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解参与式”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以师生实际生活为立足点,以教师教学岗位为主阵地,以深化理解自我教育教学经验、学生、课程、教育等为突破点,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课改论坛、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现场观察会诊等各类专业发展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理念和特点

“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是:

1 生活化的教师观

教师不只是一种社会角色,而且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兴趣、人生追求、社会责任。理解教师,不能仅仅理解教师的社会角色,简单地以社会名义对教师发号施令。理解教师,必须理解教师的整个生活和人生。只有很好地生活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注重在教师的生活中培训教师,以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生活素质。

2 自主发展的专业观

教师是一种专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水平。每个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自我教育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教育。因此,“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十分重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促使教师自我培训。

3 能力本位的培训观

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切实提高教师岗位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与学生交往与协调能力、指导学生成长的能力等。“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十分强调教师参与各类专业活动,在活动中吸引教师投入其认知和情感,开展专业探索与反思,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时的喜悦和困惑,形成与自我、与其他教师的互动,让教师在参与中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施

1 开放式课改论坛

教师是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其发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创办“课改论坛”改变教师“我是来接受教育的”的被动心理。目前,课改论坛已进行了九十二期。

这种学习型组织方式有显隐两类。显性的,指教师在约定时间、约定场合与约定的人员进行交流互动。隐性的,指教师不定时,不定场合与不定的人员通过网络的“教改论坛”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开放式“课改论坛”一方面克服了培训者信息的陈旧和日渐枯竭,另一方面重视教师自身经验,既明确了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又增加了教师的参与机会;同时,论坛的主题集中在教师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论坛结果能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效益,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课改论坛”的开放性体现在内容、形式及参与者的开放。专题由教师们自己提出,提出者为主要发言人,论坛参与者自由论辩,参与者主要是本校教师,同时又向学生、家长、外校教师及社会开放。

2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是通过在个人头脑、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正式、非正式活动之中,借具体鲜活的故事来反思自己,启发他人,类似于案例式培训。包括讲故事、讨论故事、诠释与研究三个基本过程。教师针对故事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感悟、借鉴。通过讲故事,把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使讲述者与听述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培训,实现潜在意义的明晰与深化。进而在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中,主动将新课改理念熔入意识,改变行为,重构态度与价值观。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是借助三种层面的学习型组织予以实现:个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形式更为灵活、便捷。教育故事能承载许多深刻的教育理念。建构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我校实施的“讲故事”,实际上就是被专家们称为“叙事性研究”的具体化。

在个人“自构”层面,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使教育研究从神秘的金字塔走向了大众化,研究与生活融为一体,教师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在“内述”自己教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实践与思辩的同步,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探索课程改革的思路,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成果。

在个体“合构”层面,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有利于诊断和剖析教育教学的疑难困惑,寻找突破点:有利于促进教师反省、反思行为的养成,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有利于在课改实验中将新课程推向实施。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将Blog(网络日志)作为教育故事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老师们积极参与“课改论坛”、“教研沙龙”、“网上跟帖”等专题探讨等,积极撰写“教后记”和“我的教育故事”等反思性文章,是“参与式”学习型组织校本培训方式的创新。它使教育故事数字化,使叙事研究成果更易保存、流通、复制,Blog方式实现了学习随时进行、学习型组织随时体现的理想,使叙事研究突破了研究的圈子,与更多人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3 教学现场观察会诊

教学现场观察会诊是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由专家、教研人员、听课教师与任课教师构成的一种“参与式”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它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共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学现场观察会诊一般包括课前研究、现场观察、课后讨论分析、形成新教案、再次试教等五个步骤。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组织化观摩活动,并落实观摩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引导教师在观摩中获得于己有益的信息。与此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组织化观摩,包括随堂听课、互相听课、课例诊断、反思性说课等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这既能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4 校际教学联谊式培训

校际教学联谊式培训是各地课改实验学校组成的学习型组织方式,它以教学为联谊纽带,围绕某一专题,各自提供课例、出研究心得,再围绕课例共同研讨。由若干所学校组成联合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

足的问题,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并进行跨市、跨省、跨国的校际协作。我们认为,要搞好校本培训不能闭关自守,要以开放的心态向兄弟学校学习,以虚心学习的心态向兄弟学校展示,以协作互助的心态与兄弟学校交流,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5 有计划的指导性读书

有计划的指导性读书是形式结构比较松散的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学校通过教科室为教师提供课改相关情报信息和获取课改新信息的渠道,有计划地指导教师上网、看报、读书,寒暑假制定读书计划,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并检查督促,组织开展网上转贴跟帖等读书交流活动,使教师把读书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挂起钩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能够与时俱进。

6 优秀教师导师制

优秀教师导师制是形式结构比较固定的学习型组织方式。它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这一宝贵资源,一带几地把整个教师队伍都带起来。优秀教师与所带教师之间既有定向的指导示范,又有相互间的切磋;既有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又有对论文写作的指导;既有对新课改新理念的探讨,又有对具体课题的共同研究。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培训,形成帮带培训网络:学科带头人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成长型教师,老教师带新教师等。这种传统的教学相长方法在校本培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还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7 参与式小课题研训

参与式小课题研训是一种鼓励教师人人积极参与的、指导教师围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进行研究的培训方式。小课题的立项报告不拘形式,只要说明问题即可;研究的过程必须符合科研规范;成果的呈现不限形式,既可以以教育叙事、案例研究、教育论文、动漫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断想等形式呈现,也可以以教育专著形式呈现,只要能达到立项时的预期效果即可。小课题的开题论证以集体答辩形式进行,结题由学校负责组织。参与式小课题研训的意义在于让科研重心下移,让课题研究贴近课堂、贴近老师。在研究与培训互动中,既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和把握新课改的能力,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变为现实,使我校校本化科研的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8 与专家对话互动

学校根据课改进程确定重点专题邀请专家讲座,并引导教师就自己在实施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专家对话,破解困惑,提高认识。校本培训过程中,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需要后,应切实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科机构的研究员和优秀教师来校指导,把教师们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吸取养份的过程,使理论学习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二者间的融合真正成为可能。我校率先成立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王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育博士赵明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邵博学为成员的“后海小学博士协作站”,我们通过专家讲座,与专家视频交流、进行网络异地互动等方式开展校本培训,确保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

三、关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若干思考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基本摸索出了“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逐步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后海小学的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素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1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如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

(2)如何高效开发与应用学校校本培训资源?

(3)如何合理评价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方法论

在前几年研究中,我们主要应用行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在方法论上我们将更系统地应用行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将更加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加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

“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培训的一种新模式,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专家的支持,需要社会的关心。我们相信这一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会有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单位:深圳市后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