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国际服务外包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并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国内高成本产业以及提升国内服务价值附加值的有效方式。同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发包的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并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本文介绍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印度发展模式,提出我国应促进服务外包行业的直接投资,并以发展在岸外包为契机,推动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3年6月5日

国际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中重要的推动因素。继将不具发展优势的制造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又将其非核心业务实行服务外包,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又一个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契机。据推算,服务外包对GDP的贡献率是来料加工的20倍,通过服务外包所获得的GDP的增长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增长。

一、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印度等国。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约占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23%,比2010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49.8%,执行金额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45.8%。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增加,我国所承接的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外包增长迅速。然而,尽管中国服务外包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相对于印度、美国、西欧、日本等国,总体规模仍然较小。而且,存在着市场份额少、承接服务外包质量偏低的问题,因此,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二)服务外包产业分散,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我国服务外包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服务外包基地分散,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且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有21个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深圳、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各省市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本省的服务外包产业并建立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这种现状导致我国各省市在发展服务外包的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而且由于资源过度分散,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平台,因此,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企业数量及规模、服务质量以及人才配套决定其国际竞争力,如印度的班加罗尔有高新技术企业4,500家以上,其中有外资投资的有1,000家左右,奠定了印度在国际服务外包领域领头地位的基础。与此相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分散,规模小,而且偏向于硬件设施的配备,而技术水平低,缺乏软实力。

(三)接包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标准。近年来,我国发展起来一批优秀的服务外包企业,如东软集团、大连华信、浙大网新、中国软件、海辉软件、软通动力、博颜、文思创新等,但是企业的规模偏小。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平均人数为175人,大多数为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小企业,我国人数过万人的服务外包企业只有5家,而印度有20多家过万人的服务外包企业,其中Infosys等企业员工数已超过10万。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0%。2008年我国前20强软件外包企业平均出口额为4,130万美元,平均外包额54,913万美元,平均人数为1,510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不仅在规模上与国际巨头,如塔塔、Infosys等相距甚远,而且在企业管理、经营规模、开发流程、服务质量和资格认证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排名前30位的软件公司中只有20%家获得CMM4或5级水平认证,而印度有30家企业通过这一认证。CMM认证目的就是使软件企业的业务规范化,让企业的业务能力逐步达到国际标准化水平,是非常有效的赢取更多客户的途径。据调查,目前中国的软件企业中仅有1/4正在努力实施CMM质量标准,其中还有一半多的企业表示,通过CMM认证没有必要。反观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软件企业具有强烈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印度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及认证除了国际通用的ISO质量体系认证外,主要采用了美国体系及标准,即CMM软件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印度有七家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均通过了CMM5的认证。由此看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意识还很缺乏,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低下和外包业务的流失。因此,企业只有树立国际质量意识,切实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更多国外客户。

(四)服务外包市场结构不平衡

首先,从我国承接的国际服务外包来源国来看,我国目标市场结构单一,严重失衡。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发包方为美国、欧盟及日本,其中美国是全球服务外包的首发地和最大客户,占到了全球发包市场的2/3,欧洲和日本约占1/3。我国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中63.5%来自于日本,但我国只占日本发包业务的2%。我国仅承接欧美市场发包业务的20.4%左右,比重较低。由此可见,我国服务外包目标市场狭小且结构严重失衡,承接欧美等国大订单的能力不强。

其次,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倾向性。国际服务外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这类外包中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类服务,如基础技术服务、呼叫中心、系统应用服务等;二是业务流程外包(BPO),这类外包中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服务,如内部管理业务运作、供应链管理等;三是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涉及研发和设计。我国信息技术外包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应用系统开发和全球维护,但更多侧重的是硬件维护;BPO涉及物流采购、金融财会、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KPO主要是商务、影视文化、互联网以及动漫制作、设计、研发等领域。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为基础逐步向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扩展,其中ITO约占全行业的62.2%,BPO占23.4%,KPO仅占16.4%。

第三,我国服务外包仍以在岸外包为主,离岸外包较少。根据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服务外包可以分为在岸外包、离岸发展和全球交付。其中,在岸外包主要是立足国内市场,包括本国企业以及本土内的跨国公司,不涉及跨境业务。而离岸外包指发包方与接包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外包工作跨国完成,即本土离岸到跨境离岸。全球交付是服务外包发展的高级阶段,指服务外包企业可以提供全球外包服务,即在本土和海外设立分公司、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通过在岸外包、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反向外包等混合模式,获得全球范围内的交付能力。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外包目前较多的以在岸业务为主,主要是承接一些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离岸业务较少。

二、我国发展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但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新形势下,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已经出现,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机遇

1、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首先,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据国际数据公司测算,2011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1,221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4,100亿美元。众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将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从服务外包的产业价值链来看,BPO与KPO将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ITO规模将继续扩大,BPO与KPO将快速增长,甚至BPO将高于ITO市场增速。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金融危机后,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以及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衍生出各类服务外包领域;二是随着全球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产业服务业将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这必将长生大量的BPO项目,如金融、法律财会、物流采购、研发设计、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建造服务、旅游等都蕴含着大量的外包机会。此外,我国国内的服务外包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在岸业务的同时,必将延伸出各种离岸外包业务;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制造业体系内置的服务业必将分离出各种ITO、BPO和KPO外包;同时,政府服务外包市场前景也很广阔。

2、全球接包市场多元化趋势显现。国际服务外包的出现及兴起主要是源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大量转移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发达国家寻找接包市场时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即接包成本和接包能力。纵观世界上的主要接包国,印度以其大量的懂英语的科技人才储备以及国内良好的政策制度支持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接包国家,其接包成本明显低于欧洲国家,其接包能力也一直受到欧美市场的信赖,美国绝大部分发包业务是给印度承接的;爱尔兰则具有超强的研发能力,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接包国;墨西哥则仰赖其临近美国的区位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但是,近年来,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成本、经济安全以及分散风险的考虑,开始将部分服务外包业务发包给诸如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及非洲等国家,而在这其中中国具有明显的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与优势。此外,随着印度等高新技术人才成本的增加,印度IT服务外包发展渐渐进入了瓶颈期,这无疑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契机。

3、我国国内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及政策制度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我国基础设施优良、政局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商务成本低,再加上多年来货物贸易的积累和制造业的优势,为承接服务外包奠定了发展基础。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服务外包园区,对美、欧、日等国的发包商极具吸引力。而且,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国家将在政策制度、财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保护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我国政府还将给予服务外包企业许多政策上的优惠,例如减税、电信的变通等;另一方面我国有大量的人才储备。而且,我国拥有大批低成本且受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群体。据统计,2009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达到2,144.7万人,是美国的1.2倍,印度的1.3倍,为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面对的挑战。如果说服务成本低是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的话,则接包质量差则是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枷锁。同时,还面临着印度等国的激烈竞争,使我国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1、服务外包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画一条服务外包行业的微笑曲线,则KPO处于微笑曲线的高端,BPO处于中间,而ITO处于最低端,而我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研究表明,2010年全球KPO外包的70%在印度,仅有30%在我国及其他国家。我国服务外包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ITO领域,占全行业的62.2%,这明显是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而且不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面临印度、爱尔兰等国的激烈竞争下,我国的ITO发展前途堪忧。

2、服务外包行业适用性人才匮乏。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虽然有700万的大学毕业生,但是服务外包产业的专门人才仍然匮乏。因此,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受到了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数量不足、人才质量差距较大、人才适用性较差等问题的掣肘,尤其是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突出瓶颈。根据Gartner研究,我国从业人员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工作技能明显低于俄罗斯和爱尔兰等国。而且,有效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印度等国抢占服务外包市场先机,市场留存空间狭小。目前,服务外包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是主要服务发包国,而服务外包接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接服务外包的国家有印度、爱尔兰、加拿大以及中国、俄罗斯等,其中印度、爱尔兰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接包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以班加罗尔为支撑,印度通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不断拓展新的服务产业,已经从单纯的IT服务外包扩展到了呼叫中心、金融、财会、医疗、咨询、售后服务和设计研发等领域。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额的46%,以及全球ITO市场份额的65%,印度几乎垄断了欧美发包市场。

三、对策建议

面对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将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扩大我国服务外包的规模,提高我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这一过程中,印度的发展模式及发展理念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印度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把握价值链中端。虽然ITO占据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绝大比例,但是由于我国适用性人才缺乏的瓶颈以及印度等国的竞争,发展ITO尤其是KPO目前不具有可持续性。印度的服务外包发展于ITO,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其在该领域极具竞争力,我国要想在该领域与其竞争是不具有优势的,只能占据极小份额,艰难发展。而BPO涉及物流、采购、工程、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法律、金融和会计,这些领域对技术研发水平要求没有ITO及KPO高,而且我国人才结构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领域的要求。

(二)以在岸外包为契机,发展离岸外包。与印度不同,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鉴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不成熟,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现状,因此,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可以先立足在国内市场,通过承接国内企业及国内跨国公司的发包业务,随着服务外包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一步步过渡到离岸外包和全球交付模式。

(三)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吸收外资和进行跨国并购。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存在缺乏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经验,又缺乏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外包品牌,承接高端外包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当积极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导向,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力度,鼓励外资向软件信息、研发、设计、金融、物流采购、咨询等服务业转移,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渠道、技术和经验扩大我国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带动本土服务外包企业成长。目前,我国服务业外资占中国每年吸收外资的比例不足30%,其余集中在制造业。而近年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明显特点就是外国服务业直接投资和软件外包的迅速发展。吸引服务业外资,可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服务外包提供坚实基础。因此,我国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推动我国服务业的结构高级化,为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出口结构优化提供坚强后盾。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满足市场对企业规模的需要,欧美等发包国比较信赖大规模企业的服务能力。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布局,收购海外公司打造了全球支付能力,而且会直接带来当地业务和客户,也有利于打破人才瓶颈的制约,并购公司就是并购了人才和团队。

(四)建立有效的适用性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高校教育的培养不仅应重视单独的软件等技术人才和单独的国际语言类人才的培养,而应将技术的培养和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形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加强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力度,如高校等教育机构与国内企业、跨国公司合作,加强校内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校外的管理培训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1]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09.

[2]樊永刚.印度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增加就业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对外贸易,2009.

[3]鲁丹萍.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提升温州经济发展水平[J].国际商务研究,2010.

[4]刘振华,张军.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推动服务贸易科学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2009.

[5]吴竑.承接服务外包: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J].对外经贸实务,2009.

[6]王燕妮,王利群.印度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

[7]朱胜勇.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我国的比较与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