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蔡明:最怕时尚的创意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蔡明:最怕时尚的创意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功利至上的商业圈,他是最懂艺术的;在才当道的艺术圈,他是最懂商业的。有人这样评价他。他被誉为中国家居时尚贩卖者,公认的设计鬼才,操刀设计过多款成功产品,国内顶级中式会所北京九朝会就由他一手创建。

他是蔡明,一个挺能卖钱又乐在其中的创意家!

京城有个九朝会

最初做博洛尼的时候,蔡明发现中国这个市场很怪,真正好的东西卖不出货,之后就有了很多迎合市场的设计。商业上的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满足。因为蔡明慢慢发现,成就感止于金钱,“没什么意思。”随着自己越来越成熟,“我就像一个学画的人,一直画梵高的画,画到了40岁,忽然有了自己的风格。”

于是,喜欢历史的蔡明,怀着对魏晋时代的迷恋,开始构筑自己的私人会所――九朝会。从建筑设计到精神诉求,他希望能在如今这个时代重新寻找到雅士精神。

在九朝会里,蔡明让当代实验艺术与传统民间手艺共处,重现古代餐食文化。他用最新的光影技术在九朝会里面搭建起一个豪的戏剧舞台。那里有两层戏楼,再加两层投影,有四戏同台的效果。戏台上人在唱戏,屋顶屏幕就投影出蓝天白云,地板上就是绿草如茵,一会该下雨了,顶上屏幕就投影乌云闪电,地板上就投影出雨滴效果。一句话,就是用当代的光影技术做出接近自然真实的立体舞台效果。

慈禧曾在颐和园看过三戏同台。当时戏楼分三层――地狱、人间、天堂,上演的节目各有关联。“九天之上好扬兵,九地潜藏可立营,天地人三才之外,我还要多做一界。这里会演昆曲。”

蔡明之所以喜欢昆曲,是因为昆曲还保留着元明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文人雅趣,里面有他向往的孤清、瘦峭的气息。为此他专门组建了戏班,培养年轻的戏曲人才。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好昆曲的?现在学到什么程度了?”他想了想说,“可能受了于丹那本书的影响。我现在有机会就学昆曲,去年会上还戴着行头走了一下身段,以我现在的形象比较适合扮法海。”

“你不担心昆曲太过小众?”蔡明对此不置可否。他说,“昆曲不单是种传统形式,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包含了对今天生活依旧十分有用的信息,甚至是许多生活元素。中国现在太浮躁,需要放慢节奏,需要静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开始慢下来。昆曲的特点,比如它的慢,它的美,它的情,如果用一个字表现――‘雅’即可。昆曲的‘慢’代表了那个时代土大夫的审美取向,是要在特定的场合由特定的人群去欣赏。昆曲是一门精致艺术。”

在九朝会里,听完辗转婀娜的昆曲,尝一桌中式美食,看一场实验电影。何其妙哉!

中国风的觉醒

蔡明说自己是个特别怀旧的人。小学二年级去故宫看到珍妃井,老师说就是在这儿慈禧太后把珍妃塞到井下面去了。他站在井边看了好半天。长大后,他特别喜欢看中国历史书。这些经历都沉淀在他骨子里,影响着他的生活和生意。这些年,蔡明明显感觉到中式软装随着文化复兴了。

2007年,博洛尼第一次和Andrew Martin合作,蔡明把这个室内设计的奥斯卡奖带到了中国。开始的两年,每次他都是邀请获奖的国外设计师来中国参加活动,讲解设计。以前的家居风格,大家统一西化,要么古典,要么后现代,除了色系不一样,剩下的都差不多。

而随着经济崛起,文化觉醒随之而来。外国人关注中国,国人也开始相信自己,不再奉单一的西洋风为最高境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国的家庭不再一味地追捧西方文化:另一方面,设计师在作品中开始尝试各种展现中国特有室内设计风格的手法。

中式软装放在国外,只是异域文化,新奇、感觉好即可。在国内,则有更多人文情感在里面。要让国人在中式的家具配饰、色彩调配上找到生活习惯的共鸣,所以又不能单单复古,而要有最新最流行的设计手法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蔡明说,“我在很多场合与朋友媒体探讨过,中国设计的崛起、基于中国文化的世界顶级品牌出现,就会在这30年里。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作为室内设计最牛、最有公信力的奖项,能入选Andrew Martin的裔设计师越来越多。中国设计的整体实力被认可,比中国文化被世界尊重,需要更多付出。”

那么蔡明又是如何对科宝、博洛尼、钛马赫三个子品牌进行差异化定位的呢?

蔡明想了想,解释道,钛马赫是做古典、做别墅的,服务的客户需要私属定制、服务、采购,我们会带客户去欧洲现场看店,境外下单,海运回国。与之相反的是科宝,科宝的目标消费者是白领阶层。博洛尼介于科宝与钛马赫之间,主打高端市场。博洛尼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供客户需要的所有材料,颜色深浅可以由客户自由调配,这种巨大的、复杂性的代价就是产品的高价位,因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本是很高的。

蔡明说,对一个品牌来说,如果不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就注定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忍受价格战的煎熬。

时尚是个破坏狂

做家居设计、跳霹雳舞、玩昆曲、看米兰艺术展、航海旅行……永远处在时尚浪尖的蔡明最惧怕的又是什么呢?“时尚!”蔡明笑着回答,“时尚是个破坏狂,比战争革命还嚣张它不同于战争与运动,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时不在改变着世界。家居也是时尚,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保持永远站在时尚的前沿,“我们对产品是喜新厌旧的,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在引领时尚。我们不卖产品,卖的是生活方式。”蔡明有两个团队一国内的和意大利的,每年会召开两次论坛,参加论坛的人来自社会各界:杂志主编、社会学家、时尚人士、导演、演员等。通过讨论揣摩消费者心理和需求,洞悉时尚流行趋势。

在蔡明眼里,所有产品的具体风格在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如何让消费者找到自己的风格呢?蔡明说,很简单,通过全景式的整体家居体验馆,给消费者营造真实的家居环境让他们去体验,给予消费者直观的引导,发掘消费者内心深处的喜好。

一个企业家的审美品位决定了他的企业水平,也决定了能驾驭怎样的设计师。蔡明一直强调这一点。

他自言自己是个好奇心非常强的人,“这40年来,我骨子里一直是个对新鲜事物充满渴望的人。对任何不懂的和年代性的东西都容易产生兴趣。”

而将兴趣带进工作中,是什么感觉?蔡明坦言:“累人!”比如自从他筹办九朝会,享受美食就不再自由了,成尝菜了。原本点两样就够,现在目的不一样,得点七八种。结果,他吃得非常难受。这种感觉就和看着电视写着论文嚼着馒头一样,不胃疼已经幸运了。他本来想吃这个,可一看到又推出一个新品,为了尝菜不能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谁让这是工作呢!”

“这么累,还要继续?”“之所以频繁自动将它们转换为工作,因为工作有创意产业的特性。”他的言语透着笃定,“如果我是个煤老板,我赚够花的就退休,但现在做的创意产业,是我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创意产业能让我各种兴趣通过创新与融合,在商业上得到理性的实现。”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蔡明花了5个小时爬到半山腰上,“不是为登山,那里有一个设计型SPA,特别漂亮,也巨贵无比,进去一次合人民币7000块钱。”他交完钱,花了10分钟脱衣服,在池子里待了5分钟,然后起身,穿衣服走人。那里的服务员直摇头,紧张地追着问他,您觉得我们服务哪里做得不好?蔡明非常诚恳地告诉他们:“很好,非常好。”然后转身再去下一个SPA。“谁让这是工作?”虽说如此,但蔡明的表情仍是愉快的。

如果一份工作恰好是你的兴趣,在人生的长线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份工作可以诱发你的更多兴趣呢,应该算是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