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整体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体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1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04-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其发病危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是老年人常见的急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迅速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能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2]。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3]。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内支架置入术51例患者,对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采取整体护理和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以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该诊疗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1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整体护理组(A组)和常规护理组(B组),其中A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0~74岁,平均58.4岁;B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51~80岁,平均57.2岁,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约在70%以上,双支或多支病变21例,单支病变30例,上述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1.2 手术方式

在局麻下,经皮右(或左)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医师以特制球囊导管扩张病变部位,然后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病变部位,使狭窄部位扩张,血流增加,置入心血管支架,之后将支架永久嵌入患者冠状动脉内膜。

1.3 护理

A组患者以整体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负责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护理方案,不但要考虑疾病、生活等方面的护理需求,还要对其心理需求给予重视和评估以有效满足其合理需求[4]。B组患者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并发症的情况、运动和饮食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均参加相关培训,护理内容具有统一性。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3.1 术前护理 术前1 d给予腕部及双侧股动脉区备皮(以免桡动脉穿刺失败时改股动脉),做好造影剂碘皮试和术后应用的抗生素皮试、术前心电图检查及各项术前检查。术前4 h禁食禁水,进入导管室前排空膀胱。患者术前一般均有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与手术有关的知识,认真倾听患者顾虑,有的放矢地解决患者问题,帮助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介绍患者认识病房中手术成功的病友,交流经验,令其对整个手术过程了如指掌,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术后患者需卧床24 h,练习床上大小便。

1.3.2 术中护理 将患者于手术台上取平卧位,建立静脉通道,予心前区及心尖部贴除颤电极,床旁心电监护,除颤机备用,以防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时发生意外,连接压力表并调零点。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并记录球囊扩张时间。在术中密切观察情况,及时汇报病情以配合医生而保证手术安全。术中准确记录肝素给予、追加、结束时间及造影剂的剂量等。

1.3.3 术后护理

1.3.3.1 一般护理 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24~48 h,定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患者穿刺处上肢制动8 h,适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水肿发生,定时观察手部末梢循环情况[5];指导并帮助患者活动健侧肢体,按摩腰背部肌肉,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3]。严密观察每30 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有无心绞痛复发、桡动脉穿刺点渗血、出血等情况,平稳后可改为每1 小时一次,测体温每4 小时一次。24 h内应饮水在2000 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禁食胀气食物,如牛奶、豆类食品。

1.3.3.2 基础护理 术后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食、服药,给予床上擦浴。给患者安静的环境,各项操作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干扰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安定等镇静剂,以确保患者睡眠良好,以利康复。

1.3.3.3 饮食护理 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多饮水,禁烟酒,保持排便通畅,以利于造影剂排泄,改善心血管发病危险因素,避免增强心脏负担。

1.3.3.4 穿刺部位的观察 术后3 d内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肢体末梢血运,观察颜色、温度、有无疼痛、发麻、发凉等,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3.3.5 防护并发症 (1)术后24 h内及2周内容易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要遵医嘱给予合理的抗凝治疗,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剂,每周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同时注意、呕吐物等有无出血倾向。情绪紧张往往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持续剧烈的冠状动脉痉挛会引起支架同血栓反聚集、血栓形成或血管闭塞,要做好恰当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悸等,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2)术后易发生低血压,可能与患者紧张、禁食、禁饮、术中失血、术中及术后应用血管扩张剂等因素相关,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24 h内至少保证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 ml快速静脉滴入,回病房后应暂停输入血管扩张剂,如必须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在补足血容量之后。(3)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多于拔出动脉鞘管压迫止血的5~10 min时发生,因此介入手术前禁食以4 h为宜,术后要补充液体,以葡萄糖溶液为主,以免血容量不足,引发过度迷走神经反射。拔鞘管后30 min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面色、表情等,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如有上述情况立即予以吸氧,取去枕平卧位,遵医嘱静脉推注阿托品1 mg、多巴胺10~20 mg等。

1.3.4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睡眠充足,适当运动,绝对戒烟酒,适当活动,遵医嘱规律用药,一个月后复查,定期来院复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凝四项及INR值等。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时,要立即和医生联系。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射等)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差五个等级,总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护理后,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并有年轻化趋势。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冠脉介入治疗广泛应用,其成功除取决于术者具有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外,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6]。整体护理模式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把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作为一个整体,相较于传统护理提供片段式的照顾,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7]。本文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秀芳,杨继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5):155.

[2]倪青.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738-739.

[3]马惠贤,古永华,朱洁.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10-211.

[4]任芹芹.整体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6):43-44.

[5]乔彬,孔岩,房玲.13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产业,2012,9(7):57.

[6]张艳红,邓梅珍,伦爱美,等.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72-73.

[7]陆燕.整体护理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的体会[J].安徽医学,2013,34(4):499-502.

(收稿日期:2013-10-11) (编辑:韩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