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84-01

1资料与方法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脑卒中所引发的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个常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讨论影响PSD的相关因素。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发病后6周内,年龄51-74岁,平均为(63.7±5.1)岁,其中男性92例,女性76例,脑出血56例,脑梗死112例,其中单一病灶98例,2个以上病灶70例。卒中部位:皮层梗死36例,皮层下梗死118例,小脑梗死5例,脑干梗死9例。

1.2入选标准脑卒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均行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既往无抑郁症病史及精神病史,排除脑卒中后意识不清,严重失语,智能障碍的患者。

1.3评定标准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总分

1.4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PSD组(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的患者)和非PSD组(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5统计学处理根据HAMD测评结果,将病例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168例入选病例,合并PSD者75例,总发生率44.6%,其中轻度抑郁47例,占27.9%,中度抑郁19例,占11.3%,重度抑郁9例,占5.4%。对1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病灶数量、病灶部位及神经缺损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见表1。

3讨论

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是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的以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精神运动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情感(心境)障碍性疾病,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刘永珍等[2]在脑卒中病人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总发病率为34.2%,其中轻度为20.2%,中等为10.4%,中等为3.6%,认为是社会心理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以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病灶数量及神经缺损程度为指标来研究对PSD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PSD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无关,与病灶数量、卒中部位及神经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皮层下病变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皮层及脑干、小脑组,多发病灶组抑郁症发病率也显著高于单一病灶组。脑卒中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传递受影响,是产生PS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皮层下病变会损伤U型纤维,影响各脑叶之间神经冲动的传递,特别是在多发病灶的情况下,上述影响更加明显,这可能是皮层下卒中和多发病灶卒中具有较高的PSD发病率的解剖学基础。多数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PSD发病率越高[3]。本组病例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其机制可能是与卒中损害额叶、边缘系统,更可能与脑卒中这一突发事件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关[4]。患者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心理压力和躯体痛苦及可能存在的血管性认知障碍,都会诱发或加重患者的抑郁状态。多次卒中后,脑组织破坏严重,患者合并症越多其应激反应越多,更容易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除以上因素外,PSD的相关因素可能还有文化程度、遗传因素、社会交往、使用的药物、吸烟、酗酒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对病人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非常不利,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尽早对其高危患者进行各种抑郁易患因素评估,尽早进行针对性预防和干预,必要时给予积极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刘永珍,龙洁.卒中后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4):245-247.

[3]王重杨.脑卒中后抑郁与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20-21.

[4]施国文,李焰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70例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0,33(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