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尊重生命个性 培养合作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尊重生命个性 培养合作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说,这是顺应时展、尊重生命个性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选择,对教育的转型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认识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初级培养目标,主要是训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则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能力的交换与互补,而学会探究则是现代教学追求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最高目标。三者是层层递进关系。教师要把握好这一链条,循序渐进。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学习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是顺应式的认识机制,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后者的认识机制是累积中的同化,它引起认识结构的量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不能排斥接受性学习,二者应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

3.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对传统教育与学习观念的绝对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几个普遍性问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要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预设教学程序,缺乏对学生兴趣及个性特点的关注。其结果是教师节节课慷慨陈词,而学生的思维却长时间处于麻痹或停滞状态,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既轻松、又痛苦的感觉中逐步丧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恰恰是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出发,发挥其自我教育潜能,引导并激励其内在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践建议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单一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过去教师是课堂的主宰、知识的权威,威严而令人敬畏,句句话不容置疑,诸多问题皆是自问自答,偶有提问也不过是“请君入瓮”。新的学习方式呼唤新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勇于走下讲台、贴近学生,与之对话沟通、碰撞共鸣。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建立以交流合作为目的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与宽松的教学气氛,是实现教学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化的前提。

2.教师要为学生打开思维枷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解放思想,把学生推向课堂的前台,扮演教学的中心角色。教师对所要阐述的问题不要轻易说出结论,要有意识地设置疑问,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问题的诱导下,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进行猜测、分析、推理判断,主动寻求结论,进而提出新的疑问,在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利用知识、主动思考探究的思维习惯。要想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由自主而至自觉的转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可尝试依照以下五个步骤展开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意境。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以兴趣引发志趣。(2)把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发展个性的良机。让他们充分释放思维积聚的能量。(3)适时地进行启发与诱导,通过点拨,使学生掌握发散与聚合、类比与联想、直觉与想象等思维技术,打破其思维定势,促进其思维观念更新。(4)鼓励发现与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探索的成果中获得欣慰和满足,并以此补充他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思维培养的良性循环。(5)要对每个学生的发现与创新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与之交流对问题的理解及思维变换的技术,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次探索打好基础。这五个步骤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益于教育的内化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在自主与合作中实现知识系统的优化重建。从建构学角度来讲,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构建对事理的理解的。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经验和知识结构,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这就为参与者提供了对他人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反思推敲和交流的条件,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使他们可以吸取他人所长,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要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有价值问题,协调组织起有效的交流合作,作好合作交流过程的引导,并对合作交流的结果做出最终的科学评价。

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提及。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这种交流与合作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教师的导学方向,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设定、重点难点的设置还是预设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化。其次交流合作的组织应该是有序的,要把握好展开合作的时机。不能满足表面的热闹,要切实达到通过交流形成知识能力互补,进而获得新知锻炼思维的目的。第三,交流合作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同桌之间、帮学互助对象之间、学习小组之间,可以是口头的,亦可是书面的。

4.在交流与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交流与合作本身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了思考结出的果实,这必然能引起他们进一步的质疑和解疑的兴趣,于是新的探索过程就开始了。教师要适时把握每一个可能迸发智慧火花的思维发展时机,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不断提高学生对交流合作结果的期望值。例如在学习古代诗歌单元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从唐代诗歌中的边塞诗、田园诗、思乡诗中任选一个主题,按以下步骤完成。一是课外阅读并选取三至五首作出初步的分析鉴赏,形成书面文字(自主)。二是以同一选题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使每一位同学通过相互阅读扩大材料的占有量,实现信息的相互补充(合作)。三是引导各小组同学总结出该类诗歌创作艺术上的归律性,并鼓励新的观点和见解(探究)。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省却了老师条分缕析的讲解,自己就得出了许多具有概括意义的结论。

(作者单位:永清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