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里别装有色玻璃/乱掏耳当防“脑膜炎”/小肿块病变 需及时就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里别装有色玻璃/乱掏耳当防“脑膜炎”/小肿块病变 需及时就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里装有玻璃

文/何珍

有些家庭认为,有色玻璃不仅美观,还可以遮阳,于是,将家里的玻璃换成了紫色、绿色、茶色、蓝色等有色玻璃。殊不知,有色玻璃会损害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一些疾病。

有色玻璃也称吸热玻璃,一般能阻挡约50%以上的阳光,如6毫米厚的蓝色玻璃,仅可透过50%的阳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而茶色、古铜色玻璃仅能透过25%的阳光。大家都知道,阳光具有杀菌消毒、除味防潮等多种作用。假如,家里用有色玻璃,把本该进入家里的阳光阻挡在外面,人生活在阳光不足的环境下,容易感染病菌而生病。另外,有色玻璃会吸收阳光中一些波长较长的光,导致物体颜色失真。以宝石蓝玻璃为例,当阳光穿过时,与蓝光“互补”的红光、橙光等都会被玻璃所吸收,只剩下波长较短的光,导致物体颜色失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人的视觉分辨力下降,甚至造成精神异变和性格扭曲,尤其是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幼儿来说,危害更大,由于其视网膜得不到全色光刺激,容易造成视力发育不全。建议广大读者,居家千万别装有色玻璃,还是应该首选普通玻璃。

乱掏耳当防“脑膜炎

文/何佳颐

很多人有一个“掏耳朵”的习惯,一天不掏掏耳朵就似乎浑身不自在。

自行挖耳俗称掏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外耳道的皮肤表面有一层腺体分泌的油脂,呈弱酸性,对保护皮肤、抑制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外耳道脱落的皮屑与这些油脂是外耳道耵聍(俗称耳屎)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当张口咀嚼时,外耳道受到挤压活动,耵聍能自动排除体外。如果因为环境潮湿或耳道进水,使耵聍凝结成块状,则在耳道内堆积产生不适,此时应到医院请医生协助处置。如果自行挖耳,不仅刮除了外耳道表面的油脂,也容易造成耳道皮肤损伤,外耳道存在的细菌乘虚而入,造成局部感染,如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等,严重时细菌可以通过薄弱的骨缝或通过静脉血管进入颅内,导致致命的颅内感染。因此,有掏耳朵习惯的朋友,应当戒除自行挖耳的不良习惯。

肿块病变及时就医

文/朱华明

老王的鼻部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黑痣样的小肿块,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近期因为有点瘙痒,不小心抓破了。老王也没当回事,觉得过两天就能长好。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抓破的地方还是不停出水。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肿块有恶变的可能,建议老王手术切除。老王想,就破点皮还要手术?他坚决不肯,就带了点药回去。谁知,又过了几天,肿块溃烂了。这回,老王只好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老王这个小肿块是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老王有点想不通,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一个小肿块,居然是癌。

由于外鼻位于面部正中突出部位,容易观察,鼻子表面的病变往往显而易见。如果鼻子上出现疖肿,有红肿热痛时,人们一般都会给予处理,而一些不痛不痒、无明显变化的肿块往往不被重视,有时甚至有意无意去抠剥。如果肿块有出水、溃破迹象,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时肿块可能有恶变倾向,应及时给予治疗。外鼻的恶性肿瘤多为原发性,一般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生可能与紫外线过度照射和人类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与反复搔抓刺激也有一定关系。常见的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多属于皮肤癌,恶性程度低,发展较慢,转移发生率低,易于治疗。

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将肿瘤完整切除即可;如果肿瘤较小,可用激光等切除,但需注意基底残留的可能。总之,对于鼻部的黑痣或肿块,如果有变化则不可轻视,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