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型及临床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概述

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确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定义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改变,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

分型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生于绝经期后妇女,属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男性患者比例增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反,属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目前骨质疏松各类型中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Ⅰ、Ⅱ型特点比较见表1。

临床表现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主诉特征,疼痛的部位以腰背部为主,后期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以是全身骨骼疼痛,或者髋、膝、腕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骨转换加快,骨量丢失加速,骨小梁破坏增加,骨支撑结构难以承载相应的应力(如重力、肌肉的牵拉力等)所致。这时轻微的力量就可以导致骨折的发生,当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波及椎管,导致脊髓和神经损伤时,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或肋间神经痛等症状。因而疼痛可以作为骨折阈值的临床指征。

身材缩短、驼背是骨质疏松症另一重要的体征,是脊椎椎体发生慢性累积性压缩性骨折的结果。骨质疏松发生时,椎体内骨小梁被破坏,数量减少,椎体支撑能力下降,容易受压变形,呈现楔形或双凹状,椎体高度下降。病变可累及多个椎体,经过数年逐渐出现身高缩短。活动度和负重量较大的椎体,如T11、12和S3,变形显著或者出现压缩性骨折,可使脊柱前倾,背屈加重,形成驼背或者侧弯畸形。驼背的程度越重,腰背疼痛越明显。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并发症,因骨的显微结构破坏而引起,即使没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也易引起。它好发于松质骨较多的部位,如椎体或跟骨;或者应力较集中处,如桡骨远端、股骨上端、踝关节等。骨折给老年病人造成的痛苦最大,并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其导致的并发症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