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创业教育的目标,探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具有高技能和创新工作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有更广泛的需求。对初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来说,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创新潜能,挖掘创业潜力,为他们的创业做好前期教育,避免由于自我定位和市场定位把握不准而导致的创业失败。在创业过程中,自信、积极、前瞻和个人的努力是降低风险,实现创业梦想,体现自身价值最有效的支撑。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个概念,它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本护照”,在国家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冒险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意识、经营管理、危机管理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通过系统的教育手段,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主流。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主流或非主流教育框架下的年轻学生,需要经过一些诸如大学生创业论坛之类的讨论会来认清自身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或者创业战略;同时,学生必须掌握比书本上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乐观的精神来计划将来,并坚信用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好这一切。自信、自力更生、自主管理是毕业生需要和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这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石。美国教育专家曾经指出,21世纪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将创业技能通过系统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创业与职业规划教育,教授学生应聘技巧和职场生存法则,提供机会使学生参与到创业项目中,引导他们制定可行的创业计划。
与国外创业教育的现状相比,我国大学校园内的创业教育发展滞后。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学生被过分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了学生不闻窗外事的成长习惯,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的关注。在高校学生毕业后,没有转变就业观念,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和心理准备,造成了学生空有创业热情,却缺乏有成效的创业方式,最终造成创业失败。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已经开展了多起“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二)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创新与创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常态行为。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和热情,引导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投身创业实践,加快创新创业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构建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高校创业教育对提高学生创业素质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业心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一)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知识是实施创业活动的基石,是发挥创业能力的工具,在创业活动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创业知识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知识,这是从事某项专业和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二是商业知识,这是保障创业成功的基础,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三是综合知识,包括法律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创业知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强化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年轻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一旦创业激情被点燃,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但是激情一旦褪色,很多创业者要面对寂寞和挫折,很容易对前景失去信心。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进取、执著向上的创业精神。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应当贯穿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勇于创业,敢于突破。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心理。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省时度势,把握时机,出手果断;具有经营头脑,有丰富的营销手段,善于危机处理,有优秀的领导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作为女学生创业者,在心理素质方面与男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如缺乏商业人脉,经营管理意识不如男性,意志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短缺等,但是女性的善于沟通,有亲和力也是自身的优势,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形成温情效应、回头效应。因此,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培养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不能将创新持续下去,是否可以应对市场需求,推陈出新;二是能不能将创新意识与周围环境结合,把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三是能不能将创业活动的各个要素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为自己的创业活动服务;四是能不能对自己的创业活动进行长期规划,合理制定分期目标,并逐步实现。因此,创业素质贯穿整个创业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旨是创新教育。创新是创业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创业教育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的继续,但是中外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差距仍然很大,创业教育目前仍是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大学生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因此,创业教育应当首先着重于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正确的定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是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学生在创业素质方面与本科以上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利因素,针对这些不足,为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竞争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针对不同的受业群体制定不同的创业教育组织结构。
(一)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创业教育体系。随着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创业教育陆续在国内高校校园兴起,许多高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创业活动。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优秀毕业人才,就必须要用积极的思想来重视创业教育,确立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组建创业教育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国内高校开始小范围地组建一些领导小组来辅导学生的创业活动,但无法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和可持续化的教育活动,无法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长期有效的辅导,无法对学生创业的后续行为进行跟踪扶持,因此,高校应当组建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强调机构的系统研究与科学规划,加强创业教育的管理与科研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和技术保障。
(三)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创业教育内容。社会经济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创业教育内容需要持续不断地更新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相关知识,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教育、危机管理教育、创业素质教育等相关教育。创业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和创业环境分析,形成有特色优势的创业课程,丰富创业教育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保持大学生先进的创业理念。
(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合理教育课程。大学生的构成群体不具有单一性,高职大专和本科以上学生在教育体制和知识掌握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制定创业教育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受业人群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打造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师资队伍,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规划。
(五)举办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不应当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教育机构应该深化教育课程成果、模拟创业教育实践、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等活动,例如举办创业交流论坛、创业成功人士讲座、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使创业学生从多角度巩固创业知识、了解创业环境,放大创业教育功能,加速创业教育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2.日照大学科技园)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思考.2009.2.
[2]佚名.探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教育资源库,2009.4.
[3]郑解,刘冰峰.论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科技创业,2007.1.
[4]格雷厄姆.创业教育.澳大利亚皮尔森教育集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