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情感整合语文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情感整合语文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他促进学生个性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使命,它培养出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也只有基于情感整合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走进学生,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

一、以情感为统领,整合教材

苏教版的教材,以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主要内容,充分凸现了语文的人文特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现成材料。语文老师,一定要挖掘生命滋养之源,浇灌学生心灵,整合学习素材,设置情感教育的点,架起畅通作者(文本)与学生(感悟)的绿色桥梁。

如在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用必修二“珍爱生命”中的板块进行。板块中《我与地坛》的解读就可以给学生很好的启迪。诗人原野这样说过: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如何把握幸福去创造生命的美好呢?史铁生也是这样表白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眷恋、珍爱生命,这是个必然,因为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对生命的鄙视、懈怠,对困难、坎坷的低头都是对自我及生命的亵渎。当然在解读的过程中,如果配以贝多芬的《命运》、刘欢的《从头再来》等主题相同的音乐,在澎湃学生生命的热情上会起到更理想的效果。

人的生命既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社会的。有位科学家曾这样说过:“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承担责任和传播阳光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号角,为你长鸣”的三个板块就是是围绕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题展开的。文章的主角上至总统卿相(林肯、屈原、文天祥),下至平民百姓(五人、鞋匠、车夫),甚至是流放的囚徒。然而所有人的所有故事无非围绕一个主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一个人为了什么而活,便有可能为了什么而死。反之,一个人为了什么而死,也可以见证他是为了什么而活。文天祥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活着,屈原为了理想而活着,西伯利亚的囚徒为了自由和光明而活着,林肯为了国家统一和民主平等而活着……而最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为了各自的人生目标而死去,彰显了生命的意义。从他们的身上,学生可以学到从自爱到博爱、从修身到济天下的丰盈人生态度并内化为一种人生渴求,去仰望的生命高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中人”。社会联系如此紧密,人是社会的人,处处离不开交往。《老王》《藤野先生》《陈情表》《项脊轩志》等文本的整合,可以启迪学生如何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如何珍惜亲情、友情,如何学会感恩。

对教材文本的整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灵活、要有创造性,同时更要充分运用影视材料、网络等教学资源,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以情感为统领,营造“感动”的课堂氛围

“天地不言,四时有序”,教者喋喋不休的形象分析,只能让学者昏昏欲睡。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架设通向文本的“桥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形象对话激活感动,才能走进智者的心灵,才能促进自我精神的成长,从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课堂其实是“自我”和“本我”的对话,实质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在其中老师应该努力营造“感动”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敞开心扉与作品进行对话创造条件。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的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这种激活就是让学生探讨,在探讨中寻找文本理性的光辉。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学生就可以去思索:史铁生由何得到生命的启示?这也是《我与地坛》的光芒所在。地坛里的生命虽然平凡、卑微,但是它们生存着、活跃着,它们展示的是缤纷的世界,诉说的是美丽的生命。这给予史铁生启迪,让他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

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并写下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超越,不断的成长。思维的火花是绚丽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定会形成共识,生命的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消极颓废,而应该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那份喜悦。

这份精神上喜悦能有效缓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让学生充实自己的生命内涵,构筑坚实的精神家园。

三、以情感为统领,构建活动体验的大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唤醒情感要走进生活,在大语文课堂中谋求发展。大语文课堂提供学生广泛的体验空间,正如建构主义者认为的那样,自主发展是建立在经历性的体验过程之中的。体验是一个涵盖着“感受、理解、表达”以及“建构并生成新意义”的一个内隐的综合过程,是在特定的氛围中,知识内化、经验升华、反思建构的过程,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因而要充分利用这一过程的特点,进行“情感”的有效渗透。固然,这种体验过程必须坚持、突出“语文”教学的原则,把文本阅读与思维活动、情感体验与创新性体验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诸如,诗歌朗诵体验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陶冶性情,形成一种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课堂体验活动中,我们将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让“语文”和“生活”得到融合,激活了生活积淀,感悟了生活真谛,优化了精神世界。

基于情感整合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生命教育的渗透,是一种活力。处于课堂主体的学生从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一种内心的平和、精神上的超越、人格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