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文训练是高考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针对高考作文复习,笔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专题阅读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复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复习 写作性 专题阅读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科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写作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长期以来,它虽然是被公认的重难点,但对付的方法不多,效果亦不明显。而从现在各种备考资料的相关表述来看,更多的谈的也只是方法技巧等所谓的捷径。但实际上,这些指导虽不能说没用,其作用却是很有限的;复习时不可全寄希望于此,因为,它们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想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笔者以为,标本兼治方为正道。而治本之方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写作性专题阅读的应试实践,本文将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发掘探讨写作备考的一种新做法,并将其理论梳理实践反思综述如下,以与同仁共探。

一、语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纵观整个高中语文课程体系,阅读教学其地位不仅重要,而且突出,师生所花的时间及精力亦不在少数。然而,效果如何呢?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成了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可以说有很多,然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反思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提供“任务驱动下的目的阅读”,简言之。就是阅读目的一定要明确、具体、可行。只有这样,阅读效率才能大大提高,这其中原因有三:首先,在目前的高考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据笔者的一项有关学生读书状况调查的数据表明:学生平均每周花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一年下来所读课外书籍不超过20本(不包括杂志),而且,这种境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可见,如此少得可怜的阅读量一旦其目的不明确,其效果可想而知;其次,任务驱动的目的阅读是科学的高效的阅读方法所共有的一个特征,目前,市面上指导学生阅读的书籍及理论不在少数,然而,通观看来,强调阅读目的明确具体是其共同点,因为,阅读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个体的阅读活动中,目的性的有无强弱是影响阅读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的阅读活动趋于一种盲目性,“随便翻翻”是他们接受调查时选择率最高的一项,可见,目的阅读概念的提出相当重要。

二、应试写作的现状反思

与阅读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写作,学生阅读状况的不如人意同样也反映在写作领域上,而应试写作因为其分值大而备受关注。从现状看,应试写作是“三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因为得分低;老师不满意,因为耗力大:家长不满意,因为水平差。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应试写作长期耗费广大师生的大量时间精力却收获甚小呢?甚至有人认为应试写作训练搞不搞一个样,搞多搞少一个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应试本身的局限性、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中学语文教学的偏差等等,这些都可以解释,但又都不足以解释,基于此,笔者认为这其中忽视了打通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这么说,且看当今应试写作现状:

遍览当今学生的应试之作,其失败之处笔者简要归之如下:“假”――内容胡编乱造的多,“大”――行文中口号式语言比比皆是,“空”――文章空无一物,读后不知所云,“平”――情节平淡,不讲究记叙的情节和细节,“同”――题材高度雷同。一个故事几十上百人写,“旧”――材料陈旧,都是些几十年前的“老掉牙”的典型,毫无鲜活可言。

所有这些都是病症,那么病因何在,诚如前文所述,缺乏阅读所致。为何?从哲学方法上说,个体的经验有两种:一为直接,二为间接。当前学生学业负担重,其对人生、社会、生活的经历体验可谓少之又少,古人尚有“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之说,而今天则成了“做干道题,背万个词(单词)”。所以,今天的学生就只剩下间接经验了。那么它又如何得来呢?阅读!更准确地说是目的阅读是其良方,这就是笔者的备考思路切入点所在。

三、写作性专题阅读的实践反思

在前文,笔者反思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应试写作的现状,在反思过程中,按照问题即课题的解决思路,笔者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且效果较为明显,那就是“写作性专题阅读”这一课题的开展,在这一课题中,应试写作是目的,专题阅读是途径,即通过极具目的性的专题性阅读来解决当前应试写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具体操作如下:

一、方法指导:明确写作病症,集中期待视野,强化接受动机。从当前主流的阅读理论接受美学来看,“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是两个核心概念,其中“期待视野”又主要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三种,接受动机又主要分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五种。在方法指导课上,笔者主要是带领学生讨论归纳了当前应试作文的通病共症,因为只有摸准了症候。才能对症下药。然后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上述两个概念。其别强调了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对于整个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它们决定着专题阅读的成败,影响着阅读效率的高低。

二、启始示范:理论先行,问题中心,价值示范。为了使此项活动真正深入开展,笔者还特意开设了启始示范课,在这个课型中。笔者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阅读理论讲解和引导,如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技巧的运用,阅读心境的调适等以及阅读氛围的创设,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偏差的纠正,阅读趣味的引导等,然后,按照本课题的实施策略“问题中心,价值示范”的理念,从班上遴选了7人组成启始示范组。明确他们各自应试写作上存在的种种不足,确定他们各自的专题阅读的方向内容,并监督实行,若干时间后,有了初步成效,再让其现身说法,大家评点,班级推广。

三、效果评估:常回顾汇报,有反馈反思。要落实体现。效果评估的形式可多样化,如举行“写作性专题阅读成果报告会”,让学生在发言中真正做到材料共享;在周记评比中设置读书笔记专栏,还可以结合读书主题征文活动开展评估,如最近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效果评估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专题阅读给应试写作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维持并不断提升其参与活动,落实要求的积极性、目的性、持续性。

写作性专题阅读活动的具体要求可概括为“读透一本名著,写精一种文体;读懂一个作家,写出一种特色;读熟一类作品,写好一类题材”。这是笔者为了贯彻众多语文考试专家提出的“文体要规范,题材要鲜活,语言有特色”,而精心设计的活动纲目,

语文学科考试专家指出,高考写作备考要做到关注现实,贴近心灵,倡导哲恩,融入人文;要做到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心自我;要做到备思想,备生活,备素材,备技巧,而笔者对此的理解就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专题阅读的形式来解决,以写作性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来备高考之写作。

从实践中看,该活动开展近一年来,效果较为显著,首先不少同学反映的应试写作不知写什么,不知怎样写的问题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如笔者所带文科班一学生在活动中选择自我目标“一本名著――《红楼梦》,一种文体――记叙,一位作家――周国平,一种特色――情思结合,一类作品――人生觉悟类,一类题材――温情系列。”在认真落实了活动要求一学期后,其应试作文得分有了较大提高。并能维持相应水准,笔者把这种做法称作“以不变应万变,T型作文有新脸”。

综前所述,写作性专题阅读应能成为高考写作备考的一种新思路,但不是捷径,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着写作的捷径,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还得像一位语文界老前辈所说的那样“青睐勤奋,远离懒惰,无巧可取,用心则成。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这一点也是必须向学生说明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误入写作歧途。须知,任何功利性太强的做法都是短视的行为,因而也是失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