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在像烟一样消散“控烟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正在像烟一样消散“控烟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瓜田先生,这期“答问录”您对我有何见教?

答:您太客气,实在不敢当。哪里敢提“教”字,咱们不就是找一个题目,一起讨论,寻找一些共识,深化一些认识么。今天我想跟您聊聊中国的“控烟”问题。

问:哦,明白了,就是宣传禁止吸烟吧?

答:对,当前的主要目标,是禁止在室内的公共场合吸烟,就是像医院啦,饭馆啦,宾馆啦,网吧啦,车站啦等等,总之,照我理解,有屋顶的公共场所吧,都不能抽烟了。因此,说“禁烟”还不大准确,其实还是“控烟”,控制吸烟的场所、范围。

问:这种事,以前也听说过,但说说也就拉倒了,没有谁当一回事。今年年初,媒体上议论过一阵子。近些时候,好像又有人提起了这档子事。

答:是。五月份全国又有了控烟新举措。5月1日起,中国在市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有的媒体吹嘘,此次禁烟令,是中国向“积极控烟国”迈出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步。对环境污染和国民健康比较关心的百姓,听了都比较兴奋,大家从5月1日开始就睁大眼睛,想看看中国控烟之举有什么新气象出现。然而,眼看一个来月的时间过去了,环顾左右,得出的结论是:大失所望。各个应该禁烟的餐馆和网吧,照旧烟雾缭绕。烟民不自觉,不愿意受约束,烟瘾上来,不管什么场合不场合,想抽就抽。餐饮娱乐场所的老板不配合,他们说,一旦阻止人家吸烟,生意会受到不小的损失,“至少有三成的钱赚不到了”。有没有响应的地区和部门,也有,但很少,效果也极为有限。

问:我的感觉也是上上下下对禁烟或者控烟一直都不大热心。那么为什么还要走这个过场呢?

答:国际上有点小压力。中国从2006年起,开始履行国际上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今年一月,中国完成《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得分约是三十七分(百分制),一百多个国家,排名是倒数第几。十分搞笑的是,我国于2003年11月30日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烟草生产量和消费量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增加了约20%。利用烟盒警示图片被控烟界认为是抑制烟草消费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公约》规定,中国作为缔约方两年前就应执行公约第十一条关于烟盒包装、标签的要求,即在烟盒上印制的警示信息宜占据可见部分50%以上面积,不应少于30%。目前我国包装精美的烟盒,与国外烟盒包装上的烂嘴、烂肺、骷髅等恶心图案相比,没有警示效果。如果将烂脚、烂肺、阳痿等令人触目惊心的吸烟危害图片印上烟盒,宣传效果就会强烈得多,但谁舍得把吸烟的人吓跑呢?人们本来寄希望于今年开始实行的控烟举措能有点效果,看来又放了一个空炮。5月1日与“禁烟令”同时实行的,还有一个治理醉驾的行动。我们不妨做一番对比。治理醉驾,在各种媒体上都能见到。电视上反映各地警察拦车查醉驾的镜头,天天在播放。查出来的醉驾司机,立马实行处罚。但在媒体上你能见到查禁烟和控烟的镜头吗?比较搞笑的是,对违反了室内公共场合吸烟规定的烟民,没有任何处罚措施。不要说没有检查和处罚的主体,就是有,也会自讨没趣,你奈何不了人家。中国对禁烟还没有一部像样的法律。在我国香港,无论是香港人、内地人或外地游客,凡违例吸烟者,最高要被处以五千港元的罚款。在新加坡,如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最高将被处以一千新元(相当于五千人民币)的罚款,也有可能被判入狱六个月,甚至两者并罚。

问:重视治理醉驾,忽视控烟,也许是醉驾比吸烟的危害更大些吧?

答:哈哈,这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醉酒驾车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电视上常有报道。这景象触目惊心,血淋淋的,十分显眼,所以印象深刻。吸烟的危害呢,看不到有人当场因为抽烟而毙命,没有肢体的伤害,没有流血的惨景,是“慢工细活”。肺叶上长几个瘤子,躺在肿瘤医院里,连死亡也是静悄悄的,一般人看不到。但酒驾致死的人数毕竟还是有限的。全国一年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十万上下,醉驾致死肯定达不到一成,也就是不到一万。而吸烟致死的人数,我国每年就有一百二十多万!超过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人数的总和。你看看,到底哪一个厉害?

问:啊?每年死亡一百二十多万?这太吓人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对抽烟和禁烟的人就没有任何触动么?

答:烟民一旦有了烟瘾,对香烟的依赖十分严重。犯了烟瘾,不抽烟就会很痛苦。人的意志力又普遍不是很坚强,戒烟成功的情况极少。烟民的健康不可能不受影响,家人和周围的人群跟着吸二手烟,更是倒霉。长肿瘤的几率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马路上吐痰的现象屡禁不止,烟民不可能没有痰,有了就要吐,环境卫生也就弄坏了。我们假设一个烟民把抽烟的钱省下来提高生活质量,能干不少事情呢!

问:我想,一个生活困难的人,用买烟的钱买点肉吃,不是更有益于健康吗?

答:一个被欲望征服的人,是不可理喻的,讲道理往往没有效果。如果一个人理性意识较强,他就不会吸烟。即便吸上了,说戒,也就能戒掉。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吸烟的越来越少了,就是理性地认识了烟害的后果。在中国,向别人敬烟,是个社会交际最常见的举动,很讨好,很利于跟人家沟通。在西方一些国家,你请人家抽烟,会被认为是一种侮辱,会造成一个很尴尬的场面。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不是光看你的GDP,其实只要看几个细节就够了。一是看你烟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二是看你的厕所干净不干净,里面有没有卫生纸,卫生纸能不能放住;三是看你的汽车在斑马线前懂不懂得让行人过去。用这三条看看中国,你就知道中国离“发达”还有多远了。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了七个世界第一。即烟草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烟产量第一,卷烟销售量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这七个第一,都不大光彩。

问:看起来,烟害比酒驾厉害多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有关部门厚此薄彼,抓酒驾有声有色,抓控烟无声无息呢?

答:道理并不复杂:抓醉驾没有阻力(连被拘留的酒鬼也只能连连痛骂自己没出息,而不会责备其他人),效果也立竿见影,又深得民心;抓禁烟阻力就大了,广大烟民反对是自然的,但这还不大要紧,收税的部门不乐意,就发挥决定性作用了。2010年中国烟草行业纳税达六千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近10%!烟民抽烟一受限制,这个数字就要缩水呀,您想想,这不是从身上割肉吗?

问:这些数字我以前不知道。烟草业的税收占了一成!这不是支柱产业是什么产业!谁管税收都不能不心疼啊。

答:可是,吸烟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啊!全国有三亿五千万人吸烟,五亿四千万人被动吸烟,你看还能剩下几个不受烟害的人?

问:税收六千亿,拿出一点来给烟民治病,是不是还能剩不少钱?

答:账不是这样算的。即便这样算,也是光赔不赚。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烟草制品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大,与利润之间的差值,仅2010年就达到六百一十八亿元。也就是说,吸烟致病致死、吸二手烟致病致死以及引发火灾等等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地超过了烟草业利税的收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曾经的《中国吸烟成本估算》显示,2005年,我们吸烟导致的疾病和直接成本是一千六百六十五亿六千万元,吸烟导致的间接成本――包括误工损失、被动吸烟、火灾、环境污染等,是八百六十一亿一千一百万元至一千二百零五亿零一百万元,加在一起,因抽烟造成的成本高达两千五百二十六亿元。而根据全国烟草专卖局网站提供的数据,2005年烟草行业的工商利税才二千四百亿元。这组数据表明,靠烟草业赚钱,是饮鸩止渴。退一步说,就算是烟草业赚的钱给烟民治了病还有富余,也是一桩极其愚蠢的买卖,以每年一百二十多万烟民的生命和更多的人致病的代价换来的银子,不干净。有人把这笔钱叫做“黑肺GDP”。

问:那么,国家这么多精明强干的管理者不懂得这个道理么?

答:当然懂得。这里的要害是:“收”和“支”是两笔账,两条线。收的税,很显眼,占了税收的十分之一,那是响当当、硬邦邦、金澄澄的银子,你看不出这银子干不干净;烟民和吸二手烟的受害者看病的钱和丧葬费用(还有引发的火灾的损失),被大量的烟民们分解掉了,这些费用主要是个人承担(也有少部分由公费医疗和保险公司承担)。费用由于分解到了千家万户,数额不再显眼吓人,病人又是分散地、悄悄死掉的,没有地震那样惊心动魄的骇人场面,也看不到恐怖的血污。但是在一个对人民健康负责的政府看来,一个一年害死一百二十万国民的恶魔是不是需要认真对付一下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也无奈地指出,利益冲突和税收因素是中国控烟无法成功的关键。说穿了,政商合一的体制是禁烟和控烟的一个死结,体制不变,谁也不会下力气禁烟和控烟。一个人抽自己的嘴巴,能使上劲吗?说得难听一点,利益所系,有的人甚至暗暗地希望,十三亿人都抽上烟才好呢!

问:那心眼就太不善良了吧?

答:当然是极而言之了。一家新加坡报纸看得很清楚,也算是旁观者清吧。他们不留情面地指出,利益冲突是中国禁烟注定失败的关键。负责禁烟、宣传戒烟的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但主管烟草公司、监管烟草行业的也是这个部门。结论是中国的禁烟没戏,注定失败。

问:外国人太小瞧我们了,说我们“禁烟注定失败”。失败真的“注定”了么?

答:是啊,我也不信啊。咱中国人只要下了决心,什么事情干不成?

问:对,得有人舍得下决心。

(瓜田:杂文作家,《求是》杂志原文教部主任)

漫像/蒋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