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狂欢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狂欢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久前的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中,罗姆尼在谈论他如何招募女性同事时不小心用了个不恰当的词:“塞满了女人的文件夹”(Binders Full of Women),而他本意是指装满女士简历的文件夹。这个词马上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美国网友创作出了大量和“文件夹”相关的段子,有的用Photoshop做出生动的“罗姆尼的文件夹”的效果图,还有女生以自传体写出亲身入住文件夹的感受……其“欢乐”程度不亚于那句在中国陡然走红的“元芳,你怎么看”。这种网络上自发的狂欢事件看上去有些无厘头,可是它们也是网上集体创新的实在例子。

几周前我有幸在著名设计公司ARUP组织的名为“设计2.0”的交流会上做一次演讲。那次交流会聚集了各路科技和媒体达人,而我只是拿了一本毫无科技成分毫无美感的纸质练习本讲了个故事,居然还颇受欢迎。

我的故事中讲到的练习本就是两年前被网友传颂的“复旦占座门”中那本老式便宜的练习本。话说有一天一个大一新生周五就在教室里放了一本练习本为周一的课占位,可当他周一回来的时候,发现他的练习本已经被学长们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论坛。开始时只是有人在上面写,“周五就占周一的座,精神可嘉,可是这个教室占座挑战太小,要占就占理图二教室”,后来各种网络神语就被引出来,比如“楼主占的不是座,是寂寞”,“围观楼主”,“该贴含敏感词已被屏蔽”。如网上论坛一样,这里也出现了流氓广告,比如“办证138××××3725”,“四六级答案”等。

这本练习本变得如此火爆,有人聪明地利用它来征友,“诚征女友,希望她好学向上,爱国爱校……”最后,练习本的主人感动地回复,“受到童鞋们的启发,决定开辟交友版鹊桥版,俺会提供新本子如果这本用完了的话……”

我当时用英语讲这个故事难免失掉一些妙处,但是在场的中外创意人士还是被这些年轻人的幽默逗得前仰后合。我用这个故事引发了一场有趣的讨论,是什么把一本练习本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社交媒体?是什么激发了这些学生的灵感和幽默感并把他们聚集起来?互动设计怎样利用文化因素?

其实像“复旦占座门”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网络文化史上屡见不鲜,还记得几个月前在社交网站Google+上发生的“占领奥巴马运动”吗?中国网民一度用中文评论占满了奥巴马的Google+页面,把抢沙发、灌水、盖楼,以及围观等传统节目带上了国际舞台。俄罗斯哲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曾这样描写中世纪欧洲的狂欢节文化:“中世纪的欧洲人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严肃、教条、等级森严;另一种是狂欢节时的生活,自由而无忌,充满了笑声。”你觉得他说的像是中国网民的线下和线上生活吗?

网络狂欢这个现象已经给了商业创新很多灵感,比如电商们把网民发明的光棍节变成一个购物节日,比如很多品牌用网络恶搞实行病毒式营销。当然,我也看到设计师们正在把开放性合作以及幽默感这些网络狂欢中的元素融合到他们开发的互动应用中。但是,我不想太功利地解读网络狂欢,它之所以能激发草根创造力正是因为它不追求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在纽约求学时曾经遇到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闪客”。有一次他们通过网络聚集了200多人在中央车站突然同时像雕像一样凝固5分钟,而行人们在几分钟的困惑之后,也为这无端出现在他们平淡生活中的喜剧鼓起掌来!后来我在TED Talk上听到闪客创始人托德这样解释其动机:“我们只是要让大家忘记那些世俗戒律,哪怕只有几分钟。让思想中的条条框框突然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