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北省扶贫机制创新与脱贫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北省扶贫机制创新与脱贫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河北省作为我国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扶贫困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促进脱贫的快速发展,切实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应加快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扶贫开发系统机制的构建,以实现“十二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和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扶贫开发;扶贫困境;扶贫系统;扶贫机制;贫困差异;保障机制;监督职能;扶贫绩效;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00-04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王永平,袁家榆,2008)。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贫困面不断缩小、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河北省是国家级贫困县数量相对较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10年,有39个贫困县,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对河北省扶贫困境的分析,构建了扶贫系统机制,并提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具体对策,以期实现“十二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大幅度减少相对贫困,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一、河北省扶贫困境

随着河北省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

按照1 196元贫困标准,2010年河北省有350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3%;按照1 500元的贫困标准,农村有560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并且,河北省的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位于与首都接壤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市有25个(其中20个为革命老区县),贫困村2 804个,贫困人口154万人,占河北省贫困人口总数的42%①。可见,河北省的贫困人口规模较大,且较为集中,扶贫任务较重。

(二)脱贫难度大

1. 贫困程度深且返贫压力大。目前,河北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坝上高寒地区、太行山、燕山、恒山深山区和黑龙港干旱盐碱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弱、贫困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偏低,贫困程度深。这些因素导致河北省扶贫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和返贫压力大。据张家口市扶贫办统计,2009年该市因为遇到50年一遇的旱灾,当年返贫人口高达25.96万人。②

2. 致贫原因复杂。河北省既具有与全国其他贫困地区相同的自然条件致贫原因和特征,更因为自身环京津的地理位置有着特殊的——“奉献、服务、以贫济富”所带来的政策性致贫原因③。由于致贫原因的复杂性,导致扶贫开发难度大。

(三)扶贫资金缺口大

对于河北省来说,由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在西部,中央分配到河北省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较少;同时作为农业大省,本身财力也十分有限,导致省级财政配套扶贫资金不足,且不稳定。以2010年数据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为48 752万元,省财政扶贫配套资金1.25亿元,合计财政扶贫资金总量是61 252万元,这只是西部省份如陕西省的53%。

从扶贫资金的需求情况看,基于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践,西部地区一千人左右的村脱贫,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在500万元左右,河北省要使一个贫困村整体脱贫,不包括村的基本建设,仅就发展产业来说,至少需要投入二三百万元。而实际扶贫工作中,河北省平均每个村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50万元。可见,河北省扶贫资金供给远远低于扶贫开发的需要。扶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也是返贫的因素之一。

(四)扶贫主体单一,社会其他主体参与有限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核心的经验是政府主导(唐睿,肖唐镖,2009)。虽然河北省“四帮一”社会化扶贫工作效果显现,但是帮扶主体狭窄,主要集中在省直部门、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和经济强县四方面,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度不高,没有建立起广泛、稳定的社会帮扶渠道。以中直单位对河北省的帮扶为例,2007—2009年对河北省贫困地区投入和引进资金分别为2.43亿元、1.2亿元、1.16亿元,可见帮扶资金规模不断萎缩④。

(五)扶贫效果不显著

1. 相对贫困日益严重。河北省经过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虽然贫困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并有不断严重的态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扶贫重点县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表1所示)。

2. 社会服务扶贫基础薄弱。基于财政扶贫资金的有限性,河北省按照“基础建设靠行业、入户项目靠财政、扩大规模靠信贷、增力提效靠帮扶”的原则,将整村推进的水、电、讯、校、医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交给行业职能部门负责。但由于行业职能部门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监督机制的缺位,导致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基于上述可知,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的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二、扶贫系统机制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要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大幅度减少相对贫困,并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面对上述扶贫任务以及各地区所处贫困的差异性,要实现脱贫的三层次目标,就需要对现有的两轮驱动扶贫机制(刘娟,2010)进行完善与创新: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三层联动扶贫机制、实施保障机制、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在内的扶贫系统机制。通过该扶贫系统机制,将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加快发展与缩小差距并举,进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困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收入差距,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整体性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扶贫系统机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扶贫系统机制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三层次目标,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是动力,扶贫瞄准机制是关键,三层联动扶贫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是核心,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是基础。在三层联动扶贫机制中,包括启动机制、培育机制、发展机制。其中,启动机制与消除绝对贫困目标相对应,主要通过整村推进机制等注重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该层机制的实施应由政府主导;培育机制与大幅度削减相对贫困相对应,主要通过教育与科技扶贫机制、参与式产业化扶贫机制等保障机制的实施,实现对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与能力,其中政府扶贫的主要职能应由主导转变为引导,通过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扶贫;发展机制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相对应,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提高配置效率,激发脱贫地区与人口的内在发展活力与潜力,使脱贫人口完全能够自我发展,政府在此阶段的扶贫职能应进一步由引导转变为调控,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与监督职能实施,实现脱贫地区与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发展。

从河北省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看:一方面,可以针对各地区和人口贫困程度不同,运用扶贫瞄准机制,针对不同地区和人口采用三层联动扶贫机制中的不同层次的扶贫机制实现脱贫目标;另一方面,对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地区和人口,可以依次通过启动机制、培育机制、发展机制实现脱贫目标。此外,对于老弱病残等不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仍然需要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运行实现脱贫目标。

三、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具体对策

基于上述扶贫系统机制各个具体环节,针对河北省扶贫困境,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以加快各贫困地区脱贫进程。

(一)扶贫主体多元化

河北省扶贫主体单一,社会主体参与弱,导致扶贫资金渠道狭窄,资金不足。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搭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建立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贫困农户三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机制,以使社会各界了解各地区、每个贫困户的贫困状况与需求,而目前河北省在这方面建设处于不足甚至缺位状态。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扶贫激励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如允许扶贫主体参与扶贫对象(或项目)的选定、扶贫方案实施等。

(二)完善贫困户信息档案管理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扶贫对象与资金的有效配置是扶贫效率提高的关键。2009年,河北省武强县在建立贫困户电子档案、实施分类扶贫、(以年为单位的)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全省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一步完善,使扶贫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时效性,应在逐村建立扶贫档案的基础上,将贫困户的扶贫项目、进展以及效果等输入贫困户电子档案中,开发有效的扶贫数据库,对贫困户及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程动态跟踪。

(三)移民扶贫、参与式产业化扶贫必须以扶智为基础

基于扶贫资源的有限性,过去包括河北省的很多地区将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以移民扶贫、参与式产业化扶贫等为基础的经济扶贫上。但由于人力资源素质低,其产出相对附加值低,导致脱贫程度低,相对贫困问题无法根本解决。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全方位地加强扶智工作,构建包括生产技术培训、经营管理知识普及、义务教育加强在内的多层次扶智体系与长期稳定机制,以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素质。

1. 基于义务教育基础性,应重视义务教育的投入。虽然义务教育十分重要,但由于义务教育扶贫见效慢、直接效益不明显,往往扶贫投入不足。基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应增加对义务教育的专项财政投入,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如“特岗计划”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

2. 为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具备独立的“造血”功能,应将目前短期技术培训转向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扶贫体系。科技扶贫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相关知识的输出,配合资金的投入,使贫困人口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与收益率。建立技术扶贫体系,在贫困地区广泛建立常设机构:农村和科技机构之间的媒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此外,为了使贫困人口最终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加强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十分重要。政府部门通过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与各种办学主体合作,为贫困地区人口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搭建稳定、畅通的平台,降低入学门槛,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在市场经济中具备一定的生存力与竞争力。

(四)积极争取、拓宽扶贫资金筹资渠道

1.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一方面,以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把河北省太行山区、燕山地区列为新10年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为契机,积极向国家争取成立协调机构,制定“解决环首都贫困地区发展规划”,设立环首都贫困带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对河北省扶贫工作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河北省应保证配套资金的足额、稳定,以使扶贫工作计划顺利实现。

2. 拓宽社会扶贫筹资渠道。目前河北省社会化扶贫工作大多由省内各有关单位来实施,社会扶贫资金筹集十分有限。基于河北省环京津的特点,应该积极争取更多的中直单位、首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大中专院校的定点扶贫与对口扶贫。此外,可以将社会扶贫主体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全国范围内获取社会扶贫资金,这关键在于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让全国各界能够关注到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

3. 进一步创新融资渠道。为解决扶贫资金紧张,河北省探索出互助金、扶贫自立社、小额贷款担保试点等多种融资方式。为了能够广泛、持续、稳定地获取社会扶贫资金,可以充分利用“P2P(Peer-to-Peer)”个人对个人的小额信贷平台进行社会融资。各界爱心人士通过小额信贷平台将小额资金借给贫困人口,帮助他们启动项目,当项目产生效益后再将启动资金还给出借人,出借人又可以将资金提供给其他贫困人口,使这些资金循环起来,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可见,建立“P2P”小额信贷平台可以广泛拓宽民间融资渠道。

(五)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以保障产业化扶贫的脱贫效果

虽然产业化扶贫是贫困地区与人口脱贫的有效途径,但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导致该扶贫机制效果打折。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所带来的脱贫阻力与返贫压力,从而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河北省武强县及部分重点县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对农户奶牛、大棚等投保,帮助农民增强抗风险能力,就是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探。

(六)建立全面绩效评估体系

基于大扶贫战略,扶贫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更应提升他们的综合生活质量,形成城乡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局面。因此,贫困地区应结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设计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这一评估体系要求贫困地区在全面开展经济扶贫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卫生扶贫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社会服务扶贫的深化。

基于该绩效评估体系,一方面,将评估结果通过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反馈给扶贫主体,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另一方面,针对评估结果,以及对各扶贫项目的动态跟踪,及时查找扶贫各环节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平,袁家榆.农村扶贫开发机制、资源整合与对策建议[J].改革,2008,(4).

[2]唐睿,肖唐镖.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3]刘娟.扶贫标准上调与扶贫开发机制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0,(1).

[4]王俊文.反贫困必然选择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扶贫”的关键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5]蓝媛慧.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政府管理对策探析[J].暨南学报(哲社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