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运不忘建设者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运不忘建设者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奥运不忘建设者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凌晨,举世瞩目的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举行。在运动员代表宣誓之后,现场灯光变暗,奥运会赛艇项目5枚金牌获得者雷德格雷夫在500名参与过奥运场馆建设的工人的夹道欢迎下,将火炬交给点燃圣火的7名青年。

邀请建设者观看开幕式这一充满人性的举动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其实,这样人性化的举动在北京奥运会上也有体现。

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在“鸟巢”体育馆的钢架构件上,能看到焊工的名字。

“鸟巢”体育馆的外形结构由复杂的钢架构成,建造时,焊接工作尤为重要。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优秀焊工集结一地,经过培训和精挑细选,选出了450多名焊工负责“鸟巢”建造中的焊接工作。

过去,往往可以通过调整构件位置,让焊工操作时舒服一点。比如遇到要仰脸焊的情况,可以把构件翻过来焊接。但这一次不行,构件的巨大以及结构的复杂导致工人只能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焊接。焊接时,钢板要加热到150摄氏度以上,工人们个个穿着厚实的工作服,在夏天的烈日下忍受着高温的烘烤。仰脸焊时,不时还会有焊渣掉下来。这样复杂的焊接过程还不允许间断,否则可能出现裂纹、夹渣等问题。最长的一个焊接工序耗时17个小时。当然通过换人等方式,工人可以得到休息,但无论如何,这对焊工的技术、体力甚至责任心都是挑战。

鸟巢的构件上镌刻着每一位焊工的名字,通过这种方式,数百名普普通通的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微小痕迹。这痕迹也许不是所有人都会看到,却永远不会磨灭。

妙用提示

英雄离不开平凡人。壮观的奥运场馆离不开建设者的默默付出,风光无限的奥运冠军离不开教练、医疗保障团队的支持,家喻户晓的明星歌手举办成功的演唱会离不开乐队、伴舞的配合……英雄人物叱咤风云光彩照人的一刹那,从根本上讲是由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用汗水升华而成的。英雄离不开平凡人,对于平凡人,我们需要的不是肤浅的表面上的尊重,而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认同。

【拓展材料】

打不死的老虎

有一个戏班子,下午要唱《武松打虎》这出戏。扮老虎的演员中午喝了酒,下午带着醉意就上场了。看见戏台上的武松三拳两脚把老虎打死了,观众们纷纷鼓掌。可过了一会儿,老虎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老虎怎么又活了?武松也不知道,只好再打一遍。可是打倒以后,过了一会儿,老虎又站起来了!

看来,没有“老虎”的配合,“武松”想做英雄也很难。

暴雨中的人情冷暖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凌晨,北京迎来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这场暴雨导致北京地面交通系统几乎瘫痪。

机场里,8万多名旅客滞留。在最需要出租车的时候,首都机场却连一辆出租车的影子也见不到。看到滞留机场的旅客在微博上发出的求助声,北京网友自发组织起爱心车队前往机场,免费搭载滞留旅客到市区。网友“何恩培”说:“60年一遇的暴雨让我有幸体验志愿者的温情。凌晨3点30分,我走出候机楼,迎面站着一个气质美女,背后停着一辆开着双闪灯的奔驰:‘去城里吗?免费送。’再看后面,一排车子打着双闪灯等着接送旅客。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暴雨中的爱心车队令人心中暖流涌动,但也不乏“借雨发财”的人。多位网友发微博抱怨出租车司机、酒店漫天要价,让人心寒。

网友“信王军”说:“昨晚的暴雨让不少人大发‘天灾财’,大家一起来谴责三元桥某旅馆。机场大巴只能开到三元桥,许多旅客决定在此住一晚,于是宾馆将房价临时抬高到2160元一晚。”

网友“马琳”说:“我拦了好几辆车,却都飞驰而过。有一辆停下的,司机说从三元桥到国贸要100元。这段路原本只要20元的,司机却大言不惭地说多少年你才被这么黑一次,让人相当无语……”

一夜暴雨,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妙用提示

做人应有道德追求。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个人如果被物欲蒙蔽,就会慢慢丢失这“四心”,只有“贤者能勿丧”。暴雨面前,有人选择做志愿者,无偿接送滞留旅客,也有人选择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借机抬价,大赚一笔。前者毫无疑问是贤者,后者虽然能赚到钱,却失守道德底线。在灾难面前,人们往往才能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北京“7·21”暴雨正是一场这样的灾难,它能让我们审视内心,让我们明白做人应有道德追求,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宁静。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5月14日开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天22时30分在央视一套首播。本来,无论是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但它出乎意料地走红荧屏,引得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

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吃”的故事,展示了中国普通家庭的人生百味。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回来时,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中又只剩下这对老人。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让不少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导演之一的胡迎迎表示,每个人在舌尖上都有自己的一份回忆,“我在拍青团的时候,就融入了很多我对外婆的感情。”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一评价,指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所在。

妙用提示

永远的乡愁。《舌尖上的中国》说的是美食,但感动观众的是寄托在美食中的乡愁。“浊酒一杯家万里”,当年范文正公在边关喝着“浊酒”,却举杯消愁愁更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激增,中国正快速地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客居他乡,举目无亲,许多“新城里人”内心深处的乡愁是刻骨铭心的。有人说,现如今打电话方便、发短信快捷,甚至可以视频聊天,乡愁早已成了过去式。但《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轰动告诉我们,乡愁,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画像看世界

2012年5月11日,北京女孩凌一凡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凌一凡的外公今年86岁,春节后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个残酷的事实,老人心中存有遗憾——自己一直向往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但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出远门了。

凌一凡知道外公的心思后,灵机一动,给外公画了一张画像。5月11日,她发了一条微博:“外公病重,医生说时日无多。他很少旅行,现在也来不及了。我给他画了这张肖像画,希望你能够把它打印出来,拿着它,在你所在的地方留个影,让外公看看这个世界,就如同他到那里去了一趟。”凌一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外公开心,了却人生最后的心愿。

微博发出后的一天之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传回了上万张照片,合影来自至少20个国家。泰晤士河、墨尔本、柏林墙、海拔5000米的东达山……虽然外公从来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但是他的画像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影像。不少网友还在传回的合影中附上文字祝福外公早日康复。有一张照片中,网友举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外公加油”。几岁大的孩子拿着画像在自家的阳台上留影,并留言说:“爷爷,这里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但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这里最温馨。”

网友的热情让凌一凡充满感激,殊不知网友们的心中也是充满感动的。为了一位病中的老人,爱心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这样一种共鸣激发了人们的爱心。

妙用提示

爱,引发共鸣。一条微博为什么会在一天之内收获上万个回应?因为凌一凡有“爱心”。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凌一凡“老吾老”的爱心,引发了上万个网友“及人之老”的共鸣。请相信:自己有爱心,世人才会有热情;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他人的爱心,世界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