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笔下的人物生动鲜活(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笔下的人物生动鲜活(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所谓描写,是指采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以形象感染读者。所有的名家名作,都是以生动鲜活的形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人物是文章的内容核心,自然也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描写人物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来。

一:肖像描写――揭示形与神的联系

高明的写作者会准确地把握人物肖像与性格之间的联系,借助肖像描写呈现人物的生存状态与个性特质。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图,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众人屏声息气,她却笑语喧哗,张扬的出场呈现出王熙凤不同一般的身份与地位;妆容精致,贵气逼人,虽然言语热情,但“三角眼”、“吊梢眉”却暴露出此人的精明、厉害。

(爱姑)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爷们魁梧得多;大的圆脸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爱姑很觉得稀奇,但也立刻自己解释明白了:那一定是擦着猪油的。

――鲁迅《离婚》

七大人,团头团脸、细眼细须、秃头、油亮的脑壳与脸,一个脑满肠肥的地主形象呼之欲出。

二:语言描写――闻其声而知其人

“言为心声”,性格决定语言,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可能心直口快;可能口是心非。可能直来直去,不加掩饰;可能曲里拐弯,旁敲侧击。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其身份、地位、年龄、教养、气质、心理……我们通过语言,闻其声明其性。

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老王太太跟她俩小子没有挑到好牲口,牵了一匹热毛子马。这号马,十冬腊月天,一身毛褪得一干二净,冷得直哆嗦,出不去门。夏天倒长毛,趟地热乎乎地直流汗。她牵着热毛子马,脑瓜耷拉着,见人就叹命不好。

郭全海看到老王太太灰溜溜的样子,走拢来问道:“怎么的了?这马不好?”

“热毛子马。”

郭全海随即对她说:“我跟你换换。瞅瞅拴在窗台边的那匹青骒马,中意不中意?”

老王太太瞅了那马一眼,摇摇头说:“肚子里有崽子,这样大冷天,生下来也难伺候,开春还不能干活。”

郭全海招呼着一些积极分子,到草垛子跟前阳光底下,商量老王太太的事。郭全海蹲在地上,用烟袋锅子划着地上的松雪,对大伙儿说:“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咱们算先迈一步,老王太太拉后一点点,咱们得带着她走。新近她又立了功,要不是她,韩老五还抓不回来呢。要不抠出这个大祸根,咱们分了牲口,也别想过安稳日子。”

老孙头点头说:“嗯哪,怕他报仇。”

郭全海又说:“如今她分了热毛子马不高兴,我那青骒马跟她串换,她又不中意,大伙儿说怎么办?”

老孙头跟着说:“大伙儿说怎么办?”

老初说:“她要牛,我把黑子给她。”

白大嫂子想起白玉山叮咛她的话,凡事都要做模范,就说:“咱领一匹青骡子,她要是想要,咱也乐意换。”

张景瑞的后娘想起张景祥参军了,张景瑞是治安委员,自私落后就叫他们瞧不起,这回也说:“咱们领的兔灰儿马换给她。”

老田头跑到场子的西头,在人堆里找着他老伴儿,老两口子商量了一会儿,他走回来说:“我那沙栗儿马换给她。”

老孙头看老田头也愿意调换,也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

郭全海站起来说:“好吧,咱们都把马牵到这儿来,听凭她挑选。”

郭全海邀老王太太到草垛子跟前,答应跟她调换的各家的牲口也都牵来了。老王太太嘴上说着:“就这么的吧,不用换了,把坏的换给你们,不好。”眼睛却骨骨碌碌地瞅这个,望那个。郭全海把自己的青骒马牵到她跟前,大大方方地说:“这马硬实,口又轻,肚子里还带个崽子,开春就是一变俩,你牵上吧。”

老王太太看看青骒马的耷拉着的耳丫子,摇一摇头走开了。

她看了看老初的牛,又转转头来瞧了瞧白大嫂子的骡子,都摇一摇头,转身往老孙头的玉石眼儿马走来了。老孙头神色慌张,却又笑着:“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

老王太太走近去,用手摸摸那油光闪闪的栗色的脊梁。老孙头在一旁嚷道:“别摸它呀,这家伙不太老实,小心它踢你。我才挑上它,叫它摔一跤。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了似的。”

不知道是听信了老孙头的话呢,还是自己看不上眼,老王太太离开玉石眼了,朝着老田头的沙栗儿马走去。这匹马膘肥腿壮,口不大不小,老王太太说要这个。老田头笑着说:“你牵上吧。”

――周立波《暴风骤雨》

老孙头,明明不想跟老王太太换马,但又拼命地想表现自己积极,口是心非。一个有点儿自私、有点儿可爱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

三:动作(描写)――人的心理的钥匙

行胜于言,人物形象能否深入人心,关键在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行为,不仅表现在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还是他以什么方式去做。人物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所以,人物的行动可透露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

胡钱孙李 潘海波

先说说胡。胡教英语阅读和写作,三十开外,湖南岳阳人。据上两届“托福”班的师兄对我讲,那年湖南发大水,殃及了岳阳。胡讲着讲着课,突然戛然而止;背对着大家,眼睛久久地凝视着黑板旁边的中国地图,深情而忘情,突然,他猛地回过头来,眼里充满了泪水,意味深长地讲了句和英语毫不相关的话:“岳阳,我的故乡!”当时在场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也许胡自小在洞庭湖边长大,受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影响,不知胡真实年龄的,还以为他五十开外了。胡面呈菜色,头发比电影明星葛优的头发有过之而无不及,属未老先衰那种风格。头发虽然稀少,但是每次他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车子来讲课时,却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胡作为访问学者,去过英国,受过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滋润,举手投足极具绅士风度,他讲课总爱坐着,就那么一坐――宝刀屠龙,唯我独尊。上课时,胡始终围着围巾,即使我们已经被暖气烤得恨不得赤身了,他依然故我地围着。也许是南方人畏寒怕冷?但我想这里“酷”的成分居多。

胡著作颇丰,治学严谨,讲起课来有板有眼,从不马虎半点。每次讲课前,他先从黑板的右上角写下下次课要讲的内容,还嘱咐我们“要好好儿预习,否则就跟不上了”云云。胡讲课最爱用“做掉”这个词,一节课下来,“做掉”这个词要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比如讲阅读理解,他会说:“先做掉容易的……再做掉较易的……接着做掉较难的……最后做掉最难的,那么这套‘托福’阅读理解题便做掉了。”再如讲写作:“先做掉作文的开头……接着做掉中间部分……最后做掉作文的结尾,那么这篇作文你就做掉了。”“托福”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对胡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要不怎么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呢?胡在他的最后一节课讲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受用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不要有任何借口不学习英语。

再说说钱。钱教听力,三十岁偏左,1.70米偏右。精瘦干练,头脑灵活。他自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无聊”。虽教英文,但他坚决反对中国人出国留学还要考这无聊的“托福”。他希望有一天,中国强大了,汉语在全世界流行了,英语作废,他好失业回家种田!大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风亮节。在他课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毫不含糊地认为中国人优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他说,中国人的头发开始为黑,年纪大后变麻,变花白,年老便会全白,有个发展进化的过程。而西方人的头发则是麻色就麻到底,金色就金到底,缺乏发展。课下,有的同学却问钱:“老师,你这么说西方人不好、西方文化差,你在上大学恋爱时,是否有过被外国女孩抛弃的经历?”钱眼睛一下睁圆了,然后又眯着眼咧嘴一笑:“你请教的是英语中的虚拟语气问题。即便有,也是我抛弃她,哪轮得到她抛弃我呀!你老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又有的同学问钱:“老师,有机会让你去西方,你去吗?”钱又眯着眼咧嘴一笑,然后眼睛又一下睁圆了:“有这等好事怎么不去?西方文化劣于东方文化,西方人丑于东方人,但终究人家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去,再痛痛快快地回,我才不磨磨蹭蹭地留在那儿!”学生连连点头称“老师说得对”。

钱有两个习惯动作,第一个是猛回头。课讲得精彩猛回头,讲得无奈猛回头,讲得气势如虹猛回头,讲得疲惫不堪也猛回头。头回得有理,回得有力,回得有节,比跳探戈的回头率还高。第二个是挠脑袋。课讲得太快,同学们跟不上了。钱挠脑袋;擦黑板时挠脑袋,给同学解答问题时挠脑袋,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也挠脑袋,可爱之处,胜似孙猴。我永远也忘不了钱艰苦朴素的情景:课间,钱出教室,悄悄闪进小卖部,购得一袋面包和一瓶水,躲在一隅,草草地吃完喝完,就算一顿晚餐了。寒假班的二十几天,我已见到钱这样的情景无数次了。

孙,也教听力,三十岁左右,身高约1.80米,瘦瘦的,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颇儒雅,长得很像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大李。孙是学理工的,但在英语方面极具天赋,悟性好,记忆力惊人,据说托福考过满分,所以被新东方学校招至门下。孙的托福成绩足以证明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孙讲课的语速快得惊人,一节课你就听他“BA LA BA LA”个不停,稍一走神,你就被狠狠地甩到爪哇国去了。加上他那摇滚歌手般沙哑的嗓音,所以几百双眼睛瞪着听他讲课,都快把他看融化了。孙文理双全,所以牛气十足。你这道题答错了,他会冷冷地吐出个单词“Banana”(汉语“香蕉”的意思,但在英语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笨蛋”),那道题又答错了,他再会冷冷地吐出“Banana”。害得我们人人以为自己是“Banana”,我们班快成了盛产“Banana”的洪都拉斯了。为此我们都快气疯了,但在孙的“Banana”声的不断鞭策下,我们的英语听力不断提高,这还得感谢“Banana”孙。看来,若想不被人叫“Banana”,只有通过努力去证明自己确实不是“Banana”。

孙酷爱穿马甲。整个寒假班,他在讲台上的穿着,不是马甲套着高领衫,就是高领衫被马甲套着。我们不由得发挥想象,孙把马甲脱去时是什么样?嘿嘿,别、老师,别以为你不穿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我对孙油然而生敬意的是孙的最后一课。孙的鼻子有问题,那天流了血,起初,血量不大,孙用纸巾擦拭便可。后来流得多了,孙改用手帕。到了最后,孙把自己喝的纯净水倒在手帕上洇湿;边拭鼻子边给我们讲课。这是动人的一课,这是呕心沥血的一课!同学们焦急地屏住呼吸,有的女生都不忍看了。何为胜利――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伟大的孙梃到了下课!彼时彼刻,学生们给孙报以热烈的长久的掌声!

最后说说李。李教语法,山东青岛人。他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浑身散发着男人的魅力,是一个白马王子型的小伙子。

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枯燥的一项;但李懂得讲课艺术,何时该张,何时该弛,火候恰到好处,能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听李的课如沐春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从小学学英语时起,英语语法中有好多模糊不清半懂不懂的东西,但经李的点拨和调教,许多疑难都被扫除了,许多困惑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李在我心目中是当之无愧的“语法第一人”。我对李的崇敬,真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李极具表演天赋,讲课爱用的手法是:抛砖引玉。在我脑海中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寒假班临近结束,有的同学以为语法要领已全部掌握,抽出时间去逛逛北京城,和同学们聚会,李留的作业没有做。李知道后,立刻停止讲课。他说:“有一天,我去游泳馆游泳,正好碰到一位国家级游泳教练,我向教练讨教蝶泳的基本要领,那位教练便把要领和盘托出,当时我也默默记住了。”讲到这儿,李便当着几百号学生的面,“游”起了蝶泳。从讲台的一头“游”到另一头,“游”得极卖力,“游”得极逼真,同学们为李鼓起了掌。“游”到高潮,李突然大声问一句:“我游得好不好?”同学们齐喊:“好!”李又问:“棒不棒?”同学们齐喊:“棒!”笑容可掬的李突然停止了“游泳”,收敛了笑容,神情严肃地说:“可是,我一到游泳池,便沉了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在游泳池从来没游过蝶泳!”然后李话锋一转:“别以为托福语法全部掌握就会了,落到笔上就不是那回事了。那得练,不停地练!”李的话在教室回荡着。日后,再上李的课,同学们没有不完成作业的。

胡、钱、孙、李几位,是我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忘怀的老师,虽然我们共处的时间极为短暂,但他们是我心目中最可爱和值得敬佩的人。

遥远的高三・八 孔庆东

……

哈三中的老师大多德才兼备,远近闻名。越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有性格。我在7班时,语文老师刘国相就极有性格。他讲课精彩幽默,见解独到,备受同学欢迎,然而他却极不谦虚,讲到高潮,突然大声问一句:“我讲课好不好?”同学齐喊:“好!”他又问:“棒不棒?”同学们齐喊:“棒!”刘国相如饮甘霖,越发精神抖擞。有时其他省市的老师来观摩听课,他也不知收敛,甚至更加肆无忌惮……

高三・八的老师普遍喜欢我们十二棍僧,但他们不知道,十二棍僧对他们是常常颇为“不敬”的。班主任老魁每天装出一副凶相,不论同学取得什么成绩,他都很少表扬。尤其喜欢训斥女生,还动不动威胁女生说,谁要躲在屋里不上操,或者偷懒不扫除,他就一脚把她踢出去。女生对他又恨又怕,并且因为他很少威胁男生而对男生也增加了仇视。可是到毕业时大家回头一想,老魁一个人也没踢过,一个人也没骂过,多少训斥和“威胁”,都成了有滋有味的回忆。比如一次种疫苗,许多女生害怕打针,窃窃议论。老魁说:“那有啥可怕的?一攮一个!”吓得女生一片惊叫。

还有一天下午,我去参加全市语文竞赛,同学们都在自习,老魁故作镇静地踱进来,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孔庆东在全市语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然后又故作镇静地踱出去,在门口左腿把右腿绊了一个趔趄。我傍晚回到学校,望着黑板上的大字,仿佛看到了老魁的内心。

老滕是个急性子。讲课时一个字赶着一个字,口沫飞溅。又喜欢在空中比划,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图形,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他面前,他在空中左画一个圆,右分一个角,时而说刚才那条线不要了,时而又说现在把A换成A一撇。所以你只要忽略了他的一个动作,就再也跟不上他。他之所以喜欢空手比划,是嫌在黑板上写画太慢。他在黑板上急躁得很,每每写错,写错了就用大袖子去擦。一节课上不到一半,他就浑身都是粉末。同学做练习时,他就巡视辅导,蹭得好多同学一身白末子,二猛身上最多。老滕恨不能一日之间就让同学们掌握他的全部本事,所以对于做不出的学生又气又恨。有一次整整一行女生轮番上黑板也没有做出一道题,包括二猛在内。老滕挥动蒲扇般的大手像绕口令似的说:“你们哪儿也考不上!大学也考不上!中专也考不上!技校也考不上!哪儿哪儿也考不上!啥啥也考不上!”老滕唯恐我们学习不努力,经常编造一些谣言来吓唬我们。比如说:“这几道题一班同学都会做,三班同学20分钟就做完了,看你们怎么样。”有时又说:“我到一中和十三中去兼课,最近一中的数学已经超过了咱们,十三中也已经跟咱们差不多了。你们再不努力,就哪儿哪儿也考不上了!”我们向一中同学一打听,原来老滕在一中说的是:“就你们这个样儿,三中闭着眼也刷得你们一根毛不剩!”老滕还在外边吹嘘过:三中的肖瞬和孔庆东,做题像飞似的,连理科的尖子都比不上。在老滕的培养下,我们班的数学水平的确很高,而且锻炼出了卓越的空间想象力,高考时有人得了满分。不过老滕也并非只知道督促学习。高考前夕,哈尔滨着了两场大火。一天中午,几个男生去看救火,半路与老滕遭遇,老滕怒斥道:“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有闲心去看救火?练习题都做完了吗?”大家都很羞愧,准备返回。这时老滕话题一转:“好吧,快去快回!我告诉你们一条小路,距离又近,又没有警察,还可以骑车带人。”说到此处,老滕一脸得意,就像在二猛面前讲课似的。

地理老师张大帅是个肥头大耳的白发老头儿,他是中学地理界的权威,有几大绝招,一是在黑板上随手画地图,惟妙惟肖。二是善于出题和押题,做过他的题,对付高考便胸有成竹。三是不备课,也没有教案。他上课就拿着一本教科书,打开就照本宣科。为了显示不是在“读课文”,他不时加上一个“的”,减去一个“了”。读到外国地名,故意读得起伏跌宕,好像他去过似的。大家佩服他的水平,所以对于他的讲课也只能忍受。时间一长,张大帅也不再掩饰,进门就说:“书――25页”,大家便翻到25页,他说:“书――68页”,大家便翻到68页。一天他一进门,我们几个男生就说:“书――”,张大帅白了我们一眼,说:“教材――120页”。过了几天,张大帅一进门,我们便说:“教材――”,张大帅这回连看也没看我们,说:“课本――139页”,于是大家无不佩服。张大帅讲课之外,喜欢以一种非常含蓄的方法炫耀自己。他经常慢条斯理地说市里省里请他开会,“我呀,不愿意去。可是电话打到学校,又打到家里,不去实在不行。”他还时而讲个小故事,比如说某一天,他观云识天气,认为要下雨,别人都认为不会下,“整个一下午,也没下。”张大帅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大家以为他这次是真的谦虚。张大帅接着缓缓说道:“到了晚上,下了。”故事到此结束,韵味无穷。我用老魁讲作文的术语评价说:“真是凤头、猪肚、豹尾!”

老师们往往有些小毛病,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比如老魁来上课,走到门口时,躲在门后把烟掐掉。老滕每次理发,脑袋上都深一块,浅一块,跟狗啃的似的。历史老师讲课前总要故作轻松地说几句题外话来掩饰紧张,他用手指不断地捏着粉笔头,下课后满讲台都是碎粉笔末。生物老师不知为什么特别爱讲大肠杆菌,一有机会便扯上几句,因此外号叫“大肠杆菌”。化学老师有个口头禅叫“相应地”,一节课要说上几十次,“把桌子相应地搬过来”,“把仪器相应地送回去”,“大家相应地做一做”,“课后相应地来找我”……这些甚至被我们记到了《班务日志》上。《班务日志》是教导处每周要检查的。有一次我们记了老滕剃头的内容,教导主任批阅道:“今后这类事件最好不记。”最让人记不胜记的要数政治老师。这位老头儿跟张大帅一样,也是著名的特级教师,讲课精练有条理,善于出题和押题,而且很喜欢我们十三棍僧。他一口南方普通话,把“互相联系,互相排斥”说成“五香联系,五香排斥”,因此外号叫“五香联系”。“五香联系”上课时毛病甚多,据我们认真讨论,主要有提裤子、挖鼻孔、掏耳朵、闭眼睛和看窗外五种。这五大毛病出现的频率极高,而且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比如他可以闭着眼睛讲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看着窗外讲完帝国主义的根本矛盾。有一天,我们决定用画“正”字的办法详细统计一下“五香联系”的各项数据,课前做了分工:我负责“闲眼睛”,肖麟负责“看窗外”,郑麻子负责“掏耳朵”,王老善负责“挖鼻孔”,张欣负责“提裤子”。周围的女生听见了,都兴奋地憋着笑,等着看热闹。刚刚分配完任务,上课铃响,“五香联系”进来了。大家急忙起立。还没等喊“老师好”,只见“五香联系”两臂一垂,就提了一下裤子。张欣一见,赶紧弯腰画了一个横杠,周围同学都忍俊不禁。“五香联系”说:“站好了,不要笑,上课要严肃。”统计结果,我的共有五个“正”字,高居榜首。

这些可爱的老师使我很早就认识到,做人首先须有德有才,大节无亏,小节上则不妨任其自然。宁俗而勿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