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来,江油市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三农”工作先进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市,获得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一等奖。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记者:2011年绵江新农村示范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46亿元,增长50%以上,特别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0800元,增长26%左右,增幅很明显。我在大康镇星火村马兰种植基地、西屏乡獭兔循环产业生态园实地调研印象很深,没有想到作为传统工业市的江油农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
宋开慧:其实早在2007年,江油市委、市政府就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全市蔬菜、獭(肉)兔两大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生猪、优质林果三大传统主导产业的“2+3”大产业、大基地、大带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大市。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发展战略,是因为江油的地形地貌90%以上是丘陵和山区,只有10%的平坝,全市88万多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近60万,两极分化严重。同时,经过科学分析,对比仁寿、安岳、三台、射洪这些百万人口的农业强县,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抓住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培育多元带动主体,引导农民广泛参与是江油版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显著特色,在这方面,你们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宋开慧: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首先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带动。目前,全市已培育和发展了清香园、皇钦沅、五洲农业、德华皮革、恒源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覆盖了蔬菜、粮油、林果、獭兔、生猪产业,形成了完善的种子(种苗、种畜)提供、产品加工、冷藏保鲜、物流配送产业链条。目前,全市有绵阳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8家,带动11.5万农户,建成40万亩种植业基地、2000万头(只)养殖基地。其次,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全市共培育了生产联合、资金股份、土地股份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20个,组建了蔬菜、獭兔两个产业合作总社,社员总数达到3.5万余人,带动农户7万多户,建成基地32万亩,为农民创收19.8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3万元。第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九岭蔬菜、武都香葱、新安水果等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此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平台、种苗繁育基地、产品加工基地、物流中心的产业带动载体,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区。
农民主体作用调动起来后,潜力大得很。拿方水乡西林村来说,政府投入200万元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全村老百姓主动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草莓种植,现已建成草莓基地近千亩,突出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仅此一项,就使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跃超过万元,成为当年全市的3个万元村之一。
创新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记者:这几年来,你们是如何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
宋开慧:首先是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政府大规模持续投入。过去的做法不但没有持续投入,而且投入也很分散。
中央、省、市都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因此我们编制预算时,不但持续投入,而且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同时,整合国家、省级项目资源,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算下来每年都有数十亿元的投入。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来说,近3年全市整合项目资金累计投入86亿元,完成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硬化乡村道696公里、机耕道425公里;实施土地整理18万亩等。这为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是持续探索机制创新。一是完善利益机制。就是说,全面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市场+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二次、甚至多次分利制度,保障参与农户享受到最大利益。二是深化组织模式,成立了江油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江油市现代农业獭兔产业园两个管理机构,挂牌九岭镇和西屏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赋予跨乡镇区域的产业发展管理职能。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我们探索了资金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比如在獭兔产业发展上实行社员资金入股、共建小区、统一饲养、统一核算、“保底+二次分利”模式发展养殖合作社19个。而在大康镇星火村实行土地股份合作,以村组建农业(种植)、养殖、劳务三大公司,统一公司化经营,按股分红,实现农民增收。201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多元。
记者: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起点和归宿,闯市场离不开品牌,这些年你们打造了哪些全省及全国知名品牌?
宋开慧:到目前,打造了“江油蔬菜”、“江油獭兔”、“江油仔猪”、“中坝附子”、“中坝酱油”等系列全省及全国知名品牌。
“十二五”的目标是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
记者:通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商品蔬菜基地25.8万亩,成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强县;年出栏獭(肉)兔达到600万只,成为西部獭兔第一县和国家级标准化獭兔养殖示范区;能繁母猪数量已超过10万头的发展目标,年产仔猪200万只,出栏生猪80多万头,已成为四川种猪繁育大县,被列为全省畜牧产业20强县等。应该说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果斐然,从中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宋开慧:是的,成效比较显著。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150元,增长1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也达到了20多个。这5年我们获得的农业奖励确实囊括了省、市两级所有奖项,2010年还获得省上农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奖励。我们也及时总结了发展经验。首先,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发展放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首位来抓。第二,要明确思路,正确决策。我们坚持不搞“小而全”,而是注重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现代化,突出抓好几大特色主导产业,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适应大市场,凸显规模效益。第三,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记者: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是江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夯实“三农”工作?
宋开慧:最近,我们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一次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老百姓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江油是全省唯一的全国20个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等这些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优势产业,密切农户和公司、产业基地的联系,争取用5年时间实现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江油素有“李白故里”、“特钢新城”的美誉,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如今,江油市既是新兴的工业强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市。市区兴建了国家农业部川西北仔猪交易市场、九岭蔬菜物流配送中心、火车站粮油产品交易中心、双河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等大型产地农产品批发交易平台,年交易额达12亿元。农产品已获得5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食品认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产品注册商标54个,创省级名牌4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