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的最终质量,因此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做好质量检测控制工作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述。

关键字: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主要以建设单位成立临时的基建办公室,施工单位自行控制为主,各县市按行政区域设立一家检测机构,承担本地区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表现为检测项目单一,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手工填表,复杂的计算器计算、判断,誊写出具报告、统计工作。检测工作量大而复杂,技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下且管理不规范。

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建设工程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工程试验技术也相应地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检测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先进,质量检测管理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推广,结束了检测工作全手工检测的状况,现代信息科技程序的应用从业务和管理两方面提高了检测机构自身的检测和管理水平,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形势的需要。

目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已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从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剥离出来或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专业化中介技术服务组织。

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施工现场所用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所检测项目必须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图要求相应的检测项目以及服从国家、行业、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诸如钢结构工程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检定复验其抗滑移系数、扭矩系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对于配制混凝土用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或者比表面积;混凝土粗细骨料按常规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总之,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

3.样品数量和方法

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中对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检测,在取样代表数量、部位、方法上都有相应规定,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批次也要按规定进行。如袋装水泥;对同期批、同标号、同出厂编号水泥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总重量不少于12kg。在日常送检样品验样时经常会遇施工单位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半袋或一整包水泥作为样品。反映出原材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现场送检人员质量意识不强,见证取样和送检不规范。

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代表一批材料和一个检验批质量或一道工序的质量 ,在实际检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按相关标准进取样,样品缺乏代表性,可能会使不合格建筑材料用于工程中或使不合格检验批流入下道工序,留下了质量隐患或造成了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

4.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温度湿度对一些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标准规范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只有严格遵守规定按操作步骤执行,试验结果才有代表性,如水泥试验环境要符合标准要求 GB/17671-2006,《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带模养护箱保持在20℃±1℃ ,相对湿度>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1℃。这些要求,都是为了提高试验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减少系统误差。大家知道,温度对水泥的凝结硬化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当温度较低时,凝结速度比较缓慢,当温度为0℃以下时,硬化将完全停止,并可能遭受冰冻破坏,可见,温度对水泥早期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对水泥强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5.加荷速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检测中过程中,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的建筑材料规定了不同的加荷速率,以此规定的加荷速率下检测结果统一标准,从而判别其力学性能指标能否达到规定要求。如混凝土试块试验过程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而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有的检测人员未按上述规定,为了尽快完成检测任务,而随意加快加荷速率,致使检测结果失去可比和真实性。因为破坏是试件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的,当加荷速度较快时,材料变形的增长落后于荷载的增加,从而导致测出破坏时的强度值偏高。

6.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在订购建筑材料前的质量控制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

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引入竟争机制是保证采购订货质量的前提,而且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此大宗材料应当实行招标采购方式,对于有色差的装饰材料最好是一次订齐和备足货源,以免由于分批而出现色泽不一的质量问题。

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按供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质量文件,包括: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物单必须相符,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货单位提供材料资料。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或抽检。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程上使用所有各类材料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得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材料。不同种类、不同品种、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型号的材料必须分类堆放,界限清晰,建立材料台账并由专人管理 。避免使用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有一定帮助。

在现行模式下,原材料质量控制主要通过现场验收及见证取样和送检来管理,即原材料进场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材料进场自检,然后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并在建设(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取样和送样检测。材料出厂报告和复试报告共同构成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这一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现场监理人员对进场原材料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验收把关。

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这一项特殊产品的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优劣。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严格检测与近控制,有必要建立更为有效的原材料质量监控机制,规范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树立起质量意识等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