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之间有同义、相对、相关等关系,同时从名与字的关系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关键词: 名 字 《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当一个人年满二十,结发加冠之后,他就告别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而跨入了成人的行列,他在社会上就开始享有成人的权利,也需要负起成人的责任,尽成人的义务了。比如说具有了娶妻生子、出仕做官的权利,同时也要尽保家卫国、光宗耀祖的义务。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里程碑。这时,由长辈原来所命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的“名”,就不便再在社交场合呼来唤去,为了对他表示应有的尊重,同时也为了唤起他的责任意识,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

本篇文章提取《论语》中所有人名及其字号,其中名和字都可查到的有近70人。本文就将对这将近70人的名与字的关系作番分析。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其一: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例如:

颜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渊”是“回水”的意思,和“回”的意义相近。《说文》:“回,转也。从口,中象回转形。户恢切”。又《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儿。”回水指旋转的水。“子渊”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颜回,可以直接称为颜渊。

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亦称宰我。《尔雅·释诂下》:“予,我也。《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余臣切”。又《说文》:“我,施身之谓也。或说:我,顷顿也。凡我之属皆从我。”古代“予”和“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意思。“子我”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如宰予,可以直接称为宰我。

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名与字同字。

公伯缭,姓公伯名缭,字子周。《小尔雅·广言》:“周,币(匝)也。”“缭”有“围绕”。《说文》:“缭,缠也。从系,卢鸟切。”又《说文》:“周,密也。从用、口。职留切。”在古代“缭”与“周”都有环绕的意思。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周”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公西赤,子华,《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华”由花萼引申出华彩,光彩之意,二者都是也是表颜色。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公西赤,可以直接称为公西华。

步叔乘,姓步名叔乘,字子车。《说文》:“乘,覆也。从入、桀。桀,黠也。军法曰乘。食陵切。”又《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凡车之属皆从车。尺遮切。”古代“乘”有指车、马车或乘马车的意思。步叔乘,字子车。由乘车,引指具体的车。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叔乘”之“叔”,表示的是排行。表明步叔乘在家里排行比较小(一般排在第三或更后)。

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说文》:“损,减也。从手,稣本切。”又《说文》:“骞,马腹絷也。从马寒省声。去虔切。”在古代“损”与“骞”都有亏折的意思,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损”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闵损,可以直接称为闵骞。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的意义是可以相同,并且互相解说的。这种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同义互训。

其二: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

曾點,皙。《《说文》:“點,小黑也。从黑,占声。多添切”。又《说文》:“皙,人色白也。从白,析声。”點,在颜色上表现为黑色,而皙在颜色上则表现为白色。人色白,是说人长的白。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曾點,可以直接称为曾皙。

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说文》:“赐,予也。从贝,易声。斯义切”。又《说文》:“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古送切”。在古代,“赐”是君王赏赐,“贡”是把物品进献给君主。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狄黑,字皙。古代“黑”是指火所熏的颜色,即黑色。而“皙”是指人长得白,多指人皮肤比较白,皙在颜色上则表现为白色。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是可以相对、甚至相反的。这种名和字是可以意义相对、相反的手法。

其三: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例如:

孔子,名丘,字仲尼。《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之所为也。从北,从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帮之居在昆仑东南。”丘是小山,尼是这座山的名。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仲尼”之“仲”,表示的是排行,表示行第居第二者,因为孔子上有兄长。

冉有,字子有。《说文解字》:“有:《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又《说文》求:“皮衣也。从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意。凡裘之屬皆从裘。”“求”有“要求,责求,选择,选取”的意思,那么“求”的结果当然是“有”了。

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说文》:“由,径也。十,阡陌之制也。”又《说文》:“路,道也。从足,从各。洛故切。”在古代“由”与“路”都有道路、路径的意思。名与字同义,互相关联。“子路”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卜商,字子夏:“夏”“商”都是我们历史上的朝代。

原宪,字子思:“宪”《说文》:“宪,敏也。”段玉裁注:“敏者,疾也。谥法:博闻多能为宪..心目并用,敏之意也。”“思”《说文》:“思,睿也。”此意正与段注的“博闻”相同。

南宫括,字子容。“括”,《说文》“絜也。从手聲。古活切”“容”又见《说文》“余封切。盛也。从宀、谷。”“括”有“包容”、“包括”之义。《正字通·手部》:“括,包括也。”

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说文》:“须,面毛也。从页,从彡。凡须之属皆从须。”又《说文》:“迟,徐行也。”古代“须”和“迟”都有等待的意思。名与字同义,互相解说。“子迟”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樊须,可以直接称为樊迟。

冉耕,伯牛。《说文》:“耕,犁也。”“牛,大牲也。”(同上)。在古代耕必有牛。司马耕,字子牛。由农垦之义,引指具体的耕牛。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子牛”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如司马耕,可以直接称为司马牛。

曾参,子舆。曾参为曾骖,其字子舆自取骖乘之义,古参亦通作骖。《说文》:“参,商星也。从晶,所今切”。又《说文》:“舆,车舆也。从车,以诸切”。古代“参”是在车右边陪乘。例《史记·文帝本纪》:“乃命宋昌参乘。”(参:参加,陪伴)。舆,在古代更是直接指车。曾参,字子舆。由车右边陪乘,引指具体的车。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子舆”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其四:从意义上很难找到关系,但在音韵方面有一定的关系。

冉雍,字仲弓:“雍”东部,“弓”蒸部,旁转。

高柴,字子羔:“柴”支部,“羔”宵部,旁转。

冉孺,字子鲁:“孺”候部,“鲁”鱼部,旁转。

宓不齐,字子贱:“齐”脂部,“贱”元部,旁对转。

商瞿,字子木:“瞿”鱼部,“木”屋部,旁对转。

颜幸,字子柳:“幸”耕部,“柳”幽部,旁对转。

伯虔,字子析:“虔”“析”发音部位一样,旁纽双声。

公孙龙,字子石:“龙”东部,“铎”部,旁对转。

颛孙师,字子张:“师”“张”发音部位一样,旁纽双声。

言偃,字子游:“偃”“游”双声。

淡台灭明,字子羽:“明”阳部,“羽”鱼部,阴阳对转。

曹恤,字子循:“恤”质部,“循”谆(真)部,对转。

注:古代贵族男子取字,有的在字的前面加“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仲是老二,孔丘字仲尼,过去称他“孔老二”,就是因为这个“仲”;有时在字后面加上“父”、“甫”等表示性别,如仲山甫、仲尼父;有的在字前加上“子”表示敬意,如冉季字子产,卜商字子夏,颜回字子渊,冉求字子有,有时候,这个“子”可以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有的以排行为字,如颜之仆字叔,冉雍字仲弓,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名字一起用时,先说字后说名,如孔子父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这些名、字,很容易让人搞错(先秦先字后名,汉以后先名后字)。

参考文献:

[1]赵琴.孔子弟子名与字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6).

[2]暴希明.古人名、字、号关系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3]王书瑶.“名”与“字”琐议[J],语文建设,1995(07).

[4]刘荣升.中国古人的名、字、号[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5]汤力伟.我国古代“名”、“字”初探[J].船山学刊,1997(02).

[6]孙永兰.古人“名”与“字”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J].语文学刊,2013(11).

[7]王力.古代汉语(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许慎.《说文解字》电子版.

[10]《尔雅》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