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成奏响品德与生活课堂生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成奏响品德与生活课堂生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成”这一理论最早是叶澜教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但是,当我们走进新课标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却发现有些教师面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未能很好地利用,有时候甚至被忽视、被压制,造成学生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锻炼、提高的机会。

本文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从教学预设、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把握课堂的“生成”细节,旨在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把握这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生成预设资源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过程。生成能让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就应该用和谐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在预设安排设计下,呼唤精彩的生成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就应 “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所以,本人认为,要保证课堂教学,就要把有效的预设和生成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

如《了解我们的学校》中,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对学校的了解。当时学生的回答是表面的,学生只能从教室数量、门牌等进行阐述。由此可见,这节课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其实,这是教师没有处理好学生预设过程,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学校”进行了解的结果,倘若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为学生预留合适的空间,如:当简述教室的时候,预设课堂视频场景书声琅琅的教室、不辞劳苦的清洁阿姨、认真备课的老师等刺激学生。学生在教师一个一个预设的前提下会更愿意了解学校,更喜欢学校等。

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在精彩生成的前提,需要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了解,把握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案,才能使课堂活而有序。

二、在情境创设氛围下,促进精彩的生成

宽松的心理空间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就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块“金子”都能在课堂上闪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

如《走近残疾人》的课例,根据课程的特色,教师首先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所带来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所以,在课堂氛围的渲染中,教师就做了一翻筛选:是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还是让学生进入痛苦的残疾人阴影中?此时,随着轻快的音乐,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个个快乐的活动场面,一只只可爱的小手,让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课余生活,你喜欢干什么?”如此一问,贴合学生实际谈话,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避免孩子过多的灰色地带,然后,老师提出:“但在同一片天空,却有一群人享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们有眼却看不到,有嘴却说不出,他们就是——残疾人。”师顺势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残疾人的生活,然后通过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如:单手穿衣、蒙眼拿粉笔画画等让学生自己体验。“现在,你体验到什么?”

情感的波折使学生深有体会,正是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畅所欲言。同时,生成之下,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和智慧。因此,我们倡导教师的教学必须有生成的观点、强烈的课程意识,主动构建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他们的氛围,在和谐的课堂中生成,把各种有益的课程资源引进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脉搏、人间的真情,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三、在对话平等互助下 激发精彩的生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特别强调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对话信息,要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动态生成中提升学生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所以,品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能平等对话完成,教师要为学生制造更多的说话机会,同时,要允许孩子错误。如:当学生有精彩的对话时候,教师就有抓住这“精彩”一刻,促成生成;当学生在喋喋不休进行无了期的争论时候,教师就要抓住这“争论”一刻促成生成;此外还有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以及发生“意外”的时候,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进行和谐的生成性教学。所以,教师应该重塑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让每个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变来变去的水》中,老师在课堂导入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同学猜谜语。”出示谜语“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于是同学都在思考问题,然后,一位男生说:“谜底是雨。”当时老师哑口无言,说:“不对,还有别的答案吗?”于是,“雨”的谜底缘何而来就这样被斩断了。

课后,听课老师问孩子:“你什么猜是雨呢?”孩子说:“我爷爷说,以前他们抗战的时候,没有水,靠的就是雨水,他们用雨水洗澡、把下雨的水储存起来煮饭和洗衣服呢。”

虽然,学生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失去预算,问题一直悬到最后。但是,如果教师再进行深挖一下,让孩子说说猜出来的原因,促成孩子的生成,可能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原本一节精彩的课,就因教师没有把握生成的“误点”而最终让课堂盎然失色。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能总结出如果对“生成性教学资源”不进行价值引导,它们将只是一些情境或信息而已,毫无价值可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成,让课堂低年级的品德课堂更加精彩。

四、在资源合理利用下,催化精彩的生成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过于只注重书本知识,而缺乏对社会的联系,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的关注,因此,我们教师就要重视资源的利用。而这种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的和无形资源。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可以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也可以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及家庭中的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在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