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营销理念促进就业指导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营销理念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营销理念拓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运用营销组合策略有效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 就业 营销 运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招生来源,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决定着高校的事业成败与生存发展。因此,高校研究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就业服务运用营销理念的可行性

高校是面向社会就业市场的组织实体,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切实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稳定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高校培养毕业生类似于企业生产产品;学校的新专业设置类似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类似于企业的产品促销会;毕业生就业率类似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所以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运用营销观念促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2.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新专业

培养输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一目标只能通过提供让用人单位满意的毕业生和服务来实现。调减长线专业,开设社会行业急需的新专业,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在新专业的开发过程中,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选定目标市场,定位专业目标。设计开发新专业时,要注意了解社会行业的需求,掌握用人单位需求类型变化趋势,适时开发新专业,促使新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新专业的推出应围绕社会行业对其进行测试和分析。要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和社会行业对新专业属性的重视程度,设计出区别于竞争者、具有特色的新专业,以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

2.2做好就业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

高校市场细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区域;二是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定位。首先,针对动态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高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活动,找到适合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区。高校应帮助学生对用人单位需求内容进行分析,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在竞争中满足其特有的用人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其次,高校应从整个高等教育市场细分中确定本校的目标市场范围。应分析本校在该产业中处于什么地位,预测可达到的市场份额,分析同类高校的竞争实力,比较自身的办学资源的优劣,结合社会的需要及本校的发展目标,确定适合本校的目标市场,以取得办学竞争优势。

2.3运用营销组合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20世纪90年代初罗伯特・劳特伯恩提出了4CS营销组合理论,即顾客问题的解决、顾客的成本、便利、沟通。它是建立在买方市场基础之上的,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与顾客的充分联系和交流,了解顾客的有效需求和所需的便利服务,并以此作为营销工作的指导方针,最终推出适销产品以赢得市场。

运用4Cs组合理论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考虑大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技能培养、素质提升等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劳动服务的受让价值。将用人单位招聘一名合格员工所消耗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以及招聘风险降到最低,使用人单位感到物有所值。

其次,最大限度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及使用方面的便利。

最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在沟通中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岗位要求、薪金、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同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及毕业生总体情况及时通报用人单位,以减少彼此的信息不对称。主动接受用人单位的建议与意见。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拟录用学生的情况信息,增强彼此信任、密切合作关系。

2.4强化产品意识、创建品牌学校

毕业生是高校的特殊产品,高校应该从“产品的五个层次”考虑学生的培养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用途;第二个层次是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与主要课程;第三个层次是毕业生对专业学习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应获得的相关证书;第四个层次是选修课程及其他知识的学习;第五个层次是专业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都希望能招聘到复合型的人才。

高校应注重树立整体品牌形象,从校训、校风开始,以人为本,利用本校自身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特色专业。充分利用广告营销,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办学口碑,创建别具特色的名牌学校,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2.5运用关系营销策略拓宽就业渠道

关系营销是指通过维系与顾客及公众之间长期良好的关系来开展营销活动。主要是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在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实训基地;二是积极发挥校友力量,高校历届毕业生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联络、发挥校友的力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就业信息来源.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同时,安排校友回母校举办专题讲座报告,进行经验交流,为毕业生提供榜样做法,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能力;三是加强与政府、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这些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流动广告效应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多参与公益活动,表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感,以赢得政府、公众的信任,取得有关政策、资源的扶持,从而不断拓宽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黎启业.就业,路在何方――浅析大学生就业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1)

[2]李国昌.营销理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作者简介:

王庆林(1959-),男(汉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