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汉 关于1.5线城市的向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国,我们将城市用一线、二线、三线这样的等级划分,虽然这样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房地产市场,但已经被接受成为现实的评判标准,被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座城市在综合经济实力(金融、商贸、服务、科技、对人才的吸引力)、城市发展与规模(建设水平、人口面积等)、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综合实力占据了中国大陆前四。二线城市则没有固定的划分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或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及人均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标准划分。
当任何一个个体被设定在某一标准中,其结果一定是它一定是要争取进步和进入上游。所以当2012年初,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把武汉等9个城市评为中国1.5线城市,立刻吸引了二线城市的全部兴趣。做为华中第一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在历史上有着各种美誉的,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辖市——民国时期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显然,相对于其他省会城市,武汉从根基上是强过绝大部分城市的,武汉更是对这一新的概念跃跃欲试。
而一时间大家更是议论纷纷,毕竟在中国一个城市的定位多少会关乎于它之后可以得到各种关注,甚至包括行政和财政政策上的倾斜。
观点?
武汉在路上?
作为华中第一大城市,拥有丰富的水力和地理资源、九省通衢的交通便利、曾经的商业重地以及自古就有口碑的聪明能干,晋升1.5线城市完全绰绰有余,甚至有一天成为一线城市也不是不可能。
武汉在?
仅仅一个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的评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座城市的发展和价值是不能只依靠一条线索。房地产确实是目前拉动GDP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显然作为城市评估标准并不单独成立,如果仅仅以经济指标为唯一的判断标准,那武汉也许连二线城市也不够。而武汉历史上所积累的优势已经在时代的变迁中渐渐消失了。
举一些最具体最细节的例子:检测一个国家的标准是你的盲道有多长,你为残疾人铺设的道路有多宽?这是为什么一个只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能超越中国成为一个先进国家?因为它人性,它更清楚如何让它的国民在生活中被满足,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