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九册43、44页
教学目标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与之相等的另一个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猜想、讨论等学习活动,建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思路
《现代汉语词典》对“变形”一词作出的释义为:“形状、格式起变化”。“形变质不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突出特征和数学本质所在。本节课以“变形”一词为主线,探讨4个数学问题:“分数能否‘变形’?”“分数怎样‘变形’?”“还有别的‘变形’?”“分数为何‘变形’?”,呈现一种持续追问的探究,从生活事例的“变形”现象为数学学习寻“根”,同时立足于整套教材,把相关“变形”内容尝试地做一次联结,以求达成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方法获取、数学思想体验、数学模型建构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
一、分数能否“变形”
观察:中国印中写的是个什么字?
思考:两个“京”字,形状一样吗?“京”字形变了,如果我们说它没有变,可以吗?
质疑:分数是否也可以“变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事例中“变形”现象的观察、分析,感受“形变质不变”内涵,为本节课的后续学习,提供一个良向的思维导向和表象基础。
二、分数怎样“变形”
猜想:如果阴影部分不用1/2表示,你觉得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操作: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验证猜想。
建模:如果想把这无数种变化的情况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你认为怎么写比较好?
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质疑:只用一个例子得出的结论,会不会是巧合?
操作:涂一涂,填一填
联系:商不变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完善:刚才总结出来的结论,完整吗?可以怎么补充?
揭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通过对正方形阴影部分1/2“还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细小处入手,引出认知发展的“线”,并连成“片”。注重学生实际经验和数学表象的获得,与此同时,注重引发学生对得出的“结论”展开猜想、质疑、验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在螺旋上升的学习进程中,拓展分数基本性质的外延,完善分数基本性质的内涵。
集合:把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3、4、5……组成一个数列,形成一个集合
师:佛教有语:“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从中选一个分数作这个集合的“代表”,你会选谁?
[设计意图]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写出1/2分子、分母同时乘2、3、4、5……一系列分数,组成一组数列,形成一个等值集合,让学生从中选出一个分数做这个集合的“代表”,感受可以“从一个分数看到一个集合”的数学视角,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宽度。通过把三个等值分数标写在线段轴上的操作活动,对比不同学生的实际做法,体会“相等的分数标写在线段轴上位置是一样的”,与集合视角相互呼应,突出“分数的大小不变”内涵,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三、还有别的“变形”
师:数学知识除了分数可以变“形”外,其他数学知识是否也有变形的情况?
(1)数字改写:200000=20万……
(2)单位换算:3米=300厘米……
(3)除法计算:4÷0.08=400÷8……
(4)字母简写:a×2=2a……
……
[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往往都不是独立的或是孤立的,“形变质不变”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只是以往都是零散地分布在不同册次、不同内容、不同课时之中,缺少一种系统化观察、把握的目光。通过对“其他数学知识是否也有‘变形’的情况?”把相关知识联结在一起学习,着眼点不仅是加深对“形变质不变”的认知,更在于培养学生以较“系统”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结构。
四、分数为何“变形”
(1)“京”字为什么要“变形”?
刺猬为什么要“变形?”
思考:分数为什么要“变形”?可能是什么原因?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分数加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追本溯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数学发展的历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数学发展的自身需要。通过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在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内需”下,自觉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变化分数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确立本节课的学习价值和学习意义。
五、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有什么是令你印象深刻的?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片断,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在对“有什么收获?”的回顾中,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的内容、方法,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结构。
观后感:平实之中见风骨
记得以前读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总认为这是诗人的手法高超,否则哪有可能在五十年后,还能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直到前些日子听了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的一堂数学课,时隔半月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才相信艺术的东西确实是历久弥新。
数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虽然许多老师设计了有趣的活动以图弥补这一不足,却总让人感到缺少文化品位。贻亮老师的这堂课则不然。他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向上联系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向下拓展到数列和集合,其中又穿插了自然和艺术中的变形及佛理。内容丰富而不驳杂,意蕴深远却不晦涩,称得上“宽厚宏博”四字。难怪一位听课的老师说:“这样的课不是普通人能设计得出来的。”
的确,这样的课不是普通人能设计得出来的。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的教学流程呢?我思索着。
今年四月份,我参加了福州举办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的教研活动。几场课听下来,不禁疑惑:为什么有些人的课并不出奇,可站到台上,就是星光灿烂;有的人课尽管设计得十分巧妙,却没有这等架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此次,听了贻亮的课,我有所感悟:归根结底,就一个字――气。
宋朝文学家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写道:“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并举例说明司马迁周览四海,与豪侠交游,所以“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教学之道也是如此。大凡名师,涵养必定非凡,故而隐然有一派宗师的气概。贻亮自毕业之后,就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渴望有一天能著书立说。为此,他常读圣贤之书,钻研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学说,外至教学艺术、内至教育理论,无一不读。以大家的气势来激发自己的志气,久而久之,眼界自宽,境界乃大。看贻亮的课堂教学,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波三折,往往在别人以为终结的地方宕开一笔,独辟蹊径,令人叹为观止。这或许就是艺术相通的道理吧。
平日里议论一堂课的优劣之时,人们通常以笑容来评定执教者的教态是否亲切,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说明执教者是否有激情。然而,听了许多名师的课,才明白:数学教师的激情并不在于语调的激昂与否,它更多的是来源于执教者与学生共同演绎出来的课堂艺术。就拿贻亮的这堂《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吧。当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贻亮又介绍了数列与集合,并用“一沙一世界”来说明这个集合的特点。此时,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之动容,油然生出了一股激情,宛若站在高山之巅,胸中充溢着豪气。而在这堂课上,贻亮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庄重沉稳的态度,并没有所谓的“迷人微笑”;他的语调适中,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热情洋溢,却能产生如此的效果。不求激情,而激情迸发。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大音希声。”何必慷慨激昂?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以无声胜有声。震憾人心的风骨往往寓于平实之中。
前人评杜甫的《望岳》一诗道:“老杜风骨,已然可见。”又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见。”贻亮驾驭课堂教学,俊逸洒脱,轻松自若,若没有深厚的数学素养及对数学文化独到的理解,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名师风貌,隐然已现。
贻亮是我多年的至交。自毕业后,几个好友虽常有小聚,却是只叙友情,不谈工作。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得知他在09年便获全国青年风采赛一等奖,又聆听了这堂课,竟不知当年那位痴迷于文学的书生,已经成为今日的教坛新秀。欣喜之余,遂作此文,以示庆贺。
并赋诗一首:
纵意江山执笔游,书生豪气斥方遒。
人言世事难如愿,我笑沧桑未解愁。
绛帐生涯辞旧梦,青春文赋冠同俦。
此番远赴群英会,再展风姿誉九州。
(作者单位1:福建普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2:福建石狮市永宁镇银江华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