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书书地舒筋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当晨光初露、夜幕降临,太原市龙潭公园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在那条宽宽的水泥甬道上,一群老年书法爱好者站立而书。各自挥舞着手中巨大的“毛笔”,以清水为“墨”,大地当“纸”,“挥毫泼墨”,在地上聚精会神地书写着各种各样的“地书”。
笔是一种特制的如椽巨笔,笔头由海绵制成,笔杆是一根金属棍儿;纸是脚下光滑的水泥地面;墨是从旁边池子里提上来的清水。
龙潭公园的地书爱好者共有五十多人,由一批书法爱好者自发组织,年龄平均70岁。早晨这些老人不约而同来到公园,写出自己喜爱的诗句文章,晚上在广场上或书写或交流。
书写者们独自站立,弓腰悬臂,提气凝神,手把五六十厘米长的笔,在光滑的水泥地面上,挥洒出一行行抒情诗句,有的工楷,提按顿挫,一丝不苟;有的行书,水漫滋润,神韵自摇;有的狂草,笔走龙蛇,水滴飞溅。他们倒退着移步,前面写下的字随风而逝,消失得没有一点踪迹,很有空空之意境。
书写内容和字体完全出于兴趣,唐诗宋词,立志格言、警言妙句、时代口号……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无论字写得好坏,都浸润着一种气韵精神,洋溢着一股快乐。
他们写的字,运笔勾画间颇有几分功底。也有一部分是初学者,虚心地请教,认真地看,仔细地揣摩。在身教下,相互切磋技艺,受益非浅。高老手中的那支笔好像是专门给他量身定做的,笔在手中,运用自如,字却是那样的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
他们说:“我们不仅是在练字,最主要的是在练心。”欣赏这些字和欣赏写字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在大地上写出了得意和自在。
年近70的金老戎马一生落下胃病,自从练地书后胃病再没犯,而且身体特别好,看上去只要50多岁。张老说:“我喜欢静,每天到这里写写字,置身于鸟语花香和优美动听的歌声中,练了书法,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性情,忘掉了烦恼。”
魏老最喜欢的是郭沫若的诗词,尤其是《女神》,他边写边诵,当我和诵时,老人脸上露出婴儿般的笑容。梁老模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惟妙惟肖,他也模仿毛体,他书写的《七律・长征》几可乱真。而同时掌握几种书法的大有人在。
打小就练字的刘老,书法在他手里变成了杂技,他说“没事写着玩玩,很随意,累了就歇会儿”。 5岁的强强写的像模像样,殊不知,几个月前他因多动症被幼儿园“下了岗”,自从练了地书后,他安静多了。当人们驻足观看时,似乎又激发他的表现欲,竟然一下子露出了看家本领,一气呵成《三字经》,当问及拜谁为师时,他调皮地说:“你猜猜。”
地书能改善老人平衡感和稳定性。赵老一年前患中风,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自练地书后生活能自理,走路也平衡了。62岁的冯老坚持练地书已有3年了,他说,“写地书确实使人受益,感觉身体越来越好,年轻时的失眠、肠胃病、关节炎等毛病都没了。写地书既能舒畅心情,又锻炼了身体,还结交了不少朋友。”
因为是星期天,解放路小学的常乐和阎佳小朋友特来观赏地书,也各买了一支地笔。常乐说:“现在功课很紧,课余时间练练地书,也放松放松。”
一项运动医学表明,真草隶篆和摹临书写对心率、呼吸、血压、脑电波有不同的影响。长期书写者的血压水平较低,书写楷书和隶书时呼吸的间距小于写草书时的呼吸。
职业使然,我想写“地书”之所以能健身,也许是由于写“地书”时全身自如活动,眼神随着笔尖扫,呼吸跟着笔运走,活动了腰腿筋骨,写地书需临帖背诗,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写地书需要不断的退步走、弯腰、直腰,不断地抬臂落笔对肩、肘、腕、腰、腿、颈、背起到了锻炼的作用。还有的老人用左手书写,据说用左手能开发右脑。
在书写中,脚趾抓地,两腿伸直,腰部挺直,心无他用。落笔、行笔时,呼吸自然停止,起笔时,呼吸自然加深加长。写一段伸伸肘,活动一下腰腿,使人心静神怡,消除了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
老人们无不自豪地说:“书法是国粹,我们在书写的同时也 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为和谐社会做了一点贡献。”
以地为纸,以棍为笔,轻挪细移间仿佛融合了中国古老的文名,书法、武术、中庸、和谐。比起其它健身项目,地书的展示更具有文化韵味和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