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禹海亮:寂静是画的格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禹海亮:寂静是画的格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亮

1963年生于湖南靖州,毕业于怀化师专美术系、湘潭师院美术系,结业于天津美院国画系。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水墨)艺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委员、湘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其中《行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山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苗女》获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优秀奖、湖南展区金奖,《人物》入选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花》获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和风》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2000年度被评为湖南省德艺双馨青年文艺家,2006年被评为年度最具收藏价值百名中国画家。《美术》《文艺研究》《国画家》《中国画》《中国画家》《当代美术》《中国画清赏》《江苏画刊》《美术观察》《中国现代艺术史》《绘画新潮》《画家》《翰墨天下》《中国画当代画风》《美术家聚焦》《中国现代水墨》《中国当代书画家翰墨精品集》《21世纪中国当代美术家展示》《水墨世界?中国画名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美术报》《美术报》《湖南日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并载文介绍其艺术。湖南娱乐频道、湖南卫视、湘潭电视台均专题报道。数十幅作品被美国、日本、加拿大、泰国、韩国、香港等专业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先后在北京、泰国、韩国、山东、深圳、合肥、湖北、等地参加艺术交流及与国内外知名画家作品联展、巡回展。2005年、2009年在厦门、敦煌举办个展。出版有《中国当代画家――禹海亮画集》。

斑驳的画面,迷离的人,墨色晕染与线描勾勒相得益彰,说不出的融洽,这便是禹海亮画面的简单描述了。禹海亮科班出身,传统笔墨功夫扎实,1995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后,他坚定地选择了重彩人物画这种表达形式。他画面中的人物是“变形”的,变形这种艺术手法在中国明清时期已流传过,陈洪绶便是这样一位变形人物画大师。他的“苗女系列”是禹海亮纯净变形风格的代表。凭借矿物质颜料在生宣纸上达到的艺术效果,禹海亮进行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重构和审美创造。

湖南妹子的“泼辣”众人皆知,相较而言湖南男人显得低调许多,都说观画如观人,人品与画品有着脱不了的干系,接触过禹海亮的人都知道,作为典型的湖南男人,他性情粗犷,幽默风趣,尤其酒后更是妙语连珠,深得周围朋友喜爱。禹海亮的作品从早先的“家族系列”“银灰系列”到“苗女系列”,都跟他的家乡有着深刻联系,禹海亮的家乡集聚了以苗、侗为主的十余个少数民族,在那里,每逢节日,姑娘们都会头戴银饰、耳系金环、颈戴项链、胸披银花、手戴银镯,光彩夺目。禹海亮的目光一度长期锁定在那片质朴的原生态文化中,创作出无数佳作。

禹海亮是画家也是硕导,两种身份的结合使他更能担当得起当代文人画家的称谓,他有着深厚的美术史功底,平时买书、看书总是脱离不了美术类书籍的诱惑,有了这种文化功底,作画自然也就比一般文人画家多了一分意境少了一分浮躁,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形容禹海亮以及他的绘画很是贴切。禹海亮秉持传统,“变”是他秉持传统的精义所在。历史不可重复,每一段传统都结合着当时的文化,而任何时代的文化又是不可复制、重复的,所以随时代而变是秉持传统的唯一方式。禹海亮的画风也没有固定过,一个系列画的差不多,就该挑战下一个系列了,或许不用刻意求变,机缘巧合之下就会碰到下一个要创作的题材了,淡然的心境及良好的文人修养给了禹海亮安心创作的环境,往返于创作与教学,他乐在其中。绘画无需拘泥于形式

涂鸦是每个儿童的乐趣,而如果这种涂鸦能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对于小孩子来讲那种心情比什么都来的激动,禹海亮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画黑板报受到老师表扬后的喜悦心情,凭着这股子热情,他坚持画画一直到了大学,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对绘画的真诚,他为自己绘画道路做下了很好的铺垫。艺报:你是从何时喜欢绘画的?

禹海亮:我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喜欢上了绘画。还依稀记得小学画黑板报时得到老师赞许时的那种激动心情,在这种氛围中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绘画。

艺报: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什么?

禹海亮:我们那个年代上学与现在不同,我上学的时候主要是受老师的影响,带我们到贵州进行速写等创作。到了大学开始喜欢搞些创作,那时的大学教室要按时熄灯,我就独自一人画到很晚,后来老师看到我如此喜欢画画还特地为我开了一间教室,在那段时间我进行了大量的速写创作。

艺报:你喜欢哪些画家?

禹海亮:我喜欢的画家很多,比如西方的毕加索,中国当代画家像李孝萱、周思聪。总之画家很多,每个画家都有他们自己的风格和语言。如果具体到某个画家,我则是喜欢他的一部分,比如他的构图、造型等等。

艺报:影响你艺术创作的因素有那些?

禹海亮:影响我创作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有媒体、读书等方面。作为一个画家想要走下去看书是很重要的,像我所创作的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再有就是从图片上去感受,这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艺报:你在创作上追求是什么?

禹海亮:我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追求自由的,但是在画面整合的过程中思考的比较多,主要是体现在绘画的表现语言上。

艺报:怎样化解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扰?

禹海亮:我觉得在绘画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处在一种愉快的氛围里,当然遇到困惑是每个画家都会有的,碰到这些问题我都会先放下来,出去走一走,转一转,以轻松的心态来解决这个问题。风景在变,画面转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选择不同的客观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并在不断的研习之中产生变化,寻求突破,这种突破是与内心相关,与其说是突破不如说是自身艺术思想的转化。禹海亮的画不能简单的归类于人物或是山水,亦或是工笔、写意等,他的画面随着他人生中不同经历、不同见解不断变化着。艺报:从你的作品看,有几个不同的时期,像是“苗女系列”“都市系列”等,他们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联系?

禹海亮:我以苗女为代表的人物基本都是和山水等景物相融合在一起的,注意画面的形式构成。从95年以后慢慢的对都市题材产生了兴趣,实际上二者没有什么矛盾,就都市和苗女系列而言,前者更加厚重,而后者在厚重中更突出了构图形式。

艺报:你的“惊艳系列”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画面形式结构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这种转变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画的?

禹海亮:我的“都市系列”都喜欢画一个画面、一个人。我认为每张画都是存在形式上的区别,图像是重复的,这样画会显得更强烈些。“惊艳系列”处在一个过渡阶段,与后面所创作的“女孩系列”是有区别的,“惊艳系列”更加突出了环境,而“女孩系列”则更简单一些。在烦躁的城市中,简单的图像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艺报:“惊艳系列”是从何时开始创作的,你是怎样认定它的意义的?

禹海亮:“惊艳系列”也是从95年之后开始创作的,在我创作的过程中慢慢的将我对女性,对生活的理解呈现出来。我的作品偏重于服饰方面,我觉得服饰最能代表作品的时代性。

艺报:介绍一下“月夜系列”的创作经历?

禹海亮:这与我80年代到贵州黔中南地区的写生创作有关,那个时候当地交通非常闭塞,坐车就要一两天,还要步行才能进到少数民族的寨子里,他们的村寨还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感染了我,特别是当地的服饰和建筑,这些都很难用传统的绘画手法表达,于是我慢慢的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很难通过单一的传统水墨达到,当时我就在思考如何能在构图形式上吸引观者,当然首先是要打动我自己,于是我采用了完全皴擦的手法,将服饰、建筑、人物等融到一起,画面用图腾式的表现手法,再采用油画式的装裱,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厚重中透出秀美的感觉。“月夜”的创作感觉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神秘所带来的,那里的人、山、树都会带来神的感觉,灵秀之中透出厚重感,这种感觉始终吸引着我进行创作,很自然流露到我的画里边去。画家也要三思而行

禹海亮目前的状态可以这样形容:教学相长,绘画生活。他喜欢画画,从事了喜欢的职业,禹海亮的夫人也从事画画,这样看来,禹海亮与绘画的缘分不是一般的深厚。画中国画无论怎样“变”始终不能脱离了传统国画的脉络,这是根,禹海亮很重视对传统笔墨的修炼,要传承也要创新,他在自己的画面中想要寻出一条出路:走传统的“路”,画当代的画。于是他将水墨晕染与重彩结合,画面厚重却不失飘逸,对于这一点,禹海亮是成功的。

艺报:怎么看待传统中国画?

禹海亮:我很喜欢中国画的笔墨,像传统的山水、花鸟画我都喜欢。中国传统画的创作相对来说不是很自由,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做到一种很好的结合,特别是在构图的过程中。比如山人作品的构图完全是画家个人的心里感受,给人很飘逸的感觉。

艺报:你如何定义你的水墨作品?

禹海亮:我的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作品,而是将水墨与重彩相结合,这样更能表达出我的情感,也不失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艺报:长期身处教学一线,你有何收获?

禹海亮:我认为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特别是年轻人的思维,他们的信息量很大,在他们的创作中所流露出来的一些东西可以跟我们老一代很好的互补。

艺报:对正在学习美术的学生有哪些建议?

禹海亮:现在的年轻人总的来说起步比我们那个年代要高,文化艺术氛围很浓,可以看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展览。但是我认为成为一个画家还是需要沉下心来,就从我们学校来看真正喜欢画画的学生很少,主要都是为了考学,我觉得在学习绘画之前要先问问自己我学绘画是为了什么,如果总想着毕业后怎么找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是肯定画不好的。当然体制问题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专业课好的学生可能文化课考不过,而能考上的可能也不是很喜欢绘画,只是英语或者政治考试的成绩比较好,这对我们的教学影响很大,我也感到很困惑。但我总是要求他们先把画画好,不要管其他的,现在的年轻人压力确实很大,考不上学可能就没法继续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而考上了的也在想毕业之后能干什么,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湖南的地域文化滋养着在那里生活的人们,那里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有着与北方艳丽浓重截然不同的风韵,这也许是湖南历代文化的积淀,世代传承,影响了无数后人。禹海亮坦言湖南文化给他的画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湖南那个即热闹又闲适的地方,喝喝小酒、品一壶茗茶,读读书、看看画,什么烦恼抛之脑后,透过画面你就知道,画家禹海亮的淡然是天性使然。

艺报:夫妻二人都进行绘画创作有什么收获?

禹海亮: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相互间肯定会有一些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表现语言上,我夫人的绘画相对比我更自由,我一般在工作室进行创作,而她则在家中进行,她的创作完全是出于一种个人的喜好。我们经常坐下来相互欣赏对方的画作,我会吸收她创作的那种自由风貌,而她则会吸收我画作中厚重的一面,

艺报:你的课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禹海亮:工作之余我的生活很是简单和轻松,比如和朋友聊聊天,喝点酒,看看书之类的,看书主要是看专业方面的,其他领域的书也会看,但不会像专业书籍那么系统,比如文学方面的。

艺报:湖南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你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禹海亮:这种影响是肯定存在的,比如马王堆帛画的色彩,黑色和红色的色调,诡异中给人以独特的神秘感,这些或多或少都对我的绘画产生影响。

艺报:对于现在的书画市场你怎么看?

禹海亮:作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把画画好,你的画画好了市场自然就会形成,如果一个画家过多地关注市场,那么这个画家肯定就有问题了,画家就是画画,不必过多考虑市场,如果你的画能打动观者,别人喜欢你的作品,自然就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