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诚”满长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寺中住持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把两袋谷种交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耕耘,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则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甸甸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之母
这个故事就是李嘉诚的母亲在教导他为人处事时所讲的故事,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
职业学堂――勤奋刻苦 不断进取
香港被日本人统治时期,百业萧条,李嘉诚求职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茶楼跑堂的工作。一天,他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客人身上,险些被炒鱿鱼。没多久他自动辞工,进了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舅父并不因为嘉诚是外甥而特别照顾,同其他人一样,李嘉诚从扫地、倒水、跑腿的杂事做起。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仅半年时间,就学会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1945年8月,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与人打交道;再加上装配修理的手艺,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他又很快掌握了钟表销售,而且做得十分出色。
1946年年初,17岁的李嘉诚为了学到更多知识,决意离开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去一间小五金厂做推销员。李嘉诚避开竞争激烈的日杂店铺,把主攻目标转向酒楼旅店,一家旅店就能销一百多件。在对家庭用户推销时,他专门选择居民区的老太太进行推销。因为老太太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义务推销员,所以只要卖动了一件,就等于卖出了一批。
眼看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去塑胶裤带制造公司,继续学习,历练、提升自己。
塑胶裤带公司有七名推销员,都是历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经验丰富,有固定的客户,数李嘉诚资历最浅。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三个月内,干得和别人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
一次,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这天上班前,李嘉诚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就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该经理很爽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
第二年,18岁的李嘉诚以超过第二名七倍的销售业绩,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深知生产及管理是自己的弱项。所以他总是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每道工序都要亲自尝试,很快就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
李嘉诚已经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二字。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萝卜快了不洗泥
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仅五万港元,其中较大一部分,是他做产品推销时的提成,还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1950年夏,李嘉诚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为厂名,取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有着长江般的雄心大志。
由于资金紧张,李嘉诚只能租借廉价的厂房。不仅厂址偏僻,厂房破旧,厂房里的压塑机亦是破旧不堪,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只有门口那块“长江塑胶厂”的厂牌是新的,透出一线希望。李嘉诚正踌躇满志,开创他崭新的事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每天工作16个小时,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中午时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大家蹲在地上,或七零八落找地方坐。当然,长江厂稍有盈利,李嘉诚就抽钱出来,改善伙食质量和就餐条件,以稳定员工队伍。创立初期的长江厂条件虽然艰苦,却很少有工人跳槽,长江厂的凝聚力,建立在一个“诚”字上。
第一批招聘的工人,全是门外汉。惟一的塑胶师傅就是李嘉诚,从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到出纳员,几乎所有事都是他一个人撑下来的。那时的李嘉诚,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
李嘉诚对销售是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快就卖出去了。接下来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一时间生意火爆。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称产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恍然大悟,自己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很快又传来客户拒收产品的消息,并要求长江厂赔偿损失!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上门催交原料货款。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长江厂面临倒闭。由于工厂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留下的员工人心慌慌,全厂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创业低谷――亡羊补牢 转危为安
李嘉诚回到家里强打欢颜。可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长江厂遇到麻烦。母亲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事的常理。便给李嘉诚讲了我们文章开始的那个故事。李嘉诚从母亲的话中悟出了其中玄机――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
翌日,李嘉诚回到厂里,坦诚地向员工承认,由于自己经营失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以回来上班。
紧接着,李嘉诚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良策。
李嘉诚的诚实和诚信打动了银行和供货商,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产销渐入佳境。
创业成功――
诚信天下 赢得第一桶金
1957年,李嘉诚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生产,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立即成为热销产品。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长江塑胶厂蜚声香港业界。
李嘉诚并没有陶醉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他想寻找新的突破口,走向国际市场。当时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欧美,占世界消费量的一半以上。李嘉诚无时不渴望将产品打入欧美市场。但进入欧美市场,必须通过本港的洋行,如果接受了洋行的包销条件,就得被牵着鼻子走,价格、产量,得由对方说了算。
在李嘉诚伤透脑筋之时,有位欧洲的批发商,来长江公司看样品,他对长江公司的塑胶花赞不绝口,但对长江厂的规模还有些迟疑。批发商说:“我们早就看好香港的塑胶花,品质品种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价格不到欧洲产品的一半。我是打定主意订购香港的塑胶花,并且是大量订购。但你们现在的规模,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李先生,如果你们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担保,我们可以马上签约。”
找谁担保呢?担保人不必借钱给被担保人,但必须承担一切风险。被担保人一旦无法履行合同,或者丧失偿还债务能力,风险就落到了担保人头上。在香港这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金钱关系更胜于至亲挚友关系,李嘉诚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担保人。
翌日,李嘉诚把连夜设计赶制的九款样品,放在批发商面前。这九款样品,批发商全神贯注看了足足十多分钟,最后批发商的目光落在李嘉诚熬得通红的双眼上,猜想这个年轻人大概通宵未眠。他太满意这些样品了;同时更欣赏这年轻人的办事作风及效率,不到一天时间,就拿出九款别具一格的极佳样品。他记得,当时只表露出想订购三种产品的意向,结果,李嘉诚每一种产品都设计了三款样品。
“李先生,这九款样品,是我所见过最好的产品,我简直挑不出任何毛病。李先生,我们可以谈生意了。”谈生意,就必须拿出担保人亲笔签字的信誉担保书。李嘉诚只能直率地告诉批发商:“承蒙您对本公司样品的厚爱,我和我的设计师,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总算没有白费。我想您一定知道我内心的想法,我非常非常希望能与先生做生意。可我又不得不坦诚地告诉您,我实在找不到殷实的厂商为我担保,十分抱歉。”
批发商并未表现出吃惊和失望。李嘉诚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业主,在同行和关系企业中有着较好的信誉,我是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和同仁朋友的帮助,才发展到现在这规模的。尽管目前本公司的生产规模还满足不了您的要求,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扩大生产规模。至于价格,我保证会是香港最优惠的,我的原则是做长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
李嘉诚的诚恳和执着,深深打动了批发商,于是说道:“李先生,你奉行的原则,也就是我奉行的原则。我这次来香港,就是要寻找诚实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互利互惠。李先生,我已经为你找好了一个担保人,这个担保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
双方在和谐的谈判气氛中签了第一单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基本解决了李嘉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问题。这位批发商还主动提出一次付清,可见他对李嘉诚的充分信任。
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不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经过这次本无希望、但最终如愿以偿的合作,李嘉诚对诚信笃信不移。
长江公司的塑胶花牢牢占领了欧洲市场,营业额及利润成倍增长。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一千多万港元,纯利润一百多万港元,塑胶花为李嘉诚赢得平生的第一桶金。