认为,转型应分阶段进行,一步步踏实前进,大概最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此话不假。施荣怀会长亦坦言,“厂商会会起到引导作用,广东不待久留,还可以往周边地区辐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都不失为佳选,全国都是施展的天地。”语气之坚定,令人毋庸置疑。

因为已有从广东迁到江西的办厂经验,访者请施荣怀先生给出建议,虽然谦称“还未达到目标”,但他仍乐於同大家分享心得,“交通要通畅,地理位置要好,劳动人口要密集,调配资源要充裕,政府配合更是关键。当然,还有长远的眼光,在广东出现的问题,其它地方将来也会出现,要早作打算,将损失减至最低。同时,新厂要注意不同的运营模式,在环保、能源方面,也有必要引起注意。”建议和忠告陈,内心的诚恳由此显露。

以人为本 热心服务

包括中华厂商会,施荣怀先生服务社群已有二十年,在这段岁月当中,他的阅历不断增加,肩上的职务日渐繁多,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锤炼。细数从东华三院、到希望工程、到全国青年委员、到公益金百万行的蜕变过程,他感言,“除了投入金钱、精力,置身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交了很多朋友,也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式。我三十岁开始投入,很庆幸,有这麽一个大舞台,让我去发挥,吸收,培养了我年轻时的归属感,很值得。”

与年份对应,施荣怀先生的经历自是丰厚如斯,最令他引以为豪的一次,莫过於当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据了解,当年,他是港澳地区唯一一个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邀请的火炬手。而今,在水立方的那面墙上靠前的位置,就可以找到他的名字。

或许是印象太过深刻,至今回忆,施荣怀先生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编号是312;在香港,“同胞喜迎奥运会携手共建水立方”的活动上,有26万公民慷慨解囊,为之献上了自己的力量,共筹得了三百多万元的捐款。谈及感受,作为见证者、参与者的施荣怀先生更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时很兴奋,现在很难忘。”

北京奥运会被视为全中国人的骄傲,成为首都一站的火炬手,自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施荣怀先生能获此殊荣,亦不是偶然――自2003年获得委任,他已在北京市政协常委的位置上担当了整整两届,对此地的情况,虽不如当地居民了解,但也可谓大致相熟。所谓“在其位,谋其职”,施荣怀先生始终是尽量地配合政府,进行相关视察,根据所见所闻,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看法。

他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思想、语言、文化都是相通的,除了经济上的合作与交流以外,在交通、医疗、城市管理等其它方面,也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北京与香港虽有差,亦可互相介绍、借鉴、参考。既为港澳委员,来往两岸之间,无於一座沟通的桥,相信,施荣怀先生已尽力做到最好。在服务界,尚且如此上心,对於固有事业的“呵护”,当不在话下。

虽然这方面的交谈不多,但在有限的讲述之後,一位兼顾企业、热爱服务的精英形象已然浮现於访者脑海。据悉,施荣怀先生在江西的纺织厂,规模已至两千人,位居全省第一。他认为,工人跟设备就是资产和财富,对工人要好,多为他们考虑。为此,他们还专门设有夫妻间,予人方便。“同样的设备,由於人员的不同,产出的商品数量以及质量就可能不同。因为管理主要在人。”与忽视劳工的老不同,他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凝聚了人心。

其实,不管是在社会服务方面,还是经营事业、管理人才方面,施荣怀先生都坚持不苛求,“顺其自然”,但又不退缩,讲求“全力以赴”。他说,“一开始不会想到去得到什麽,但凡要去做就毫不保留。不计较回报,但碰到机会就去把握好。不过,有了‘天时、地利’,亦少不了‘人和’,一个人再用功,力量都是有限的。你的成功一定是很多人的力量加在一起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显然,施荣怀先生一直都不忘强调团队的作用。从小处看,家庭、公司是一个团队,从大处看,社会、国家是一个团队,如果每一个团队都能齐心合力,那麽遇险,必能过关,遇困,必能呈祥。源於对每一个“团队”的信心,施荣怀先生正以坚定、铿锵的步伐,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