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宣武门天主堂及利玛窦墓地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宣武门天主堂及利玛窦墓地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宣武门天主堂,原名“圣母无染原罪堂”,俗称南堂。位于北京宣武门内,是北京城区内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西方教堂建筑在中国的缩影。本文从意大利藉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京期间所居住的南堂以及其死后的利玛窦墓地讲起,通过对南堂及利玛窦墓地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系统阐述这一外来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建筑特点。

关键词:南堂;利玛窦墓地;历史沿革;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南堂

南堂始建于明代,经历了数次的新建、重建、修建而保存下来,现存的南堂在1904年第五次重修,砖木结构,是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其中的一些装饰细部也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体现了中西方建筑融合的特点。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P•Matthoeas Ricci,1552-1610)从南京到达了北京,他向神宗皇帝进呈贡物后得到了赞赏,赐地让其居住。从“天主堂,明万历二十八年建”1一句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建筑为皇帝赐给利玛窦的住处,而不是一座真正的天主教堂。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利玛窦买下了他住地旁边的“首善书院”(原为明东林讲学之所),开始修建北京的第一座天主教堂。文献记载:“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一间漂亮宽阔的礼拜堂……后来又加盖了三间房作为顶层,底层也增盖了三间。”2这就是南堂的雏形,神父们在北京建造了第一座中国传统式的教堂。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神父们认为原有教堂已经不够用,打算扩建教堂,于是在春季开始动工。《帝京景物略》记载:“堂在宣武门内东城隅,大西洋奉耶稣教者利玛窦,自欧罗巴航海九万里入中国,神宗命给廪,赐第此邸。邸左建天主堂,堂制狭长,上如覆幔,傍绮疏,藻绘诡异,其国藻也。……”3另一则史料,克鲁宁著《西泰子来华记——利玛窦传》载:利玛窦决定用来建造一座小堂,他和熊三拔照欧洲的式子画了图样。这座堂二十五尺宽,五十尺长,预备在那一年春天开始兴建。” 4

综合所述,利玛窦主持新建的教堂是一座两层高的建筑,平面约为17米长、8.5米宽的长方形。教堂内部的祭坛分为了左右两个部分,在左面贡奉的是耶稣,而右面贡奉的是圣母玛利亚,都是立体感很强的西洋油画。很显然教堂内部装饰已经开始采用欧式教堂的风格,但建筑外观仍沿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这也体现了利玛窦在建造教堂时,如同他采取的传教策略一样采取了“妥协”的态度。

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籍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ohall Von Bell)重新建造南堂。他在利玛窦建造过的天主堂的旧址上建造,修筑了更加雄伟的天主堂,提名为“无玷始胎圣母堂”。据《正教奉褒》载,“上赐汤若望宣武门内天主堂侧隙地一方,以资重建圣堂。”5汤若望因修历法有功而获得了朝廷的赏赐,开始建造教堂。顺治十四年“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朕巡行南苑,偶经斯地,见神父之仪貌如其国人,堂牖器饰如其国制。6魏特的《汤若望传》也对教堂作了详细的描述:“教堂内部借立柱之行列把教堂之顶格辟为三部。各部皆发圈,作穹窿形,有若三只下覆之船身。其中顶格之末端作圆阁状,高出全部教堂……这座大教堂之旁,又建一座小教堂,专供妇女汇集学习教义之用……”。7

这样一座真正的巴洛克式教堂在北京正式建成了,历时两年新建的天主教堂,平面为长方形,长为25米,宽为15米。(图一)但从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南堂即赐御碑,又赐匾额“通玄佳境”,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惯例来建造的,可见当时的南堂的整体建筑群是中西合璧式的。除了教堂之外,还建造了神住房、天文台、藏书楼和仪器室等。图一(来源:张复合,《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52页)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传教士徐日升与闵明我开始重新修建南堂,历时10年修建完成。可惜的是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城地震,南堂再次被毁。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利博明修士(Fr•F•Maggi)主持重新修建南堂。魏特的《汤若望传》记载:此堂系当时欧洲盛行巴罗克(Baroque)式。全部地基作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8此时的南堂平面为十字形,拱券结构,中殿侧廊,在殿的中间建造了钟塔,主入口处为两座钟楼。可见教堂虽经历了几次的修建,但建筑的尺寸规模并未发生变化。唯一与西方教堂不同的是,西方的教堂都采用的是“坐东朝西”,而中国建造的教堂则是“坐北朝南”。

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南堂于1904年又一次重新修建。重建后的南堂正立面由5开间变成了3开间,钟楼移到了后部,整个建筑仍然是巴洛克式风格,但建筑上对青砖、青瓦的使用,使其更加融入到中国的建筑当中。(图二)南堂的整体布局大概分为两部分,东半部分为天主堂,西半部分为神父住房,仍然采用中国传统式的庭院布置。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堂,希望这一座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建筑能永久的保存下去。(图三)

图二(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左) 图二(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右)

图三(1)(来源:作者描绘,引自张复合,《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46页)(左)

图三(2)(来源:作者描绘,引自张复合,《图说北京近代建筑史》,47页)(右)

南堂建造统计表

建造顺序 建造年代 建筑风格

南堂初建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中国传统式

南堂扩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建筑外观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但教堂内部装饰已经开始采用欧式教堂的风格。

南堂重建 顺治七年(1650年) 教堂主体已经为巴洛克式建筑,但是其附属用房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惯例来建造的,可见当时的南堂的整体建筑群即为中西合璧式。

南堂修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教堂主体为巴洛克式建筑,平面为十字形,拱券结构,中殿侧廊,在殿的中间建造了钟塔,主入口处为两座钟楼。

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

1904年 正立面由5开间变成了3开间,钟楼后移,整个建筑仍然是巴洛克式风格,但建筑上对青砖、青瓦的使用、东西两院的布局,仍然采用中国传统式的庭院布置。

二 利玛窦墓地

利玛窦墓地位于“阜成门外二里马尾沟滕公栅栏处”。利玛窦于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南堂去世,但他的遗体并没有像其他传教士一样运回澳门,而是由神宗皇帝降旨赐栅栏官地建造坟墓。此处当时是一位杨姓太监的别墅,房子有二十八间,四进院落,因远离市区而十分安逸。皇帝批准将其给予利玛窦作为埋葬之所,因此就成为了利玛窦墓地,又被人称为“荷兰墓地”。由意大利耶稣会士龙华民指导建造,是中国的第一座基督式坟茔(图四)。《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利玛窦墓地的规模与样式。文中记载:“其坎封也,异中国,封下方而上圜,方若台圯,圜若断木。后虚堂六角,所供纵横十字文。后垣不雕篆而旋纹……”9可见利玛窦的坟与中国通常的样式是不同的,坟后还有一座六角的亭子,供奉着十字架。墓地的南面有一座二重的院落,堂前立了一座石晷,用来纪念利玛窦神父在天文历法等方面所做的贡献。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这座坟墓表现出西洋建筑的特征。

正如汤若望扩建了南堂一样,他也使得墓地得以扩张。因他在历法方面对朝廷做出的贡献,皇帝应允了他想在利玛窦墓旁获得一块墓地的愿望。1660年,汤若望在皇上赐给他的茔地上建了一座圣母小教堂。教堂前树立石碑一块,记录了这一史实。从此,这处传教士的墓地几乎扩大了一倍,一墙之隔的两侧存放着利玛窦和汤若望两位传教士。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道矮墙也被一条甬道所代替,从此两处墓地便合为了一处。(图五)在这之后相继有很多外国传教士及一些中国籍的司铎安葬在这里,墓地的平面扩展了很大一部分,原为利玛窦和汤若望的墓地也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它正南面的中国式建筑已不复存在,而在它的东南方向,分布着“品”字形的育婴堂、圣米厄尔教堂和圣心医院;西南方是一片中外修女的墓地;正西方向紧挨着非神职欧洲人的墓地。(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