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溪穴位注射治疗跖疣78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溪穴位注射治疗跖疣78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61)

跖疣皮损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圆形界清,周围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将角质层除去,下有疏松的角质芯,边缘往往有散在的小黑点,有明显的挤压性疼痛。笔者根据跖疣皮损特点,从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采用太溪穴位注射治疗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跖疣患者,男40例,女3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8年。双侧跖疣17例,单侧跖疣61例。全部病例为门诊患者。

2 治疗方法

用5号针头及一次性5ml注射器,吸取2%普鲁卡因1ml、VitB150mg、VitB12500μg混合(双侧有皮损者普鲁卡因及VitB1量加倍)。常规消毒,于太溪穴刺入,待得气有麻、胀感或触电感传至跖疣部,甚至到足趾,抽无回血即可缓慢推药,因太溪穴处组织少,VitB1的刺激较大,加普鲁卡因为了减轻局部疼痛。每周注射2次,用药4周无效停用药。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半年内无复发;显效为皮损全部消退,半年内复发;有效为皮损消退>70%;无效为皮损消退

3.2 治疗结果痊愈55例,占70.5%;显效4例,占5.1%;有效16例,占20.5%;无效3例,占39%。总有效率为96.1%。

4 典型病例

廖×,女,34岁,银行职员,1998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右足部起疹、疼痛6年。6年间先后多次予以抗病毒西药、激光、冷冻等治疗无效。右足跖部、大趾及第2趾屈侧见如高粱至黄豆大灰黄色表面粗糙丘疹、结节,中央见如针尖大黑点,疣挤压疼痛大于压痛。诊断为跖疣。按上述方法治疗2疗程,疣体全部脱落,随访半年无复发。

5 体会

跖疣为1、2、4型人类瘤病毒感染致角化性皮损,临床上经用抗病毒或免疫增强剂等药物治疗收效甚差,激光、冷冻等物理对症治疗皮损易复发,而激光冷冻治疗足部创面不易愈合易继发感染。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肝经血燥,血不养筋,风邪外搏肌肤,或皮肤外伤,感染毒邪而成。笔者采用VitB1、VitB12在太溪穴位注射治疗跖疣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其疗效可能是太溪穴归属足少阴肾经和太溪穴的对侧昆仑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管辖区域有麻、胀、触电感,即得气使局部防御功能增强,与趋化白细胞的活跃吞噬病毒有关,故收佳效。作用机理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收稿日期:2000-12-28,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