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享受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追求特色日益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学校特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学优质校建设工程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今年4月,我校组织召开了马坡小学文化建设研讨会,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马坡小学的文化特色,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关专家的广泛参与,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制定了“让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享受工作”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享受教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享受教育”的提出,基于学校教育现状的四点基本分析:其一,从学生的感受看,教育大体有三种境界,即享受教育、接受教育和忍受教育。享受教育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境界。其二从课堂角度看,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怎样讲,而较少关注学生“怎样学”。自主获取知识及自主成长的体验不足,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三从教育效果看,教师因教育效果不理想而感到焦虑与烦躁,因未能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快乐而失去了职业幸福感。其四是从对学校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看,我校开展了多年的案例研究,其过程是不断探究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体验,教师的自我超越、生命价值体现,享受教育正是此项研究的延续与深化。
“享受教育”的核心是“自主”,即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实现对教育的享受。享受教育是以三维教育目标的综合实现为基础,以学生身心发展的实现和对发展过程的快乐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学校教育,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发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赏识与包容。知识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而是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习惯与人格的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情感体验的养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学伴、健康成长的益友,学生通过健康成长的实现和成长快乐的体验而享受着教育;教师因伴随学生成长并分享成长的快乐而享受着工作。
为构建享受教育的学校特色,形成享受教育的学校文化,我校进行了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将“享受教育”细化为五个落实路径:一是优化学校管理,让教师享受工作;二是深化教学改革,让学生享受课堂;三是开展自主教育,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四是丰富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五是构建学校文化,促进师生主动发展。为此,我校成立了五个课题组,即优化学校管理课题组、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组、自主教育案例研究课题组、校本课程研发课题组及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组,分别制定研究方案,开展专题研究。
一、让教师享受工作
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情感体验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及效果,教师快乐了,才能把快乐传递给学生。
目前,教师的焦虑与倦怠一是来自于工作,工作方式的单调,事务的繁杂琐碎,教育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有时让教师感到束手无策。偏重于学习成绩的评价又加剧了教师的压力与焦虑。教师“教”的很累,还经常抢自习时间上课。劳累的叠加生成的体验却仅仅是“辛苦”。其二是来自于学校管理。管理与被管理本是一对矛盾,有时简单化的管理往往使教师失去获得成就的自信,管理的最佳效果应该是“让教师热爱工作,并渴望把工作做好”。
要让教师享受工作,必须转变管理的职能,由管理走向服务,要帮助教师解除工作中的困惑,引导教师产生成功的体验。我校注重做好相关的培训、研讨、参观学习,让教师在培训中解惑、研讨中分享、考察中碰撞。如召开试卷分析研讨会、参观中关村四小的主体教育、参加高效课堂研讨会等,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和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让教师享受工作,就要优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避免管理中的高耗低效现象,有效解决由约束管理型向自主管理型转化,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焕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激情。我们从改变学校会议模式入手,研究会议的功能、形式、内容、效果,使会议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创建主动发展的氛围,把会议变成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搭台教师唱,使会议主题化、系列化。如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开展骨干教师大讲堂、学习与分享身边的榜样和典型事例,等等。
要让教师享受工作,就要给教师创造释放工作压力的机会,丰富教师的活动内容。我们通过元旦联欢会,让教师们自编、自导、自演,激发教师的生活激情和工作热情;通过去山东参观趵突泉、考察孔府孔庙、游览微山湖、台儿庄,让教师们感受生活、愉悦身心。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优化学校的管理,就要做到办事公正,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关心教师的生活,做有情、有意、有智慧的管理者。
二、让学生享受课堂
让学生享受课堂的前提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侧重于从两个方面打造高效课堂:
一是将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向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型。我给老师举过这样的例子:教学生骑自行车,我们讲十节课骑法,不如让学生练一节课怎样骑,多摔几个跟头就摸索出来了。因此,我校确定了“自主探究,因学定教” 的高效课堂改进思路,就是要把学生推到台前,教师退到台后。原来我们的课堂展示的是教师,讲得如何精彩漂亮;现在展示的是学生,阳光自信、准确表达、思维敏捷。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任务后,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教师的任务是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何处会“山重水复”,何处“柳暗花明”,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灯火阑珊”处,此时的教师,才是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此时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以“学”为着眼点的教学。基于这一理解我们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反馈训练。然而,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激励,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不断运用“激励”的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是鼓励者,让学生始终有着不竭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是欣赏者,让学生在教师欣赏的目光下,自信和阳光;教师应该是学伴,助推学生的学习进程,帮助学生攀上属于自己的顶峰,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成功……
二是师生的有效沟通。当学生能理解教师的话,教师能理解学生话的时候,才能形成有效沟通,实现高效课堂。如果学生理解不了教师的话,便无从思考,教师的解释、说明会造成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导致教师听不懂学生的话,学生的回答也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只有去深入的探究追问,才能知道学生的思维哪里出现了偏差,进而实施有效的引导。
为了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成立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组,深入开展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重点培训,总结经验,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局。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多次的专题研讨活动,主题研究课及主题交流活动。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教育
开展自主教育,体验自觉与自愿,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使他们主动、快乐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是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沟通,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力、教师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目前,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管理的成分大于教育的成分,教师对待学生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与学生缺少心灵的沟通与碰撞,压制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表达,其效果会恰恰相反。
这是一段学生访谈纪录:
B年级学生4说:老师表面上挺和蔼的,开班会的时候跟我们像一家人,下课时就变了。
B年级学生7说:很多事老师动不动就找家长,没写作业,就把家长找来,老师管得事太多了,比如:让我们下课背背单词、把课文好好看看,但老师出去我们就赶紧玩,一回来我们就赶紧坐好了。
B年级学生4说:我们老师已经形成习惯了,我们稍微犯了一点错误,老师就批评我们,批得就像淋雨似的,犯了中等错误,老师就会威胁找家长,如果犯了大错误就把家长找来。
B年级学生4说:我觉得老师现在火气挺大的。比如下课几个人聊天都不可以,让我们背单词。
B年级学生1说:有时,我们犯了错误不敢说,一说老师就会找家长。
B年级学生3说:老师不应该钻牛角尖,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要不就罚。
B年级学生4说:同学过生日时,希望老师能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让这一天过的快乐。我过生日的时候,组织我们同学到我家开生日会,第二天老师知道了,就把我们批了一顿,老师管得范围也太多了。
B年级学生1说:1班就特别好,有的同学元旦过生日,买了一个蛋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过,真好!
以上对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
1)教师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孩子犯了错误,大发雷霆,恶语相讥(人格的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用成人的判断予以否定或拒绝(思想的尊重)。
2)教师缺少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这个不行,那个不允许,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很少给学生讲道理,教师的想法往往强加给学生,不能引导学生自主约束,而是迫于压力。
3)教育方法少:简单说教,讲大道理,教育过程与情感体验少,学生知其道而未见其行,教育效果短时且低效。
如果总是用孩子感到不快乐的、不喜欢的方式去教育他,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会因教育效果不理想而焦躁,学生会因教育方法的不适当而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校。教师总是说学生明知故犯,一问就知道错,错了还犯,为什么?道理他懂,但没有想通。一旦认识到了,想通了,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真正想通了是靠自己,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
为推动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改进,我校成立了自主教育案例研究课题组,以具体的案例为抓手,研究让学生接受的、能触动心灵的教育方法;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教师的事必躬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主管理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校事务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来,给每个孩子历练的机会。遇到问题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让每个人都承担一份责任。信任会产生动力,信任会使自律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今年4月,我校结合“彩虹”读书活动建立了开放式学生书屋,为了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号召同学们把家里看完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到书屋与大家一起分享。起初,担心书丢了怎么办?弄坏了怎么办?就我们的担心组织各班的学生干部座谈,大家一起谈管理、使用,把管理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到书屋里看书,正是这份信任,一学期下来,图书一本没丢,除了翻旧的痕迹外一本没坏,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这就是自主管理的效果。
四、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享受校园生活
调查显示,给孩子留下深刻记忆的不是课堂,而是校园多彩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校设计开设了四类校本课程,即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活动类。目前针对前三类已开设了13门学生喜爱的兴趣课。如:管乐、舞蹈、绘画、书法等。为了丰富校本课程,根据马坡地区的地域优势,深入挖掘社区资源,将一些有专长的、热心教育的志愿者吸纳进来,开设多样的校本课程。例如:我们从龙苑别墅聘请了两名外国朋友来做学校的英语外教,并且为他们颁发了聘书,他们每周来学校一次,跟学生们一起玩儿、讲故事、做游戏,构建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国际视野及交流能力。
活动类课程是将学生教育、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准备、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基于这样的思考也让我们对学生的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精心组织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如: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学生义卖活动,推销、侃价、捐款,活动的意义远远大于主题;参加区里主办的端午节活动——画端午,学生的绘画作品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夸奖;舞蹈比赛荣获区一等奖,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历练自己,使情感的体验和素质的培养孕育于活动之中……
五、构建享受教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应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反映,承载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工作的轨迹及教育的方法。我校注重体现师生的自主教育、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氛围,构建师生自主发展的适宜环境,使显性的物质文化逐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行为,由思想共识到行为自觉,学校的隐性文化形成,学校的特色才能凸显。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在参与中体现和感受自我价值,使之成为师生们交流、参与、展示的舞台。我校草地上的提示牌是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小草还在睡觉,请大家不要打扰它们”);书屋的名称、提示语是同学们设计的;墙壁上展示的是学生的作品;班级展板展示了学生们的共同愿景;教室的墙面成了学生们自己的天地……
在“享受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干部教师以各个课题组为核心,开展了各项工作的研究。然而,教师观念与行为的转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受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教育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很难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改变。我们只有让教师看到新理念、新方法给工作带来的好处,教师们才会有改变的动力和愿望。因此,我们以课题组的研究为抓手,让部分教师进行先期研究,尝试体验,以期达到典型带动的效果。
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须不断完善、丰富,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们坚守享受教育的理念,并持之以恒地践行,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为实现教育理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