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森田疗法――来自日本的认知行为疗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森田疗法――来自日本的认知行为疗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森田疗法是20世纪初日本精神科专家森田正马创立的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心理疗法,主张通过“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割断“注意过分集中”和“感觉过分敏锐”之间的精神交互作用或者解决思想矛盾,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中既注重行为的调整又注重认知的改善,因而,森田疗法可以看作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形式,对于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森田疗法;顺应自然;精神交互作用;认知行为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精神科专家森田正马创立的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心理疗法,后经高良武久、大原健士郎、长谷川洋三、田代信雄等人的临床应用与理论完善,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重要疗法之一。从早期森田对神经质的治疗开始,现在它主要适用于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疑病症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森田疗法不仅是一种救治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可用作正常人的心理调节方法,舒缓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一、森田疗法的治疗理念

(一)顺应自然,接受现实

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心理也会随之波动,神经质患者一般都特别敏感于自身的状态,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密切的关注,一旦他们发现身心状态波动所表现出的不良症状,往往会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试图去除所有的症状,摆脱苦恼,但越想去除,就越可能加重内心的冲突,强化痛苦的体验,二是回避可能引起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情境,变得更加退缩。森田疗法就是基于第一种应对方法提出的。

1 “不问”的态度

森田疗法主张对症状采取“不问”的态度。当症状出现时,要顺应自然。高良武久认为,顺应自然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与积极服从,认清自己的症状实际上是主观臆造的产物。治疗者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现在出现的症状并无特殊之处,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很平常的、谁都会有的体验,如果自己感到恐惧,就暂且维持恐惧状态,如果感到痛苦,也暂时忍受痛苦的折磨。总之,要接受现实。古人云;“正受不受”,意思就是说直接接受就会成为没有接受的状态。患失眠症的人不要强行入睡,否则可能更难入睡,如果患者对于失眠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听任睡意的自然来临,就会因睡眠的本能,很快进入梦乡。其它症状也是同样。因此,要学会与恐惧和痛苦并存,学会适应现状。

2 顺应自然的涵义

“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1)要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绪情感;(2)要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3)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4)要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但是,顺应自然的态度绝不是企图逃避,也不是要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患者一边忍受着痛苦:一边做应该做的事,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获得适应现状的自信。

(二)减少控制欲,避免精神交互作用

1 精神交互作用

精神交互作用是在疑病基础上产生的,指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于某种感觉,使这种感觉变得过敏,这种过敏的感觉又使个体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并固定在这种感觉上,感觉与注意相互作用、彼此促进,使这种感觉越来越敏感,这一心理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由此形成感觉过敏、意识狭窄与注意集中之间的不良循环,症状就会固定下来。

2 减少对情感的控制

神经质患者症状一旦固定,就很难快速去除。而患者意识到自己的苦恼时,一般是急于控制和改变自己的现状,结果往往是越想去除就越难去除,例如,患失眠症的人越想入睡就越难入睡,社交恐怖的人越想轻松自如地与人交谈,会越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紧张、拘谨和僵硬。深入分析患者的感受,实际上,他们在承受着两层痛苦:一层是由于失眠、社交恐怖等具体的心理不适带来的痛苦,另外一层是患者因为意识到自己心理不适的存在又无法控制和消除这种症状而产生的恐惧和痛苦。相比之下,第二层的痛苦要比第一层强烈得多’对患者身心状态的负面影响也更大,两层痛苦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控。而且’强控制欲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又加入到恶性循环中,加剧了患者的惶恐和不安,损害了他们的自信和希望。

森田疗法认为,事物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人们应该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不应强求控制那些不能控制之事。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患者想要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会很难如愿以偿,甚至徒增烦恼。虽然情感不由人的意志自由支配’但行动却服从人的意志”,我们很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可以考虑把对情感的关注与控制转移到对行为的关注与控制上。

(三)为所当为,注意外向化

患者往往存在这样的想法:等我心情好了再去做事。心情不好往往会成为不做事的借口,因而患者长期不能振奋起来。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改变心情的目的。随着注意的转移,患者的情绪情感自然会发生变化。

1 注意转移

由于精神交互作用,神经质患者固执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症状。为了打破注意与感觉敏感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应该使患者的注意力从自身症状转移到外部事物上。开始做某一项工作,会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这项工作,但是,如果从开始就一直想着控制,把注意转到工作上来,其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患者努力抑制对症状的关注,实际上是把注意更加固着于症状上,越想使注意转移,就会使注意更固定,最终更加阻碍行为。因此’在出现症状时就要顺应自然,采取不抵抗的态度,接受症状和不良情绪的存在,注意指向可以控制的外部行为,靠自己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

2 为所当为

唯有实际行动是转移注意的最佳途径。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带着杂念坚持做事,不知不觉之中就会把注意集中到行为上。患者要做到这些,开始时肯定是很痛苦的。但正如前文所述,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会逐渐习惯,痛苦也会逐渐减轻,自信和希望又会被唤起,即使这时患者还能感觉到症状的存在,也不会再对日常生活形成障碍。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可以说症状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当然,患者仍然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担忧,这种担忧谁都会有,这就是已治愈的状态。

从治疗者的角度看,应在掌握患者生活史的基础上,尽可能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不把症状当作咨询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生活,放弃抵抗症状的立场,认识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认识到接受症状的重要意义,不试图去控制,症状就会发现改观,最后鼓励患者要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在治疗中,治疗者应尽可能用提问的方法启发患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过多地采用说服的方式。

二、森田疗法――东方的认知行为疗法

从理论体系上看,森田疗法的精髓在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其中既有认知的改善又

有行为的调整。同时,森田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都强调着眼于当前的问题,就事论事,不过多追究以往的经历和历史。因而,森田疗法可以看作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形式。

(一)认知转变

森田疗法主要是割断“注意过分集中”和“感觉过分敏锐”之间的精神交互作用或解决思想矛盾。所谓思想矛盾,是指“理应如此”的想法与“事实如此”的矛盾。与认知疗法类似,森田疗法也很注重对“我应该……”、“心情不好是一件很大的事”、“我心情不好,所以不能做……”、“只有控制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摆脱痛苦”、“自己的消极情绪会持续不变”等不合理观念的转变。但两者实施方式不同,认知行为疗法注重认知干预,治疗者在与患者的交谈中转变患者的消极、负性的自动思维,以更为现实、适应环境的认知方式取而代之。并加以强化、实践,最终要使来访者学会主动识别、修正自己的不良认知方式。森田疗法注重行动中的领悟,对存在的问题或症状采取“不问”的态度,希望通过这种忽视达到消除不合理观念的目的。

(二)行为调整

森田疗法强调患者要为所当为,要求他们从事相应的体力劳动,写日记记录每天的言行,治疗者通过日记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同时给予评价和指导,以此鼓励患者努力向上。这无疑是行为治疗的范畴,实际行动使患者的思维变得更加实际和深刻,使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对未来的希望和自信增强,性格变得更加完善。

森田疗法与行为疗法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帮助病人通过学习一种新行为来减除适应不良行为或病症症状。一般而言,行为治疗者认为症状和适应不良行为消除了,也就等于治好病人的疾病,因此,行为治疗重视病人的外显行为和症状,希望借助于强化等手段减少或消除病人的问题行为和症状,然而,森田疗法对行动的关注不是直接围绕症状消除进行的,而是借助于行动转移对症状的关注,进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三、森田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高中步入大学,学习不再是大学生的唯一重心,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我,规划自我。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我”和一个“现实的我”。“理想的我”是自己希望达到的状态,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欲望,“现实的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观察与评价,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经常是不一致的,因而会引起内心的矛盾冲突,让个体感受到焦虑、苦恼或无能为力等。

(一)规划“理想的我”,确立适当的生活目标

一般来说,抱负水平越高,对自己各方面要求越严的人,其“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也越明显,例如,希望博得好评、出类拔萃的欲望越强烈,在人前越可能紧张,越表现不好。希望全神贯注、短时高效学习的欲望越强烈,越容易注意分散、事倍功半。因此,从理想目标的高度上说,大学生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不要好高骛远,苛求完美,徒增烦恼。

当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引发不良情绪时,如果一味关注自己的心情,把不安和苦恼当作障碍物对待,企图将其除掉再采取行动,那么,个体很可能会陷于神经症,在期望与现实之间徘徊而不会付诸行动,所期待的事物和现实就会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不能相交到一起。森田疗法主张,只有紧紧掌握住欲望,以目的为准则,去考虑如何使之付诸现实,把此确定为当前的目标。因此,从理想目标的内容上说,不能仅局限于最后要达到的成果与状态,更重要的是制定出为了达到这种状态需要做的事情规划。在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需要做什么、是否可行之后,行动起来,要坚信付出是有回报的,行动就有进步,坚持就是胜利,不安和苦恼就会慢慢消失。

(二)悦纳“现实的我”,积极向上地生活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很多大学生对自我的监控都很强,既是自我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观察对象,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与反思。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悦纳自己,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对自己不提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日日是好日,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不能悦纳自己,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他们的注意集中于自己的不良情绪,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常常自责、自怨,结果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无法平衡,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按照森田的理论,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当顺应自然,不去刻意改变现状。而是接纳它。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要安然处之。同时,把注意转向外部事物,积极努力地行动起来,发展自身的潜能。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

(三)少想多做,行动转变性格

在确立了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需要做的工作之后,实施行动就是最重要的了,想得多做得少,是大学生常见的现象。付诸行动、躬身实践是大学生充实生活的必要条件。与其想,不如做,惟有行动和这种行动达到的效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行动刚开始的时候常常伴有不安以及对结果的担忧等,如果关注自己的不安,想要消除不安之后再行动,那就很难见到成效了。少想自己的心情,行动起来多去做事。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形成惯性,工作不再是痛苦的,而是轻松、愉快、自信的,随着行动的坚持、目标的实现,人的性格也会向着更好的一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森田疗法对情绪要求既来之则安之,鼓励人们以行动为准则,为实现既定目标去积极行动,在行动中转变性格。

总之,森田疗法以丰富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指导思想,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通过森田疗法的学习,人们可以学会一种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带有浓厚的老庄哲学、禅宗思想等东方文化色彩,对于我国的咨询与治疗实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也有了很多森田疗法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