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癌根治术98例创面处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癌根治术98例创面处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临朐县人民医院 26260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39-01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引流,不加压包扎的方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创面98例,皮下积液发生率较低,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引流,不加压包扎的方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创面的观察组9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2岁,平均48岁。其中Halsted根治术11例,改良根治术87例。对照组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74岁,平均50岁,其中Halsted根治术12例,改良根治术80例。两组患者年龄,胸壁脂肪厚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切口及术式选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处理方法:实验组使用电刀游离皮瓣。严格控制电刀输出功率。单极混切输出功率为35~40w,单极点凝输出功率不超过45w,不能点凝止血的出血血管直接用丝线结扎,尽量减少组织灼伤。皮瓣缝合前,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仔细检查创面,严密止血。在腋下皮瓣底部背阔肌前缘将皮肤切一小口,用止血钳大一2~3cm长的皮肤隧道,将带有多个侧孔的透明硅胶引流管经隧道引出,侧孔端达腋窝稍下方。在胸骨下端旁边皮瓣上切一小口,打一2~3cm长的皮肤隧道,将带有多个侧孔的透明硅胶引流管沿锁骨下,胸骨旁经隧道引出,侧孔端达锁骨下窝。皮瓣缝合后,用吸引器分别抽吸两吸引管,使皮瓣与创面紧密贴合。并检查刀口缝合处及引流管旁是否漏气。最后在保持引流管内负压状态下分别接负压引流盒。创面不加压包扎,术后第3天换药,胸骨旁及腋下引流管视引流量分别于术后4~7天拔除。对照组不控制电刀输出功率,血管出血多用点凝止血只用一根腋下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盒,且引流管口直接切在皮瓣上。腋窝及锁骨下窝填塞纱布团,用胸带将创面加压包扎,术后第5~7天第1次换药,观察皮瓣及伤口情况。

结果:观察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4.1%),对照组26例(28.3%)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相比,p

讨论: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皮瓣分离范围上达锁骨,下达腹直肌鞘,内至胸骨,外至背阔肌前缘,形成的创面巨大,创面渗血较多,引流不充分则易形成皮下积液,具体原因主要有①解剖腋窝时离断组织(尤其是淋巴道)结扎不彻底;术中创面止血不严。②使用电刀游离皮瓣,不注意“对点状出血实行点状凝固止血”原则。在未确定出血部位的情况下,盲目大片凝固出血点附近的脂肪组织。电刀输出功率过大,加重脂肪组织的损伤。③仅在腋下放置一根引流管,对锁骨下,胸前区创面引流不充分,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口处)漏气,阻塞等造成引流不畅。④创面加压包扎易使皮瓣受压不均,影响局部皮瓣的血运和愈合促使皮下积液产生。

传统的引流方法是仅在腋下皮瓣底部置一引流管,这对腋下及侧胸壁创面的引流较充分,但锁骨下窝及胸骨旁,前胸壁创面因相距较远而得不到充分引流。在胸骨旁放置一根引流管大大增强了创面的引流效果。我们的体会是:①游离皮瓣完全可以使用电刀,但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必须坚持“对点状出血实行点状凝固止血”原则,并控制电刀的输出功率。②解剖腋窝显露腋静脉,胸长神经,胸被神经及清除其周围脂肪淋巴组织时,不宜使用电刀,离断组织尤其是含淋巴管道组织须认真结扎,以防术后淋巴管渗液增多。③引出引流管的皮肤空洞不宜直接切在皮瓣上。④创面缝合须严密,(包括引流管口)应不漏气,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不漏气,且始终处于负压状态。⑤透明引流管便于观察,一旦发现管内有血凝块阻塞,可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建议使用双管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可使皮瓣紧密贴合在创面上,完全取代加压包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处理方法,既有利于患者呼吸,减轻局部不适,又便于观察皮瓣情况。只要正确使用电刀,术中严密止血,双管持续负压引流通畅,创面不加压包扎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