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分别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经桡动脉PCI治疗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95-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亦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尽早、充分、持久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2]。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2008年8月~2011年12月本院分别应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探讨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明确诊断,且同意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136例患者根据手术途径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桡动脉组66例,股动脉组70例;桡动脉组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41~76岁,平均(56.6±7.5)岁;其Allens实验均呈阳性,血流动力学稳定。股动脉组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6.1±7.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排除严重肝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给予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经桡动脉途径入路患者常规选择右侧桡动脉侧穿刺,经股动脉途径入路患者于右侧股横纹下2 cm股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两组均按标准方法及标准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病变血管特点选择指引导管、导丝和球囊支架,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进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术后桡动脉鞘管予以立即拔除,止血夹局部加压包扎,常规4~6 h逐渐减压,术后8~12 h后完全撒除止血夹。股动脉组术后4~6 h予以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15~20 min后,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6~8 h,于术后12~24 h解除。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标准为:血管靶病变处(IRA)残余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桡动脉组出现穿刺局部血肿、皮下淤血、桡动脉痉挛、尿潴留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4/66);股动脉组出现穿刺局部血肿4例、皮下淤血3例、腰部疼痛2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尿潴留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3/70);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PCI治疗能够尽早、充分、持久开通闭塞血管从而有效限制坏死心肌并激活钝抑心肌,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传统的PCI术一般都是通过穿刺股动脉的途径完成,但是由于股动脉需解剖较深至部位,周围神经、血管多,穿刺时易损伤周围神经、血管,术后穿刺口局部压迫时易引起严重低血压或迷走神经反射性缓慢心率等并发症,术后须延迟4~6 h方可拔除动脉鞘管,且需严格平卧24 h,从而造成患者腹胀、便秘、腰部疼痛、烦躁不安及排尿困难等不适感觉。因此,股动脉途径入路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4]。

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改进,介入科医师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丰富,以及患者要求的提高,使桡动脉途径手术成为可能并被患者接受。与股动脉途径相比较,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神经、血管,且桡动脉管径较细而易于压迫止血,不会对围术期强化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造成影响[5]。另外经桡动脉途径手术后能够立即拔除鞘管,无需卧床制动,使因股动脉途径长时间卧床制动引起的腰部疼痛、排尿困难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得以避免[6]。本研究结果显示,桡动脉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同样能取得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优异疗效,同时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经桡动脉途径亦存在不足之处,如容易出现动脉硬化、主动脉扩张、血管痉挛、血管畸形、心腔增大,从而使引导管无法顺利到位,以及对慢性闭塞、分叉病变等复杂的冠脉病变往往会使手术的难度增加和使手术的时间延长等。

总之,应用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等优点,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 内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2.

[2] 甘立军,张春卉,张猛,等.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AMI的疗效与安全性[J]. 山东医药,2010,50(49):30-3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4] 葛恒松,周兵,周长高.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2):1514-1515.

[5] 梁振月,廖文凤,郑小珍.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 微创医学,2012,7(1):88-90.

[6] 黄业清,翁羡吾,杨立华,等.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J]. 微创医学,2009,4(5):536-538.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