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呼唤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呼唤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以为是“软作业”,不需要检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独到体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去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一学期下来,事倍功半。

关键词:理解;比较;释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一、读中理解

由于小学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阅读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多读、巧读,读出学问,读出兴趣。有时面对学习中的难点、关键点,组织学生读一读,比教者苦口婆心地讲解要好得多。

在一年级(上)35页第4题:照样子接着画。这其实是规律的教学,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子讲“规律”这个词,显得比较生硬。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带领学生反复读,出于读的惯性,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说出接下来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再揭示它的变化规律,学生接受起来就好多了。

再如二年级(下)一道题: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8分米,最多可以做几条裙子?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思维是认为求“几条”才是要求。这时老师就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分组读、个人读,通过多读,重音读“最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最多”是一个要求。

这样抓住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题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读中比较

对比学习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读中比较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对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一年级(下)学习了求总数和部分的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两类题目不能很清楚地区分,我就同时出示这两道题目:

学校买来21台吊扇和16台台扇,一共买来多少台电风扇?

学校买来吊扇和台扇一共37台。吊扇有21台,台扇有多少台?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反复读,学生对总数和部分问题的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解题错误也会随之减少。

三、读中释疑

读中释疑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从而通过读来解决疑问。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例如,“写出四个个位上是4的两位数”。这道题中“限制性条件”共有四个,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个词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质疑。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说。通过读中释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数学阅读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还是概念教学、计算过程、逻辑推理,都会应用数学阅读。教师只有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学生数学阅读的培养,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的效果。读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培养了一种学习能力,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才有创新可言。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实施应遵循循序渐进,阅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数学阅读成为理解数学、创造数学、生成数学思想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读“数学”。

参考文献: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