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台山观瀑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台山观瀑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沿着低矮的峭壁,穿过几株枝叶疏朗的翠竹,忽然听到一阵鸟雀的啼鸣,清脆和悠扬,竟像在催促和鼓励我登上那缭绕着朵朵白云的山岭。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来这儿盘桓和游览时,大约只有40挂零的年岁,总会是健步如飞的罢。我却早已浪掷了如此健壮的岁月,只好在缓慢地攀援了几步之后,再站定下来休憩片刻,侧过头去俯瞰着悄悄流淌的小溪。

清冽、洁净和透明的流水底下,露出无数大小迥异的石块。浑圆的、细长的、方正的、棱角的、曲折的。我突然想,它们曾瞧见过李白吗?当然不会有回答的声音,连小溪对面那一座挺拔的峰峦,和层层叠叠地布满在山坡上的绿树,也都于凉爽的秋风中,始终都沉默着。这静谧、幽深和旷远的山水,叩击着我的心弦。

迎面走来一位老僧,双手捏紧了围住肩膀的袈裟,笑眯眯地打量着我额头的汗珠,说是只要再转过弯去,那闻名遐迩的石梁瀑布,就遥遥在望了。他指着这山崖底下的溪水,细声细语地告诉我,它就是从那儿冲泻过来的。

我望着他清癯的脸庞,和炯炯有神的眼睛,觉得他对于茫茫的人世,充满了无限的关爱。他在悠长的岁月里,默诵过多少的经藏,是否消解了痴惑的欲望和痛苦的烦恼,抵达了尽力要普渡众生的境界?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充满欣慰地快步走去,终于登上一片芳草芊芊的平畴。喧啸迸涌的瀑布,正从对面的山坳中央,银光闪闪地扑腾过来。

飞瀑两旁密密丛丛的树林,交织着苍翠、碧绿、嫩黄和绯红的色彩,衬托出它分外的白净和清亮。这晶莹剔透和奔突飞溅的水帘,为何在右侧是那么浓郁和浑厚,煞似悬挂在半空的云彩?在左边却像织成一条稀薄透明的丝巾,微微地喷射、摇曳、飘荡,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地变幻着。

这一泓光彩照人的瀑布,刚跌落于长满青苔的低壑和幽潭里,立即消褪了雪白的颜色。冲锋陷阵得太猛烈了,喧哗呼啸得太激昂了,就得要无声无息地休憩一番。生命中应该有绚丽的高潮,也必然会出现平淡的低潮,高潮降临时尽情地拼搏,低潮来到时安宁地沉默。既不必弄虚作假地炫耀,也无需捶胸顿足地哭泣,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我突然想起东晋文士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或许是因为撰写得有些虚玄和枯涩的缘故,很少有人会记起它来。然而,根据《晋书・孙绰传》的记载,他却十分自负地跟朋友们宣称,“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写上文字的纸张或竹简,如果丢弃在地下,绝不会发出像铁器或石头一般铿锵和沉重的声响,再讲得天花乱坠,恐怕也无济于事。最为雍容大度的神态,是让读者自己去品鉴与评论。

我仰起头颅,出神地观看着瀑布的顶端。这约摸有两丈来长,横亘在半山腰里的石梁,竟像是突然倾塌的圆柱,紧紧衔接住两旁岔开的山坡。它为何要覆盖着呼啸翻滚的瀑布?是否因为在心里太憧憬与喜爱了,想更贴近着欣赏它洁白的身影,聆听它迷人的乐曲?正是此种倾心相许的姿势,才矗立着这走遍天下也很难寻觅到的景致,请问曾经在何处,瞧见过给一脉飞瀑搭上顶棚的胜迹?难怪宋代的书法家米芾,要替它题写“第一奇观”这4个沉着俊迈的大字了。

曾经多少遍诵读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却只有在此间,挺立瀑底下的岩石旁边,仰望那山顶上绵延得无穷无尽的绿树时,才深感他“天台四万八千丈”的诗句,实在是夸大得近乎荒诞了。如此峻拔的高度,就要比珠穆朗玛峰还超出了好几倍,像这样直插云霄的冰天雪地,哪儿能染上满眼都郁郁葱葱的颜色?古今中外的多少浪漫主义篇章,往往是初读起来,真能让人心旌摇荡,热血沸腾,不过仔细琢磨之后,却又都无法使人深信。倒是那一步一个脚印的明代大旅行家徐宏祖,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不仅细腻地描摹着天台山的美景,记载自己在流连忘返之中,“仰视”这儿“忽在天际”的飞瀑,观望得“几不欲眠”,接着又跋涉而上,俯瞰那“雷轰河聩”的景致,还更艰苦地考察它地貌的方位与成因,真引起我无限的钦佩。仰望着满天阴霾的乌云,我又懊悔自己毕生都缺乏此种执着钻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